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包含了全球29家银行,最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四家银行,工农中建的整体分组排名仍然不高。”
最近,金融稳定理事会(TheFinancialStabilityBoard,FSB)发布了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GlobalSystemicallyImportantBanks,简称G-SIBs),共有29家银行入围,国内的五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交都入围了,但是分组排名都相对靠后,排名靠前的依然是摩根大通、花旗与汇丰等银行。
G-SIBs把入围的29家银行按照重要性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五组为最高等级,第一组为最低等级,今年第五组仍然空缺,第四组只有一家银行,就是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第三组有两家,分别是花旗(Citigroup)与汇丰(HSBC)。
工行、建行、农行与中国银行都在第二组,交通银行在第一组。
从重要性上,国内五大行排名仍然相对靠后,干不过摩根、花旗与汇丰。
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G-SIBs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全球活跃度等方面来评价,每个维度又细分了若干指标。
如果仅仅从规模上看,工行、农行、建行和中行分别以579、509、494和421的得分位列全球前四,交通银行得分为188。
而摩根大通规模得分为399,花旗银行规模得分为261,汇丰银行规模得分为275,都远低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
至于与工农中建同在第二组的巴克莱银行(Barclays)和UBS更是远低于国内银行。
从规模上看,工商银行的“宇宙行”称号当之无愧。
但是在其它维度上,国内银行被远远甩在后面,特别是可替代性、复杂性以及全球活跃度等三个维度上。
在可替代性维度打分,摩根大通、花旗都是500分,汇丰银行是271分。工商银行是213分,中国银行199分,农业银行与建设银行都是224分,交通银行是93分。
在复杂度维度上打分,摩根大通是518分,花旗银行是320分,汇丰银行是371分。而工行是184分,中行是188分,农行是129分,建行是187分,交通银行是140分。
在全球活跃度上打分,摩根大通是383分,花旗银行是470分,汇丰银行是687分。而工行是128分,中行是259分,农行是40分,建行是66分,交通银行是53分。
不过在关联度上,国内银行评分还算可以,摩根大通以410分位列第一,工商银行是392分,农业银行385分,中国银行343分,分别排在第二到第四名,建设银行276分,排在第六位。花旗银行得分255分,汇丰银行得分253分,交通银行得分171分。
可以看出,除规模维度一枝独秀外,中国入榜的几家银行在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全球活跃度上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同行,且和头部几家相比分差还比较大。
如果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打分还较为抽象,那么对比一下汇丰与工商银行的财报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从规模上看,到今年9月底,工商银行总资产48.36万亿人民币,汇丰控股是3.1万亿美元,约合22.54万亿人民币,远低于工商银行。
汇丰控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42.9亿美元,约合3948亿人民币,而工商银行为6513亿人民币;汇丰控股前三季度净利润244.14亿美元,约合1775亿人民币,而工商银行为2699亿人民币。
从总资产、营收和净利润上看,工商银行都远超汇丰银行。
汇丰控股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245.48亿美元,在全部营收中占比45%,而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5015.26亿,在全部营收中占比77%。
也就是说,工商银行主要收入还是依靠“放贷”,简单粗暴。
备注:经营数据为2024年三季报数据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保持一定的净息差对于国内银行如此重要了,这可是收入的生命线。
汇丰控股2024年三季报
工商银行2023年年报
从中国几家国有大行的G-SIBs得分情况看,规模上已经足够大且遥遥领先,但重要性还“不够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