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融媒体中心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地区融媒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办新媒体平台的方针,坚持为党、为民的初心使命,坚持移动优先、内容创新,以阿克苏“Hi苹果红了”手机客户端为核心,构建内容生产新业态,以多样的传播方式、先进的传播技术、全新的传播手段,展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发展成果,回应社会民生关切,坚持以最亲民的表达、最多元的方式、最深厚的情感,讲好阿克苏故事。

(三)2021年获奖情况

2021年,地区融媒体中心共有16件作品获2020年度新疆新闻奖。其中,广播消息《35年的承诺与坚守》获一等奖,电视消息《阿克苏长绒棉实现机采填补国内空白》和广播消息《“倔强”村支书的教育情怀》等3件作品获二等奖,《牢记总书记嘱托库尔班建中华文化大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12件作品获三等奖。78件作品荣获2020年度中国城市党报、中国地市报及中国少数民族报新闻奖。译制的37集电视剧《我心灿烂》获得2020年度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优秀译制作品一等奖。

地区广播电视台驻村工作队荣获“2021年度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9月,《阿克苏日报》荣获自治区第三十七届地州(市)级报纸印刷质量检测“优质品奖”。

二、政治责任

地区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作用,通过新闻、短视频、直播等全媒体传播手段,对中央、自治区和地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宣传主题进行深入报道,增强舆论引导,积极对外传播,讲好阿克苏故事、传播好阿克苏声音、展示好阿克苏形象。

(一)精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全力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务担当好最重要的政治责任

(二)围绕重大主题,全力打造有品质、接地气、效果好的宣传报道

(三)全媒体同步发力,持续开展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服务新疆工作大局

(四)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在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上下足功夫

按照“主攻中央台、稳住新疆台、突破新媒体”的工作思路,2021年,地区融媒体中心积极主动加强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新疆日报、新疆广播电视台等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对接,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作用,将采制的优秀融媒体作品主动向上级媒体“喂料”,让阿克苏融媒体产品“出圈”。全年向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推送《阿克苏启动第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等3000余篇(件)优秀作品。其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发稿70条,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经济报等媒体刊登稿件1135篇,在学习强国发稿230条,在新疆广播电视台发稿1177条,在新疆日报、天山网等自治区媒体刊登稿件920篇。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一)打造“功能互补、功率强大、功效倍增”的融媒体矩阵

(二)融媒体产品有品质、有深度、有温度

(三)融媒平台建设全面推进

大力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创新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整合、优化、做大做强移动端平台。在地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建设了阿克苏“Hi苹果红了”手机客户端,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以“融汇精彩,传播美好”为己任,集新闻资讯、政务发布、视音频直播点播、生活服务、交流互动、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移到了手机端,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四、服务责任

对国内外重大新闻、突发和热点事件报道及时充分、引导有力。全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重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各族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强化服务民生,提供实用高效的信息服务

(二)强化公共服务,提供贴近生活的社会服务

(三)强化媒体公益属性,组织开展温暖人心的公益活动

五、人文关怀责任

(一)民生报道有温度、接地气

(二)灾难和事故报道彰显大爱

2021年7月,河南郑州发生洪灾,地区融媒体中心各平台持续转发、刊发新华社及本地新闻,先后刊发《风雨揪心救援同心》《八千余名人民子弟兵持续奋战河南抗洪一线》等消息,7月23日,阿克苏日报围绕防汛救灾刊发整版新闻。同时,刊发《河南暴雨洪灾中的阿克苏身影》《乌什小伙3天赶制1万个馕空运灾区》《新和县三男子向河南捐款一万四千元》《地区群众捐款捐物助力河南灾区》等本地原创报道,展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凝聚战胜困难、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拜城大暴雪等报道中,重点突出以正能量抚慰人心,避免对受害受灾群众的“二次伤害”。

(三)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

六、文化责任

大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知识,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出积极贡献。

(一)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建党100周年这条主线,地区融媒体中心策划制作《激发爱国热情——永远跟党走》短视频、《党史知识问答》互动答题、《唱支山歌给党听》快闪、《“我与榜样面对面”融媒体直播访谈》等一系列高品质、有深度、有温度的融媒体产品,将学习宣传贯彻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入高潮。结合3月份公民道德建设月,推出系列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短视频,在阿克苏日报推出“3·5学雷锋日我们在行动”专版,让身边的小事温暖人心,营造了崇德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浸润心灵的作用,举办网络中国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活动。与全国22家新媒体共同开展“云探亲”直播接力活动,直播当日观看人次达6700万。在2月11日(大年三十)推出大时段(2小时)特别节目“五福迎新年”,五位主持人直播给大家拜年,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宣传春节传统文化。积极宣传地区各地打造文化品牌、举办文化类活动、创办文化创业项目、挖掘特色文化的具体举措和成就,在推动经济发展、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作、推出《VR带您云游阿克苏文博院》,刷爆朋友圈,4部VR被新华网、人民网、石榴云、学习强国等转载,全网访问量超2000万人次,让各族群众身临其境感受历史、重温历史。广播节目《国学大讲堂》讲述国学知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创作12个系列共100部“文化润疆”短视频。阿克苏日报开设“文化润疆”专栏和“文化”专版,重点宣传文化润疆工作的经验做法和显著成效。

(三)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积极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宣传自治区和地委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深入实施科教兴阿战略,着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部署和创新举措,重点报道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文教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例如,科普下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大院等场所,为群众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录制优秀科技工作者访谈15期。阿克苏日报与地区科协共同开办科技版面,内设养殖技术、栽培技术、聚焦三农、肥当家、科技改变生活、农博士讲堂等栏目。在新媒体平台同步刊发新闻,开设生活、科技板块,通过短视频、图片、漫画等进行科普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地区科技工作者在服务三农、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中所作的卓越贡献。

