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鲁:承办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的感想和忧患

我感觉这个座谈会意义非常大。为什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案子,我们一审已经胜诉了。我们对二审胜诉,也很有信心。但是,座谈会的主题,已经超出了案件胜诉与否的范围,而是提前研究“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的影响与意义”。这是很有眼光的一个题目。

洪振快二审提起上诉,上诉状洋洋洒洒,写了至少五六万字以上。我大略看了一下。说实话,漏洞百出,逻辑混乱。我甚至都觉得,是否还有必要花精力去反驳吗洪振快的上诉状,核心意思就是,他是历史学者,进行严肃的历史研究,探寻历史真相。在这个前提下,对他的所有起诉和判决,都是违反宪法和法律。我要问,但是,如果,洪振快并不是一个严肃的历史学者,而是打着历史研究的旗号,诋毁侵犯狼牙山五壮士名誉呢仅此一点,洪振快洋洋数万言的上诉状,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不攻自破了。所以,侵犯名誉权与否,才是洪振快的死穴。就这么简单。当然,战术上还是要重视二审。因为洪振快肯定会利用二审庭审情况,扩大到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领域。可以想到,洪振快一审自己退庭,从诉讼角度说,是一大败笔。洪振快可能意识到了,会充分利用二审发表他的意见,并会大力宣传。

这个案子,在承办之前,我就有一些想法。我觉得,这个案子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法庭上的胜诉,而在于,这个案子能否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斗争中,为我们树立一个标杆,使我们有更多的深思,进而引发我们整个民族的深层次思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呼唤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

我和立华同志作为狼牙山五壮士后人葛长生宋福保的代理人,就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的影响和意义,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座谈会的题目非常好,要讲一讲“影响和意义”。但是,我在整理提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题目改成了《承办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的感想和忧患》。第一个,是感想,就是我通过这个案子,有什么想法,特别希望跟各位同志交流。第二个,我有深深的忧患意识,为什么有忧患忧患在什么地方

我拟了一个提纲,按照这个提纲,向各位同志做一个汇报。

要讲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的影响和意义,我觉得,不妨先回顾一下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发生前的大背景。在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发生之前,很多有识之士,已经非常敏锐地感觉到,有一股社会的阴暗潮流,历史虚无主义潮流,打着研究历史的旗号,采取各种方式,搞笑、糟改、侮辱、诋毁、否定,系统地抹黑共产党和人民的所有革命英雄。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以外,实际上,细细数来,凡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上,涌现的革命英雄人物,几乎无一例外都被抹黑。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江姐、杨子荣、雷锋、刘胡兰......一直到狼牙山五壮士。一开始,有些是被搞笑,是被调侃,然后开始越来越使用了所谓历史研究、细节考证的方式。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所有革命英雄,都是假的,都是很滑稽的,都是共产党宣传的,都不是真实的。

这种情况,一连延续很久,很多群众非常愤怒,但不知道怎么办。一位驻拉美的老大使曾对我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革命英雄全被抹黑污蔑,中央也没有一个说法”。群众怒而无奈。不是言论自由吗人家又没有抢劫烧杀,好像法律上也没有办法。但到狼牙山五壮士被抹黑,就彻底激起社会各界非常强烈的反响。我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词。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忍无可忍了。

首先,这个案子,最早是狼牙山五壮士生前战斗过的晋察冀狼牙山军分区那些革命前辈的后人,终于发出了愤怒的吼声。以狼牙山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会和会长刘宏泉同志、副会长尹金田同志为代表。刘宏泉是狼牙山五壮士所在七连连长,老红军刘福山的后代。刘宏泉会长和尹金田副会长,都在解放后参军,并担任过红一团狼牙山五壮士英雄连的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我们知道,狼牙山五壮士所在的狼牙山军分区,向共和国贡献了86位开国将帅,他们的后代集体发声,说,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允许再继续下去了!狼牙山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会,积极组织和推动了这样一件事情,各界人士,特别是解放军,发出了愤怒的吼声,决定通过法律手段,反击洪振快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对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的抹黑诋毁,和对一系列革命英雄人物的抹黑诋毁。

