“吴亦凡事件”,十大法律问题待厘清!

连日来,各种爆料孰是孰非一时让人难以分辨。如何理性吃瓜?法报君带大家厘清“24小时大瓜”背后的法律问题!

如果存在“口水战”中所称的“迷奸”“诱奸”,那这事从法律上来说可能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采用“迷奸”“诱奸”的手段违背妇女意志与其发生性关系可能构成强奸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要分析“迷奸”“诱奸”是否构成强奸罪,需要从两个层次来分析:

首先,“迷奸”“诱奸”的行为是否属于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的“其他手段”。关于此问题,通说认为,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的“其他手段”不需要与暴力、胁迫具有相同的强制性,只要这种手段使妇女客观上身体条件受限而不知、不能反抗;或是使妇女主观上心智条件受蒙蔽,基于错误认识而不知反抗即可。因此,“迷奸”“诱奸”可以成为强奸罪的犯罪手段。

其次,“迷奸”“诱奸”手段是否足以使妇女违背意志与其发生性行为。采用“迷奸”手段使妇女失去意识后实施性行为的违背意志性比较好判断。实践中,“诱奸”的行为是否足以使妇女违背意志与之发生性行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欺骗手段都构成强奸,关键在于欺骗手段是否影响了妇女的意识。如果妇女基于错误的意识而做出意志决定,即使该决定表面上不违背妇女意志,但实际却不符合妇女预定的目的,此时,行为人则可能构成强奸罪。反之,如果欺骗手段并未造成妇女对性行为本身的认识错误,妇女对性行为性质、对象、后果等都有正确的意识,只是欺骗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妇女的意志决定,则行为人可能不构成强奸罪。

如果确与未成年人发生了性关系,可能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和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具体区分未成年人的情况。如果和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对方是自愿的,不够成犯罪;如果未成年女性不是自愿的,则可能构成强奸罪。

如果明知对方未满14周岁而与其发生性关系,无论女孩是否自愿,均构成强奸罪,且该从重处罚。如果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所规定的严重情形,比如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奸淫幼女多人的;在公共场所当众奸淫幼女的;二人以上轮奸的;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目前,实锤证据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那么,强奸罪如何认定?需要有哪些证据?

强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所以认定构成强奸罪,至少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明:首先,双方确实发生了性关系;其次,发生性关系时存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其三,发生性关系违背了妇女意愿。这里要注意,在奸淫幼女的认定上,只要证明双方发生了性关系即可。

构成强奸罪的证据一般包括: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辩解,证人证言、物证,DNA鉴定等。

女方接受采访时提到,对方的三种搭讪套路之一是,通过与他发生过关系的女孩相互介绍,成功后给介绍者回馈品牌方给的名牌产品,或者是一万块钱。如果这样的套路真的存在,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在假设该套路属实,且在这些女孩不是幼女的前提下:如果存在上述情形,可能构成强奸罪。如果介绍人明知对方不愿意,而帮助其实施强奸行为,可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如果被介绍的女孩在发生性关系后,从中获取利益,那么,双方之间属于卖淫嫖娼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介绍人可能涉嫌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组织卖淫罪或强迫卖淫罪。

据了解,吴亦凡是加拿大国籍,如若他真的违反了法律,我国法律能管吗?

如果该事件中女方存在编造不实信息的行为,可能会负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此事件的具体情况,如果女方存在编造不实信息的行为,可能涉嫌诽谤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而且,由于其诽谤行为已经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可以由自诉转公诉。

如果该事件中女方存在借此索要巨额款项的行为,可能会负什么法律责任?

目前,多家品牌宣布与吴亦凡解约。那么,这种情况下,明星是否需要退还尚未付出劳动部分的代言费用,或者明星是否需要对品牌方进行赔偿?

该问题需要结合双方的合同约定具体分析。明星与品牌方双方是合同关系,单方解约需要合同的明确约定,对于约定不明的事项,应当根据合同法定解除情形进行解释。品牌方与明星签订代言合同,通常是看中明星的优质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一旦明星的社会形象坍塌必然会对品牌方的商业利益造成影响,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品牌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同时要求明星退还佣金、赔偿品牌方为此支付的合理费用与其他损失等。

此次事件爆出后,有不少网友担心,由吴亦凡主演的待播剧也将受到影响。那么,如果由吴亦凡拍摄的电视剧,确实因其不能正常播出,其要不要赔偿损失?