七、安全责任

二是实现全年安全刊播“零事故”。始终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放在首位,持续强化隐患排查,加强监督,做严、做细、做深、做实安全播出工作,圆满完成建党100周年、全国两会、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等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报纸安全出版工作。全年电视AKSTV-1(汉语综合频道)、AKSTV-2(生活频道、)AKSTV-3(维吾尔语综合频道);汉语广播频率FM94.0、维吾尔语广播频率FM101.6、维汉文阿克苏日报均未发生安全播出、刊播事故,实现了零差错。

八、道德责任

一是加强学习,坚守职业道德。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贯穿全年党支部、部门政治业务学习,全年从业人员未出现违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情况。

三是敢于担当,接受社会监督。从业人员外出采访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亮明身份出示新闻记者证。广播及新媒体平台开通热线、信箱接受群众举报投诉。全体工作人员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范采编行为,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社会反响良好。

九、保障权益责任

(一)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二)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三)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范记者证日常管理,严格审核申领人员资格,及时收回离职、退休及转岗不再从事采编岗位人员的记者证。同时,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开展年度核验工作,严格开展自查工作,104名持证人员均符合法定持证许可条件,未发现或收到举报关于持证人员违法违规的反映。

(四)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组织新入职员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组织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围绕党的宣传政策、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等开展讲座,增强分析研判能力。分类分级开展全媒体技能培训,累计培训400余人次,提高人才队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二)严格执行采编经营两分开

十一、后记

(一)回应

针对2021年存在的不足,地区融媒体中心认真整改,积极改进。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传播规律、受众特点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探索和改进新媒体报道手段,优化采编工作流程,提升新媒体报道水平和能力,促进采编水平整体提升。

二是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完善舆论监督选题线索搜集和报送机制,提高全媒体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

(二)不足

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舆论引导能力、对外传播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媒体宣传能力有待提升,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函待加快推进。

(三)改进

2、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优化采编资源配置。结合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改革举措,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上迈出更大步伐。

3、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形成对外传播合力。按照“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全圈媒体。

THE END
1.涉外法治纵横(第六十一期)新时代新征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履行立法职责,科学编制立法规划,健全牵头起草重要法律法规草案机制,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24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MTY1MjYwNA==&mid=2247499371&idx=1&sn=a608899a8fb7069c79cc6a6cee1d07d0&chksm=ceed000f36251983eda5f9a14c4df26086906f09f1585800687a328e60127824a7e09d034723&scene=27
2.关于印发石城县突发环境事件等应急预案的通知石城县信息公开经县政府同意,现将《石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石城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石城县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石城县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石城县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石城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石城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石城县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http://www.shicheng.gov.cn/scxxxgk/sc91613/202301/03684b85dd7a4ffbab6a36dd2cc210cc.shtml
3.新闻月盘点2016年6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意见》明确,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均需履行6项职责。前者的职责包括:为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的起草、论证;为处置涉法涉诉案件、信访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法律服务等。后者的职责包括:对企业重要经营决策、规章制度、合同进行法律审核https://www.chinalawinfo.com/News/NewsFullText.aspx?NewsId=81512
4.新闻记者证7新版证件 特点 改进 8处罚事件 9词条图册 1基本介绍编辑 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必须持有新闻记者证,并应在新闻采访中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新闻记者证持有者从事新闻采访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新闻机构应在其所属媒体上公布“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的网址,方便社会公众查验新闻记者证,并接受监督。https://baike.sogou.com/v7822333.htm
5.抚州市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牢记党媒姓党,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各项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坚决杜绝各类有偿新闻,锤炼“新闻铁军”。 2.维护社会公德 加强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恪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https://www.zgfznews.com/news.html?aid=821137
6.近期新闻资料(精选9篇)3. 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新闻记录价值 国内外形势、国内外会议、战争、国际活动、突发事件等新闻记录具有时代标志性, 这类资料管理能够作为一个时期的历史纳入档案管理, 对于日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总要参考。 4. 法律新闻的重要参考价值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 由于社会发展总会出现新的事物, 而这些事物是需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bt93j.html
7.审视全球十大AI事件,AI治理如何做到趋利避害特征一:新生事物对传统伦理与法律的挑战 典型案例:AI编写假新闻、智能助手劝人“自杀” 事件说明:2019年2月,OpenAI公布了一款可编写新闻的软件,如提供“一节装载受控核材料的火车车厢今天在Cincinnati被盗,下落不明”,软件可编写出7个段落组成的虚假新闻。考虑到这款软件采用的无监督语言模型GPT-2滥用可能带来的危害https://www.51cto.com/article/609152.html
8.打印案例陈永洲事件之警示今天,身处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媒体人理应秉持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出于公心、守住底线,在价值多元中呵护良知;新闻工作者只有恪守敬畏事实、秉持正义的道德伦理,才能善用记者权利,不辜负社会寄予的厚望。 陈永洲事件警示法律面前没有“无冕之王” 《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事件给所有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记者敲响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743787
9.知法守法:与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每一位公民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学校党委要求,每一名中财大师生都要清晰地认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配合疫情防控措施。小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http://news.cufe.edu.cn/info/1002/43849.htm
10.11月2018人民论坛为什么全国职总属下富食阁可以在说明这起事件后,让留给公众对这起事件自行判断呢?全国职总提告《独立新加坡网站》的法律提告行为是不必要的。这样的行为已经关闭了让公众进行反驳与辩论的健康平台。新加坡政府必须接受必要的公开辩论和适应改变中的世界。 政府对独立新闻媒体网站镇压的结果将会是适得其反的。它将会进一https://wangruirong.wordpress.com/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