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男,197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考入社旗县人民法院,2010年通过遴选进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任南阳中院刑一庭员额法官。多次荣获“全市优秀法官”、“个人嘉奖”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8年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办案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8月13日上午,刘沛从办公室的衣架上取下整齐的黑色法袍穿在身上,扶正胸前鲜红的法徽,抱起桌面厚厚一摞卷宗材料走出门。从办公室到审判庭,这条路刘沛已经走了9年。9年间,刘沛承办了400余件刑事案件,没有一起因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和改判。2019年上半年,刘沛结案数和办案质效在全院刑事审判员额法官中均为最高。
“拼命三郎”勇做扫黑除恶“急先锋”
长年坚守在刑事审判一线,承办多起重大、复杂和疑难案件,近年来主审或参与开庭、合议的案件约占全庭案件的三分之一,刘沛堪称“拼命三郎”。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为了统一裁判尺度,南阳中院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门合议庭,刘沛被选入该合议庭,负责承办和参与合议案件,并指导辖区内所有涉黑涉恶犯罪案件。该类案件往往涉案人员多、卷宗材料多、涉及的犯罪事实多,承办法官办理案件时工作量非常大。刘沛不怕苦、不怕累,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但刘沛深知,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神圣的职业,就应该全身心投入到审判工作中去,认真对待正在审理的每一起案件。
2018年至今,刘沛已先后承办了常某等35人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案、关某某等16人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案、吕某某等人涉恶势力犯罪团伙等一批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特别是夏某华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入选了河南省高院典型案例。刘沛在办理自己案件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庭里其他同志的工作,深受领导和庭里同志的好评。
“沉着冷静”既办案也普法
“谦虚谨慎、沉着冷静、胆大心细”,翻开刘沛的笔记本,这几个大字工整地写在醒目的位置,他说这是给自己定下的基本工作准则。日常工作中,刘沛尽职尽责,特别是对待情绪激烈的当事人,他也能做到热情随和、善于倾听,耐心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审判再公平,也不可能让每个当事人都满意。群众心里有怨气,情有可原,法官办案不能只求‘案结’,更要‘普法’,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将法理讲清楚。”刘沛说。
“铁骨柔情”让法律更有温度
别看刑事法官在办案时铁面无私,其实他们也有柔情的一面。
今年5月,刘沛承办了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人是祖孙二人,孙子徐某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徐某奶奶在事故中受伤致残。因被害人居住地在城乡结合部,被害人亲属与保险公司对被害人是按城镇居民还是按农村居民标准赔偿产生争议,分别提出上诉。刘沛仔细查阅了卷宗材料,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询问。在询问被害人亲属时,得知被害人受伤住院时产生医疗费用过多,且家庭困难,但被害人的损失是否能按较高的城镇居民标准计算确实存在争议。
为了能使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刘沛不怕劳累,带着调解书驱车往返两千余公里,找到保险公司诉讼代理人和原审被告人,让他们签收了调解书,并携带回部分赔偿款。当刘沛把调解书和赔偿款交给被害人徐某父亲时,他感激地说:“为了我们的事,你跑那么远,给你留下点辛苦钱,一定要收下!”说完,把一个档案袋放在刘沛的办公桌上。刘沛见状,抓起档案袋塞到徐某父亲手中,严肃地说:“我做的这些是我应该做的,不是为了钱!”徐某父亲拿着档案袋满脸感激,一再表示感谢。
“在审理案件时,法官不能置身事外,要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想一想他们的处境和困难。”刘沛说,有时候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可能就会让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拾希望!
“法条冰冷,但法官却有温度。”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刘沛这样立志做有人情味儿的法官,用行动和真情让老百姓感受“法律的温度”,共同汇聚成普照中原的司法阳光!(杜明赵栋梁刘亚磊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