狼牙山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会,是抗日战争中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军分区后代的一个社会组织。会长刘宏泉同志的父亲,老红军刘福山,是当时狼牙山五壮士所在七连的连长,他在那场反扫荡战斗时,英勇负伤,一只眼睛被打瞎了,一条腿被打折了,以后,就一直留在狼牙山,陪伴着牺牲在狼牙山地区的一千多名革命先烈。他的后人,刘宏泉同志,也有必要介绍一下,他是解放以后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班的班长,英雄连的连长,英雄营的营长,后来他退役以后,一直担任狼牙山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尹金田同志,刚才介绍过了。我们另外一位代理人王立华同志,是狼牙山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会的副会长。

在《问答录》中,总的讲,我认为,应该以大视角看待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

第一,我提出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次长征。第一次长征,就是我们的25000里长征,没有那次长征,中国革命的历史将会改写。第二次长征,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全方位的深化和转型。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但处处硝烟”的战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接近成功,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就越发险恶,甚至,会短兵相接,以致“图穷匕首见”的生死搏斗。我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能否保持社会主义方向能否最终使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从而以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矗立在人类文明的地平线上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讲,实际上,是一个重大考验。刚才我讲第二次长征的时候,我认为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我把第二次长征,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相比。我们知道,两万五长征有强度湘江,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大渡河铁索桥,红军的命运、革命命运,每每系于一线之间,说句实话,我们现在,特别是今后十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不能实现,我们的社会全方位转型能不能够成功,目前我认为,还不能过早地乐观。这就是我的忧患意识。一会儿我再说一下。

第二,通过承办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我自己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就是以历史研究为名,要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人民军队的历史,否定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否定共和国的历史。如果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共和国,没有自己的革命斗争历史了,共产党的执政历史合法性何在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合法性何在我觉得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就是通过这种所谓的历史研究,和否定我们革命历史这样一种方式,直接挖共产党共和国解放军中华民族历史的“祖坟”。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黄土文化,“挖祖坟”,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手段。为什么他们现在要挖我们革命历史的祖坟要斩断我们的历史早有古训:欲灭其国,先灭其史。一会儿我再说一下。

第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面临四条战线斗争。生死成败,聚焦于意识形态斗争。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对当前的意识形态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比如说,我反复提出来,我国现在面临四条战线的斗争,政治战线、经济战线、军事战线和意识形态战线。我说,我们在政治战线、军事战线、经济战线,已经取得了胜利,并且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军事战线,别看现在南海东海风起云涌,实际上,对中华民族和平崛起,没有根本上的影响,无关大局。我说是“癣疥之疾”。但是意识形态领域,却关系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成功,甚至,我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死搏斗聚焦于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然而,我甚为忧虑的是,对意识形态斗争,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绝大之事,我觉得,当前我们很多同志还认识不够,甚至还完全没有认识。

说到这里,我感觉非得说一点感受。我们这一代人,深受中国知识分子传统价值观影响,忧患意识很强。我有一句座右铭,也是我半生写照:“身处江湖之远,心系庙堂之忧”。所以,我一定要说说我的忧患意识。

我自己感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前有两张大牌一定要打好。借这个机会,我说一下“两张牌”。一张经济牌,一张政治牌。第一张牌,就是城市化过程当中,农民富了还是穷了,这是城市化政策导向的方向标,只要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充分释放土地红利,使农民致富,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两极分化日益扩大,和内需疲软的问题,城市化过程,也应当是农村现代化过程,而不是扩大城乡差别过程。所以,我说,农民富,国家强,土地活,农民富,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治本之策。还有第二张牌,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这张牌打不好,共产党有可能不能长期执政,干脆直白的说,丧失执政地位!我们的红色政权,有可能改变颜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可能在最接近胜利的时候,中途夭折。这个话,其实不是现在说的,这几年,我在各种场合,一直流露出很深的一种忧患意识。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现在主要表现为我们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进一步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抹黑诋毁否定民族革命英雄的斗争,集中表现为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我有几个体会。

第一点,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英雄不行。没有英雄的民族,就没有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就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民族,也不会为世界优秀民族认可接纳;

第二点,革命英雄是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象征和符号,是中华民族民族信仰、民族价值、民族精神的象征和符号,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象征和符号。中华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英雄,就失去了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灵魂将无处安放。但是现在,我们不得不十分沉痛的承认: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心理,正在被“去英雄化”!我们大家还没有感受吗!

