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困难群众特别是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法律援助需求,提升法律援助质效,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黑龙江省司法厅2020年开展了6个针对服务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惠民生”专项活动,取得了实效。
一、以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为牵引,做强法律援助宣传,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
坚持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扩大法律援助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
一是打造“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品牌。坚持一月一个主题、一月一个品牌,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全国助残日、“八一”建军节和重阳节等为节点,开展针对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6类特殊群体专项法律援助活动。省、市、县司法行政部门三级联动,在全省广泛开展以法律援助为主题的集中法治宣传教育。
三是拓展宣传矩阵及宣传渠道。积极联系中央、地方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依托“黑龙江法律援助”公众号平台,跟踪报道“法律援助惠民生”活动开展情况、亮点经验和典型案例,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在中央级媒体报道57次,省级媒体报道26次。在全省法律援助战线开展讲好法援故事活动,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持续在“黑龙江法律援助”公众号宣传报道法援工作者服务困难群众、助力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事迹,推出“战疫情,全省法律援助在行动”系列报道126期,全年累计推送各类法律援助消息1682篇。探索开展法律援助线上直播互动宣传。牡丹江市法律援助中心组建网络直播顾问团,开通全国首家法援中心抖音直播间,每周定期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网络直播活动,宣传讲解各类法律知识。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经组织以护幼、拥军、敬老、助残为主题的法律援助抖音直播22场,YY直播5场,20名律师义务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以提高“法律援助首选率”为抓手,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拓宽申请渠道
坚持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拓宽申请渠道,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便利、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三、以提高“法律援助满意率”为目标,精准对接困难群众法律需求目标,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坚持把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凝聚法律援助工作合力。全省司法行政部门与各级教育部门、妇联、残联、驻军部队等单位密切协作,通过建立工作机制、签订协议书、设立援助工作站、组建法律顾问团等形式竭力推进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工作者和各级妇联在参与社区防疫、进村入户宣传摸排疫情过程中,注意排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对于家庭暴力和性侵等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报告和求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法律服务。联合残联、卫健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世界残疾人日和重阳节等时机走访慰问生活困难残疾人、老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统筹律师资源组建“法援女律师志愿答疑解惑团”,通过“律师来支招”、战“疫”心理服务等,为妇女、未成年人提供在线咨询服务。积极协调在各军兵种团以上政治机关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把法律服务送到军人军属身边。
二是提高法律援助质量。认真贯彻《全国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和《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提高法律援助标准化水平。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定期开展案件质量专项检查。注重发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作用,不断提高中彩金项目的组织实施能力,做好项目案件质量监管工作,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座谈、抽查卷宗、回访受援人等形式,分两批次对全省15个实施单位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