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互联网十大典型案例肖兰燕律师律师文集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继承,刑事案件,劳动纠纷,公司企业,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建筑工程

3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与

济南众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2018)鲁民终1607号,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基本案情】

【典型意义】

本案详细论证了电子数据取证系统按照统一规范固定的证据,具有事后可追溯性等应予以采信的理由,是丰富权利人取证手段、降低权利人取证难度、减少维权成本的典型案件。

【专家点评】

本案判决肯定了符合民事诉讼取证要求的第三方电子证据服务平台取证的证据效力,不仅丰富了权利人取证手段,而且通过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切实降低了权利人举证负担,为司法实践中举证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技术的可行路径。该案的裁判,既体现了司法在面对新科技发展成果时的审慎态度,又体现了司法的包容性和发展性。(邓宏光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4

常文韬诉许玲、第三人马锋刚

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2019)京0491民初2547号,

北京互联网法院]

本案是全国首例涉及“暗刷流量”交易的案件。网络产品的真实流量能够反映网络产品的受欢迎度及质量优劣程度,流量成为网络用户选择网络产品的重要因素。本案从产业层面上揭示了互联网经济的流量属性和“暗刷流量”的危害性,并在判决中明确,以“暗刷流量”交易为目的订立的合同,违背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属无效;双方当事人不得基于“暗刷流量”合同获利;法院对交易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获利,应予收缴。该判决对“暗刷流量”的否定评价,对于构建网络诚信秩序、净化网络道德环境、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暗刷流量的结果并不反映网站的实际流量。靠暗刷制造的高流量显属虚夸网站业绩,其目的大多是为了是欺骗、误导消费者,诱骗网民与其交易。最常见的情形是以虚假交易量吸引消费者、编造用户好评价误导公众。这种行为不仅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也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商家的利益。任何人不得因损害公共利益而获利,为此而订立的合同依照法律当属无效。法律不能保护这种非法行为所生之利。故原告的请求不能支持。与此同时,被告因原告行为所获利益也不应给予保护。(郭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

THE END
1.2023回顾:专家点评年度全国十大版权案例版权资讯2023回顾:专家点评年度全国十大版权案例 湖北省版权保护中心 湖北省版权保护中心是省版权局指定的省内唯一作品登记机构,负责全省的作品登记工作。此外,中心的业务范围和职能还包括版权代理、版权鉴定、纠纷调解、侵权调查、法律维权等。 湖北省版权保护中心将以创新、务实、专业的精神,竭诚为广大著作权人和社会各界提供权威http://www.ccct.net.cn/html/bqzx/2023/1229/4860.html
2.采购价格应低于市场平均价操作案例点评对此,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某专家表示,对于招标文件是否可以设置投标报价下限的问题,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本案例中设置远高于市场平均价的报价下限显然是不合理的。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业界的注意和重视,那就是市场平均价应该如何界定。单就本案例中的标的物水泥来说,不同标号、规格和用途的https://www.caigou2003.com/cz/aldp/1657535.html
3.民法总则以案说法:游戏装备被盗维权有法律撑腰了新闻频道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专家点评】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小波: 当玩家们将辛辛苦苦“练功”挣来,甚至是花钱购买的“装备”“宝物”“武器”、级别、段位等视若珍宝时,一双双无形的黑手,却早已在暗处觊觎。近年来,在网络世界,尤其是网络游戏中,https://news.cctv.com/2017/04/25/ARTIc1Co4ZEMCGP6ynmT7byx170425.shtml
4.2021年度中国公证十大典型案例专家点评近日,由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湘潭大学)基地举办的“2021年度中国公证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揭晓。为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导作用,10位专家学者对10个典型案例进行点评。 一、浙江省杭州市国立公证处:公证扮演“信用中介”全程助力二手房自主交易 案情:2021年10月,杭州市国立公证处分别与杭州市住建部门签订了《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ggflfw/202302/t20230201_471397.html
5.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交流发言及专家点评摘登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交流发言及专家点评摘登 健全落实队伍绩效考评机制 重点发言 强化考核管理 促进首都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寇昉:北京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部署要求,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紧扣审限内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7/id/7401015.shtml
6.案例代理机构对质疑事项是否有调查权专家点评 本案例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采购代理机构对质疑事项到底有没有调查权,对于相关质疑事项当地该不该进行调查。采购代理机构在处理质疑中的确没有法定调查权,但并不是就不能进行调查取证,每个组织都有调查了解情况的权利。 根据94号令第十五条的规定,质疑答复应当包括质疑事项、质疑答复的具体内容、事实依据和https://gzc.njxzc.edu.cn/2a/3c/c6349a76348/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