第三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复兴是基础,精神复兴是灵魂。我们过去强调,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了前无古人为世人所瞩目的非常伟大的成就,比如说,我们三十年来,GDP成为世界第二,这种成绩,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我想,也许将来,也很难有其他社会形态可以超越。应该说,我们无论如何强调,三十年来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取得的这些成绩,都不过分。这是我们必须牢记的。忘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被社会存在的问题遮住眼睛,一叶障目。

但是,我觉得,通过承办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我更深刻的感觉,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物质复兴是基础,精神复兴才是灵魂,而捍卫民族英雄的名誉,就是在捍卫中华民族的灵魂。为什么我们民族现在“去英雄化”的这种思潮,可以到处蔓延,而使我们不能够得到警醒这和我们心中已经迷失了对英雄的崇拜、追随和敬仰,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我在《问答录》中提出,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我们要“胜诉,大胜和完胜”的目标。就是说,这个案子,不是说仅仅在法律上胜诉,我觉得法律上胜诉没有任何问题,所有抹黑革命英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我和立华认识,是经过赵尔陆上将的女儿,赵珈珈大姐介绍。我作为中国革命人物研究会井冈人物研究分会的法律顾问,和珈珈大姐很熟。一次,赵珈珈大姐问我,洪振快诋毁侮辱狼牙山五壮士,你愿不愿意代理这个案子我当时就表示,我辈责任,义无反顾!立华同志当时和我第一次见面,介绍了郭松民梅新育案件的开庭情况。立华是天生的演说家。虽然是介绍情况,也是声情并茂,义愤填膺。立华问,赵律师,你感觉这个案子,能不能赢我当时很多资料都还没有看到,还没了解到,但我说,百分之百可以赢!

大家知道,我们律师,有一个纪律,就是不能向当事人打保票。我执业三十多年,承办无数案件,只有这一个案子,打了保票,而且是百分之百!为什么因为他们诋毁抹黑我们的民族英雄,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他们犯了众怒!法律的最高境界,是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就是最广大群众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大旗,将法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伦理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在一起。这就是“情理法相统一”。只要是在情理上站住脚,法律上,法理上,就一定能够找到依据。所以,无需研究细节,我已经完全确信,诋毁狼牙山五壮士名誉的行为,在法律上,一定能够找到依据,给予坚决惩罚,将历史虚无主义钉死在法律的耻辱柱上。

所以,全盘西化,按照资本主义的法学理论分析,这个案子就打不赢;但是,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分析,这个案子,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就需要在法理上突破,要经受住历史检验。我们只有在法律法理上真正站得住脚,才可以经得住历史检验。

说实话,在中国这种“去英雄化”已经非常严重的状态之下,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接近胜利、任务也是最艰巨、形势也是最复杂,而我们确实面临民族精神正在被“去英雄化”所消溶侵蚀的情况之下,不排除,也许过几个月,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我们如果不充分扩展它的胜利成果的话,这个案子,被人们所遗忘了,接下来,还会有其他的历史虚无主义者,采取其他的方式,进一步变着花样儿的,诋毁我们的民族英雄。解构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家园。西方敌对势力多年来,对中华民族精神“去英雄化”,比东海南海的风起云涌,要严峻得多!

如果,我们没有完成对革命英雄名誉的法律保护,用法律来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就不能说已经“完胜”了。现在,我们已经胜诉,而且我们必将大胜,但是我们距离“完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我说,今天这个座谈会,实际上是向着我们“完胜”迈出了新的一步。

实际上,对于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对方是志在必得。很多法律界的善良人士,对我们能否胜诉,也顾虑重重。这个过程,我需要很坦率地和大家说一说。我为什么说,这个案子的判决,将会在中国法治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和以前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子都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在于这个案子,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下,完成了一个对民族革命英雄的名誉侵权案、一个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中华民族精神和信仰的重大案件的审判。作为一名资深律师,我对自己的法学理论造诣十分自信。也正因为如此,仔细研究这个案件的判决书,我深深感到,在所有既往法院判决中,这是我见到的一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非常经典的标志性判决。

