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地位和主要内容(4) − 党建 − 文稿 − 报告 − 宣讲家网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简单地讲,就是“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指出,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总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所以,我们要在“三个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三个一体建设”上用劲。

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所以,我们要坚持“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依法治国的16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既涵盖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法治建设的基本环节,又明确了每个环节的重点要求,形成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被单独展开阐述,尚属首次。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古语云,“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我们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建设高素质法治队伍提出要求,他指出,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立法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遵循规律、发扬民主、加强协调、凝聚共识的能力。执法是把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活的法律的关键环节,执法人员必须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必须信仰法律、坚守法治,端稳天平、握牢法槌,铁面无私、秉公司法。要按“五个过硬”的要求,教育和引导立法、执法、司法工作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做到“四个忠于”。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大力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两个拥护”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十一)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又增加了一个应对风险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领导干部要提高法治素养提出明确要求。之前,我们通常提的是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将尊法放在了第一位。因为领导干部要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首先要尊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美国法学家伯尔曼也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所以,领导干部要提高法治素养,根本是要提高尊崇法治的意识,敬畏法律的观念。

要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绝大多数落马官员忏悔时都说自己不懂党纪国法。中组部干部监督局在分析违法犯罪的多名原领导干部反省材料后发现,81.4%的人认为自己犯罪与不懂法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党内这么多高级干部走上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了,但对党纪国法没有敬畏之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彻底摒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志,决不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要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还需要克服一些惯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习惯于仅靠行政命令等方式来管理经济,习惯于用超越法律法规的方法和政策来抓企业、上项目推动发展,习惯于采取陈旧的计划手段、强制手段完成收入任务,这些办法必须加以改变。

要增加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法治已确定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今天,法律是行使权力的依据,只有把这个依据掌握住了,才能正确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法律就是其中基本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学法懂法用法是对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

要注意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领导干部要有战略思维、全局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等。那么,法治思维与其他几个思维有何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我理解,法治思维在这几个思维中有优先性。要首先看是否合法,其次才能考虑全局、战略、创新。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还提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执行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以上,我们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十一个坚持”的主要内容。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来指导我们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希望通过上述内容,使大家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为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治理,贡献力量。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THE END
1.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战略地位论法治战略地位论回答的是在众多治国方式中,为什么要选择法治,以及法治有什么作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站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中国政治文明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的战略高度,多方位多维度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选择法治、为什么要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问题,立体化系统化地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时代性、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命题,形成了http://www.npc.gov.cn/c2597/zgrmdbdhzdllyjh/zgrmdbdhzdllyjh002/202312/t20231206_433289.html
2.论民主与法治不可分——“法治中国”的几个基本理念之辩这样的法治,作为全体人民期待的,一种理性、有序、公平、安全的基本生活方式,同时也具有了目的性的地位。因此说,法治是保持手段与目的统一、国家社会主体统一的一项必要原则。相反,如果离开了民主强调法治,则很容易重新把法治完全工具化,那将无法从根本上防止社会的分裂和对抗。http://www.sass.cn/109000/39460.aspx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要点是?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须遵守法律。 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重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https://www.med66.com/yixuekaoyan/gonggongke/li2208034865.shtml
4.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一文读懂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NDgzMTc2NA==&mid=2247531953&idx=2&sn=90aad2f0ebcbf9105f6d4b912de7782a&chksm=fc3f60fbe76b95991efa225f582b10f9a7f1d7ddd0dc6b4fe5b933af725469c2383fa5371f23&scene=27
5.国际法研究》2023年第4期(专稿)《对外关系法》的制定也是中国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键一步,是“中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围绕中国制定《对外关系法》的必要性、《对外关系法》在中国涉外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制定《对外关系法》对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等3个方面,试图系统阐释《对外关系法》在中国涉外法治体系中的http://qmyfzgyjy.cupl.edu.cn/info/1011/1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