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中国的律师群体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司法公正、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平反冤假错案等多领域都有着积极参与的身影。

作为法律共同体的有效组成,律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原因很简单,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发挥法律的社会调节作用,就必须有律师运用法律来保障权利与制约权力,实现法的公平正义。否则,法律很容易徒有其表,并滋生权力滥用的风险。

不过,尽管被冠之以“正义科学的实践者”,律师在历史上却一直饱受争议。在古代中国,律师被称为“讼师”,又称“讼棍”。这一职业从未得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认可,历代封建法律均以严酷的刑罚禁止以助人诉讼为业的讼师,他们被视为包揽词讼、混淆黑白、敲诈勒索,专长于“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辩”的道义小人。有研究发现,古代中国官方往往习惯向民众宣扬讼师之恶,对民间助讼之人进行整体污名化,从而避免更多的诉讼案件被催生出来,以达到所谓“无讼”的大同图景。

世界上律师法律地位的确立,差不多是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的事情。此前,在英国,律师一直被视为国家权力的对立者,被封建君主制度所厌恶。律师要上庭辩护,首先会被法官要求仰头绕法庭行走一圈,以示对律师的人格侮辱。只是后来通过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结盟,律师群体才实现了限制政府职权,充当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保护者的角色。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律师是“平衡民主的最强大力量”,在“行将诞生的民主政治社会负有重大使命”。但是,当年美国民间却不这么认为。在好莱坞的许多电影中,律师呈现出虚伪、贪婪的现象,他们为坏人开脱罪名,干着肮脏的勾当,用灵魂交换钱途。在美国民间,甚至流传着这样的箴言,“律师死后不能进入天堂”。

这种歧视,固然有着某些律师只重视经济利益的缘由,却也反映出社会公众对律师群体的不了解。目前在中国,职业律师的人数在30万左右,这意味着平均每5000人才有一个律师。很多人,只是在遇见麻烦的时候,才会想起寻找律师。并且,这种对律师的寻求帮助,通常也只是“找人而不是找法”的一种延伸。许多人面对律师,只是把他们当成免费咨询的提供者、案件搞关系的中间人、炒作纠纷的吹鼓手。换句话说,法治并没有成为大多数心中的信仰,而只是一种工具。领导、关系、门路,超越了法治,也超过了律师的存在价值。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习惯,还有待养成。甚至在某些法官的眼里,律师也只是庭审的“搅局者”。

饮食必有讼。诉讼,是一个社会的常态,更不用说在经济发展交往频繁的当下社会中。中西方的一个共识是,一个国家有无健全的律师队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

律师,以信仰法律为职业天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各类纠纷纳入法治的轨道加以解决。对当事人来说,律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在诉讼业务中,特别是与他人之间发生的争议纠纷中,获得公平的保证和正义的实现。在非讼业务中,确认有关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的合法性,保障应有权益,防止他人侵犯。曾任马里兰大学法学院教授的霍夫曼认为,当律师向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时,在法庭上向法官和陪审团发表意见时,在出版研究性、学术性著作时,都是在向人民传输公正的原则。的确,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中国的律师群体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司法公正、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平反冤假错案等多领域都有着积极参与的身影。简单来说,律师群体,正成长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意义上,与时俱进地对待律师群体,进而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就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律师群体熟悉法律法规的专业优势、客观积极处理法律事务的职业优势、立足经济社会生活的实践优势,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THE END
1.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80条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 禁藏》 https://3g.yjbys.com/mingyan/mingren/724219.html
2.《法言·中国古代法治箴言》本书选取了30位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法治代表人物,以箴言为核心,兼及人物评传、经典故事和延伸阅读,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法律制度。中国古代“行政与司法合一”的司法体制,虽然与现代司法理念不尽相同,但其中不少理念仍值得现代司法学习和借鉴。 https://ylxf.1237125.cn/NewsView.aspx?NewsID=224784
3.胡震:理论法主观题必备“法治箴言”70条【法治箴言1】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法治箴言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治箴言3】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法。 【法治箴言4】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法治箴言5】全面依法治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71850062561430
4.国风中法治箴言依法治国法治雕塑图片下载中国风法治箴言依法治国法治雕塑 尺寸:8000px × 3564px / CDR 法治素材 法治宣传素材 法治文化墙 法治文化素材 法治宣传栏 法治展板 道德与法治素材 法治教育素材 法治中国素材 法治海报 法治宣传展板 法治宣传海报 法治建设素材 法治背景 法治宣传文化墙 首页 收藏 下载JPG 下载源文件 https://m.51miz.com/muban/1077858.html
5.July2010davidzgt中国以法治国的理论根源 Posted on July 31, 2010 by davidsonzhou 早期法家人才辈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集大成者,却非韩非子莫属,韩非子的法家学说构成了法家思想的核心。 一、早期法家的积淀在中国的古代,“礼”是基本的法权形式:最初只是在氏族血缘纽带中出现了区别贵贱的礼制,所谓“礼不https://davidzgt.wordpress.com/2010/07/
6::霍存福:西汉扬雄《廷尉箴》的主旨与贡献《廷尉箴》是儒家刑政观的“箴言”形态,本质上是一种文学表达;箴的这种旨趣,在诔、诗等其他文体中有相同的表现。扬雄《廷尉箴》开风气之先,对东汉唐宋元等后世法官箴的创作影响颇大。 【全文】 西汉扬雄模仿《虞箴》而作“(诸)州箴、二十五官箴”,[1]以及东汉崔瑗、胡广等人的续作,[2]代表着中国官箴发展的http://iolaw.cssn.cn/fxyjdt/201801/t20180101_4655685.shtml
7.顾永忠:端正认识,顺势而为——致刑辩律师的六句箴言论坛主题为“新时代刑事辩护:挑战与展望”,由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与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联合主办,40余名专家学者、法律实务界人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交流观点、碰撞思想、提升认识,运用法治智慧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的形式进行,在线实时收看达4.5万余人次。http://www.legaldaily.com.cn/zt/content/2022-11/09/content_8798001.htm
8.群众文化精髓范文12篇(全文)文章从我国古代有关廉政论述的内容开始, 探究传统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 探索其对于当下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并据此提出可行性思路, 以期为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展开做出贡献积极意义。 关键词: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廉政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景法.廉政箴言[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3.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7jgk4ye.html
9.中国特色审判法庭装饰的时代价值与探索理念探索与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和思想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审判法庭装饰,已成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新阵线。然而我国法庭的装饰设计相当程度上受到西方法庭设计的影响,中国特色审判法庭装饰的探索和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国家司法权行使的核心处所,法庭装饰是反映中国社会法治生活和法治意识形态的一面镜子,是继承中华法系优秀http://www.xmhsfy.gov.cn/sfyj/202210/t20221012_255750.htm
10.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流派(精选八篇)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这点应该注意。法家其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利用。 兵家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nqba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