我们的文艺作品,还有多少歌颂革命英雄的我们现在给年轻人看的那些东西,有多少是传承我们的红色文化,培养人们的英雄情结2006年,我写过一篇短文,后来在网上也发过,就是《寻找失落的长征精神》。我说,世界所有优秀民族,都以自己的民族英雄为自豪,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保护自己的民族英雄和民族历史。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无一例外都是一部英雄史诗。例如,世界五大史诗。例如,我国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而最伟大的,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长征史诗。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却已经淡漠甚至忘记了长征史诗和长征精神。我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长征精神、红色文化,才能够真正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它不能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基督文化,我认为也非常好,世界上这么多人信仰基督文化。但是作为外来文化,不可能融入我们中华文明的文化母体,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斗争如此尖锐复杂的情况之下,对基督文化的传播,也不排除有更多政治意义上的考量。

那么,真正能够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只有一个文化基因,就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从我们建党时期的红船精神,到井岗山精神、瑞金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神。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

红色文化是以革命英雄为代表的。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抹黑革命英雄好几年了,没有受到过法律制裁,如果我们一些正直人士予以反击,反而被历史虚无主义者倒打一耙,“我告你”!比较著名的,影响比较大的,就是郭松民、梅新育名誉侵权案。他们无非就是反击了一下,居然被告上了法庭。我感觉,历史虚无主义者,怎么如此之猖狂当然,那两个案子取得了胜利。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案子,我们一审也取得了胜利。这两个案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郭松民、梅新育的案子,解决的是郭松民、梅新育反击历史虚无主义,不构成名誉侵权;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案子,则是解决洪振快诋毁英雄,就是侵犯了英雄的名誉,要承担法律责任。

洪振快说,我作为严肃的历史学者,研究历史,探寻真相,告诉社会公众事实真相,反而要受到法律制裁,这是违宪违法。

所有这些言论,说实话,都是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抹黑诋毁革命英雄,不可能构成侵权。

我执业三十三年,办过无数重大疑难案件。从无一例工作失误。律师实务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但是,在这个案子当中,我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不是仅仅胜诉,而是如何大胜、完胜。将近一年,我殚精竭虑、如履薄冰。胜诉之路,来之不易。

这个过程,反映了我们目前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缩影。在法律上讲,这个案子,有一个障碍,是必须要解决的。就是要突破现有法学理论框架,确立“五个原则”。这“五个原则”,是我在《问答录》中提出的,后来写在起诉书中,也是自2001年至今,我受北京律师协会和北京律协党委委托,一直在给我们年轻律师讲课,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办案实践的心得感悟。

这五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以有利于而不是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前提。到底是不是违法,看你是不是阻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局。

第三,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我们的具体法律适用,不能以西方的法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具体法律适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我所研究的领域,集中在社会主义律师政治学。中国的和西方的,两个法治理论体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是主要的,是本质的。我所忧虑的,是这么多年,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我国的法学界,还处于十分弱势状态。

第四,树立审查证据的第四个原则,证据完整性原则。过去我们审查证据,主要是三个原则,就是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就是这三个原则。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证据的完整性。你一定要提供完整的证据进行审查,凡是支离破碎的、被切割的、被揉搓的所谓证据,不能作为法庭采信的证据。我承办和指导了数千件案子,将证据如此处心积虑碎片化断章取义的,始于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

第五,要用历史唯物辨证综合分析证据的方法。我发现,所有的历史虚无主义者,要以历史研究为名,否定共产党共和国人民军队人民斗争的历史,尽管可以列举很多证据,并经常从日本侵略者那里寻找证据,但有一个致命软肋,都是对证据断章取义,不敢对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因为,第一,对各种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就会暴露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对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就涉及到各种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都是原始证据,也有一个比较。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依职权做出的公文书证,具有证据优先的证据效力。

这五个原则非常重要,也是我和立华同志代理这个案子当中,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同时这些原则,应该说,在一审判决书中,都得到了很鲜明的体现。

名誉侵权,需要认定侵权人的主观故意。洪振快说,他也没有骂人,他说的话好多都是有出处的,他也没说我自己的观点如何如何,他只是说质疑,不实,只是提出一个疑问。那么,如何认定他具有侵犯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名誉的主观故意应该说,侵犯名誉权,主观上是故意,而不是过失,当然,我们再细分,可以说有直接故意、有间接故意,但实际上,我们认为洪振快这样做,是明显的直接故意。

