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荐|于细节处见温度——《法治的细节》

“法治”二字,经常出现在法律条文、党的政策文件以及重要会议中。可能有人认为,法治是“冰冷无情”的文字法条,与人间烟火气似乎存在些许疏离感,但实际如此吗?罗翔《法治的细节》告诉我们:法治是充满温度、温情和智慧的。

作者罗翔是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等,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本书是其法律科普随笔集之一。

推荐理由

本书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等法律基本常识和N号房、张玉环冤案等热点案件,旨在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

主要思想

一、法律是对人类道德的最低要求

法律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更不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中国自古崇尚法律,古有管仲提出“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韩非子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等等。法律是一定社会背景下,顺应法治需求和道德标准所制定的规则。

在本书中,罗翔提到,人性本恶,而法律是对人类道德的最低要求。虽然人们心中存在道德约束,但是由于人们的三观、经历、立场不同,每个人的道德标准也不尽一致,道德的力量是有限的,此时就必须要以法律来做补充。法治正是运用好法律这一“裁判”,在对立观点和道德冲突中寻求平衡,并以程序正义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

二、法律的内涵是尊重生命

本书提到了伦理学著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面对疯子绑在电车轨道上的5个人和另一条轨道上的1个人,你是否选择拉动电车拉杆牺牲这1个人而挽救另外5个人的生命?如果不考虑伦理,仅仅从价值量化上来看,牺牲1个人或许并没有问题,但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没有人有权利可以决定他人的生死。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难免要权衡利弊,但是如果没有道德的指导,权衡利弊就变成了一种功利主义,法律就失去了作为道德底线的意义。“牺牲”并非是纯粹的价值计算,而是出于当事人最朴素和最高贵的责任。比如,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他们挺身而出不是因为“他们是医生,就应该做这种事”,而是因为“他们自愿为他人奉献,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

三、法治的底线是维护尊严

法治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将公平正义和尊重人权的价值观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书中讨论了诸多经典法理问题,并抛出了富有人性温情的观点,让读者更深刻的体会法治的温度。

节选案例

01.死刑应当被废除吗?

关于死刑,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用尽一生赎罪?如果犯人并未把死刑视为惩罚,至死仍未反省,死刑又有何作用?

作者认为,对于谋杀等最恶劣的犯罪,只有剥夺生命才能体现对被害人生命的尊重。同时,死刑也是对犯罪人的尊重,“因为只有当其认识到自己的罪错,并愿意献出生命来偿还罪债,他才重拾了作为人的尊严”。

02.判处精神病人为什么要先治病,

再接受惩罚?

精神病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是,必须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他已经无法知道对错,惩罚他就仅仅是把他作为展示刑罚威慑力的工具人。“惩罚一个人依然是要把他当做人来进行惩罚,也就是在他了解他行为意义的情况下”,这才能体现刑法对人的尊重,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03.代孕应该合法吗?

作者指出,代孕其实就是把人当成了商品、把子宫当成工具,把怀孕作为商品服务。如果人们认为一个器官类似于一个手机,只是普通商品的买卖与流通,“那人的尊严就会彻底丧失,人权保护制度也会随之崩盘。”

阅读体会

法律虽然无力改变人心,也无法消除人心中的恶念,但是充满了人性的温情与智慧,可以督促人们成为一个善良有道德的人。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内心充满阳光,尊重他人与自我,秉持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努力为践行法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THE END
1.法律知识大师从小民之手到权威之口的奇妙变身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知识不仅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武器,更是社会和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法规体系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普通民众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而专业律师则仿佛拥有超凡脱俗的洞察力。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道上一路向前呢?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61249.html
2.“唤醒”法律数据答好普法“必答题”近日,上海市律师协会举办“2024年度最受上海律师欢迎的法律科技产品”颁奖大会,其中多个涉及AI法律咨询、大数据法律法规检索等普法应用场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上海持续创新普法模式,形成“红色普法”“融合普法”“三式普法(嵌入式、融合式、浸润式)”等创新成果集群,一举解决了诸多普法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pfyyfzl/202412/t20241206_510772.html
3.陕西省第三届“十大法治人物”雷西萍律师:用法律的温度和智慧托起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业务涉及民商、刑事、金融、证券、房地产、知识产权、企业破产与改制、劳动保险、行政诉讼以及涉外等法律事务领域,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团队化协同作战,基本做到了杂而不乱、有序运行。 “多数时候,我只需依照规定,做好协调工作即可。”雷西萍说。 http://www.sxlawyer.org/newstyle/pub_newsshow.asp?id=29019230&chid=100242
4.普法讲座走进敬老院,法律有温度也有温情——巴州区司法局平梁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老年人的法治和安全意识。2024年3月12日,巴州区平梁镇司法所走进敬老院,成功开展了老年人法治和安全知识讲座活动。 活动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搭台的方式,向敬老院的老年人发放了反电信诈骗等宣传资料,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们讲解了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赡养、居http://www.scfzw.net/bazhong/63/102279.html
5.读创自成立以来,龙华法院在区委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正确指导下,大力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家事纠纷解决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起集家事案件专业化审判、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当事人专业心理疏导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集成式家事诉讼中心平台,创建家事纠纷“1633”柔性审判新模式,让家事审判更有温度,http://duchuang.sznews.com/content/2019-12/19/content_22716891.html
6.百色靖西市:法律无私情,社区矫正执法有温度此次上门服务之举,给社区矫正人员带来了温暖,让其真正感受到社区矫正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为其自觉服从监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体现了法律无私情,社区矫正执法有温度。https://www.gxpf.cn/cmsback/wap/fzcs/20220530/3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