是否承担赔偿责任要看合同具体约定,如果双方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因为演员的问题导致电视剧不能播出而造成的损失要由演员承担,则吴亦凡可能面临着来自制片方的损失赔偿要求。

目前,这场“口水战”已经升级,双方都称已经报案。那么,报案后还可以撤案吗?

对于公诉案件,比如强奸罪、敲诈勒索罪,报案后,如果公安机关认为可能涉嫌犯罪立案侦查,报案人是否撤案不影响公安机关的侦查程序进行。对于自诉案件,如没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自诉人可以撤回告诉。对于事件的后续走向,双方证据尚不明朗,是否构成犯罪尚无法判断,一切等待公安机关调查的结果。

一个声称:“就目前我手里的东西,已经可以最少送你十年牢饭。”另一个声称:“如果有这类行为,我会自己进监狱。”真相到底如何?期待法律给出公正结果!

THE END
1.涉外法治纵横(第六十一期)新时代新征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履行立法职责,科学编制立法规划,健全牵头起草重要法律法规草案机制,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24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MTY1MjYwNA==&mid=2247499371&idx=1&sn=a608899a8fb7069c79cc6a6cee1d07d0&chksm=ceed000f36251983eda5f9a14c4df26086906f09f1585800687a328e60127824a7e09d034723&scene=27
2.关于印发石城县突发环境事件等应急预案的通知石城县信息公开经县政府同意,现将《石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石城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石城县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石城县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石城县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石城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石城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石城县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http://www.shicheng.gov.cn/scxxxgk/sc91613/202301/03684b85dd7a4ffbab6a36dd2cc210cc.shtml
3.新闻月盘点2016年6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意见》明确,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均需履行6项职责。前者的职责包括:为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的起草、论证;为处置涉法涉诉案件、信访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法律服务等。后者的职责包括:对企业重要经营决策、规章制度、合同进行法律审核https://www.chinalawinfo.com/News/NewsFullText.aspx?NewsId=81512
4.新闻记者证7新版证件 特点 改进 8处罚事件 9词条图册 1基本介绍编辑 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必须持有新闻记者证,并应在新闻采访中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新闻记者证持有者从事新闻采访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新闻机构应在其所属媒体上公布“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的网址,方便社会公众查验新闻记者证,并接受监督。https://baike.sogou.com/v7822333.htm
5.抚州市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牢记党媒姓党,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各项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坚决杜绝各类有偿新闻,锤炼“新闻铁军”。 2.维护社会公德 加强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恪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https://www.zgfznews.com/news.html?aid=821137
6.近期新闻资料(精选9篇)3. 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新闻记录价值 国内外形势、国内外会议、战争、国际活动、突发事件等新闻记录具有时代标志性, 这类资料管理能够作为一个时期的历史纳入档案管理, 对于日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总要参考。 4. 法律新闻的重要参考价值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 由于社会发展总会出现新的事物, 而这些事物是需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bt93j.html
7.审视全球十大AI事件,AI治理如何做到趋利避害特征一:新生事物对传统伦理与法律的挑战 典型案例:AI编写假新闻、智能助手劝人“自杀” 事件说明:2019年2月,OpenAI公布了一款可编写新闻的软件,如提供“一节装载受控核材料的火车车厢今天在Cincinnati被盗,下落不明”,软件可编写出7个段落组成的虚假新闻。考虑到这款软件采用的无监督语言模型GPT-2滥用可能带来的危害https://www.51cto.com/article/609152.html
8.打印案例陈永洲事件之警示今天,身处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媒体人理应秉持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出于公心、守住底线,在价值多元中呵护良知;新闻工作者只有恪守敬畏事实、秉持正义的道德伦理,才能善用记者权利,不辜负社会寄予的厚望。 陈永洲事件警示法律面前没有“无冕之王” 《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事件给所有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记者敲响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743787
9.知法守法:与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每一位公民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学校党委要求,每一名中财大师生都要清晰地认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配合疫情防控措施。小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http://news.cufe.edu.cn/info/1002/43849.htm
10.11月2018人民论坛为什么全国职总属下富食阁可以在说明这起事件后,让留给公众对这起事件自行判断呢?全国职总提告《独立新加坡网站》的法律提告行为是不必要的。这样的行为已经关闭了让公众进行反驳与辩论的健康平台。新加坡政府必须接受必要的公开辩论和适应改变中的世界。 政府对独立新闻媒体网站镇压的结果将会是适得其反的。它将会进一https://wangruirong.wordpress.com/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