涉及法律业务比较深的问题,在这儿我就不再多说了。例如,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例如,以行为方式判断主观故意原则,都很重要。你把一个人杀了,你说我不是杀人,跟他闹着玩儿,或者失手了,可能吗从行凶人使用的刀具、凶器,从他刺的部位,以及行凶人的主观认识水平,等等等等一系列的行为方式,你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过去,这两个原则多用于刑事诉讼。实际上,很多法学原理,刑事民事案件,都是相同的。只是掌握的尺度有不同,而已。

我很有体会的一点是,我们经常把法律责任构成的四个要件,分解开来分析。实际上,四个构成要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案子当中,我们也要从洪振快的行为方式,来推断他的主观故意内容。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一点,在判决书中,也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十个多月,我和立华同志,还有赵晓鲁所由7名律师组成的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律师组,梳理了几十万字的资料,至少一百多份证据线索,把洪振快提供的每一份证据,都抽丝剥茧,顺藤摸瓜、敲骨吸髓,一查到底。回顾这一段工作,我有一个比喻。一开始,我们面对一团乱麻,好像没有头绪。于是静下心来,先抓住一根线条,一点点倒线索,越来越多,终于显现了一个蜘蛛网,我们顺着蜘蛛网的经纬一根根的梳理,终于直达那个蜘网的中心,这就是侵权人的主观故意。

洪振快将证据碎片化断章取义,以含沙射影、隐喻暗示一系列诡辩方法,抹黑狼牙山五壮士,这是他最典型的行为方式,我在代理词中,一共总结了他十一种典型的方式。我坚信,邪不压正。“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从战略上说。从战术上讲,说句实话,在分析洪振快的这些行为方式的时候,我越来越感到触目惊心,越来越感到心惊不已。历史虚无主义者,他们抹黑狼牙山五壮士和抹黑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真的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一个人的水平,他们太深谋远虑了,太谋划周全了,一步一步,都在布局,有很深的谋略,一直到最后,当他站到被告席的时候,他的各种答辩理由,都和他的行为方式,他预先设定的这些主观目的,遥相呼应。可见,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精心策划的系统性阴谋。很多鬼魅魍魉,都是我们善良的人做梦也想不到的。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觉得,这就是洪振快一个人的事儿,其实,我觉得,洪振快只是一个符号,在一个人背后,一定有很多人,在和他共同操作这件事情。当然,自己的这个感觉,我们就是在座谈会上说一下,不方便展开。如果深说起来,蛛丝马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我想说,一审判决意义重大,二审胜诉,我们信心十足。这个案子的胜诉判决,将彻底将历史虚无主义钉死在法律的耻辱柱上。这个案子重大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我们创立了一个模式,以后,你历史虚无主义者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手段,以什么样的形式,抹黑我们的民族英雄,这个案子就是立此存照,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案子的模式,追究他的法律责任。我估计,这个案子二审胜诉以后,因为二审还没有开庭,二审胜诉以后,会有若干革命英雄的后人,要起诉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

我们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已经形成了指导性案例的制度。将来,最高法院一定会将这个案子选编为重要的指导性案例。

在我们深挖洪振快们抹黑英雄的行为方式过程当中,对我们来讲,其实也是受教育,没有想到,历史虚无主义,他们抹黑狼牙山五壮士、抹黑一系列英雄人物,如此之处心积虑,如此之用心良苦,如此之阴险毒辣。所有善良人士,想都不敢想的损招,他们都熟练至极。我每每思之,不寒而栗。如果没有国家力量做后盾,我们心地善良的人们,斗得过这些人吗

这份判决书,非常经典。我们可以专为分析这份判决书写几篇博士论文,甚至出几本专著。我相信将来会有人这样做。我在这里简单说一说。手头没有判决书,仅凭记忆所及,顺序会有错漏,挂一漏万,抛砖引玉吧。

第一,讲政治,是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判决书的突出特点。什么是政治在这个案子中,就是要坚持“五个原则”,将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高度结合。判决书给我印象最深的,特别是在法理上,分析了洪振快的言论,不仅侵犯了葛振林宋学义的名誉,荣誉,伤害了他们后人的感情,而且侵犯了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的名誉。判决书从更高的角度,分析了洪振快的言论,认定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是我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的精神指引。并进而认定,狼牙山五壮士和一系系列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此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部分。

大家注意,判决书不仅肯定了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也包括了一系列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升华到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这一高度;同时,将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升华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部分。洪振快抹黑狼牙山五壮士的行为,不仅侵犯了葛振林宋学义的名誉和荣誉,不仅伤害英雄后人的感情,也伤害了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的名誉,并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解构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这样,就将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高度结合起来了。

说句实话,这个判决书,非常有水平,是法学理论的突破。在我国的审判史上,这份判决书非常经典,它的意义如何评价都不为过。

接下来,我要说一下这个案子,争议的一个焦点,是关于政治和法律的关系问题。我在一审第二轮代理词中,一共讲了14个还是15个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法律和政治的关系问题,因为他们反复地说,“法院要讲法律不要讲政治,政治和法律不是一回事”,甚至当庭对立华同志提出来,“不要以为你说红色文化就什么都可以讲,法庭上不是你们宣传政治理想的地方,你们要讲法律”。至于洪振快在上诉状中,指责法院一审判决是以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为依据,等等言论,更是十分露骨。

法律和政治是什么关系我们在这个案子中,浓墨重彩阐述了自己的意见。首先,法律是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共同体现;其次,我们的宪法既是法律原则也是政治原则,首先是政治原则。又次,法律五大属性,政治属性是第一位的;再次,历史虚无主义者抹黑民族英雄,就是在进行政治活动,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活动。最后,我们提出的五个原则,其实都是政治原则,也是法律原则,是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的统一。就是洪振快们口口声声讲的言论自由,首先也是政治原则。宪法将言论自由写进宪法,首先是因为言论自由是政治原则。

所以,从来就没有脱离政治的法律。所谓法律中立论,本事就是为某一政治目的服务。大家只要看看洪振快的上诉状,就可以亲身感受到,洪振快是如何为某些“政治目的”服务的。

第二,从洪振快的行为方式认定其主观故意。判决书紧紧扣住了法律责任四个要件,特别从洪振快的行为方式认定洪振快侵权具有直接故意,开创了在侵犯名誉权案件当中,以“其他行为方式”判断行为人主观故意内容的先河。判决书对行为方式的法理阐述,大家看看判决书就可以知道了。你不是没有骂人吗但是侮辱诽谤,除了我们通常说的这些行为方式以外,还有其他行为方式。没有骂人,并非等于没有侵权。宪法法律司法解释对行为方式,是列举和概括相结合,并没有穷尽各种方式,为什么侵犯英雄名誉、侵犯他人名誉,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手段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法律规定也没有穷尽。你不骂人就不构成侵权侵犯名誉权,没有和骂人划等号,不是说你只有骂人了才构成侮辱。这些法理阐述,具有开创性经典意义。

实际上,中国老祖宗早就有“春秋笔法”一词。“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我一度说,洪振快对春秋笔法是“反其意而用之”。但是后来,我和立华同志商量,觉得春秋笔法,现在实际上已经多用于贬义了,我们就用直接以“春秋笔法”的贬义用法。

孔子的春秋笔法是,“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孔子使用春秋笔法,是要弘扬一种正能量,我们现在说的“春秋笔法”,隐喻的手法,是负面贬义词,包括含沙射影,隐晦阴暗,暗示误导,等等方式。

第三,判决书对洪振快将证据碎片化断章取义进行了综合辩证,由表及里、细致入微的分析,对名誉侵权的行为方式做了新诠释,这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看这些判例,都是很直白的,你骂了人了,这是侵权了,侮辱、诽谤,基本属于明示方式,一眼可以看出来。但是这个判决书,对于其他方式,结合这个案子,做了非常深刻的分析。特别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这又是一个开创性经典。我觉得非常之好。判决书特别提出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侮辱诽谤的行为方式也在变化。

第四,充分说理和言论自由问题。在判决书中大家可以看一看,一审判决对洪振快提及的所有问题均一一分析,没有回避任何问题。体现了判决的充分说理。特别是关于如何看待言论自由问题,这是对方反复讲的一个理由,言论自由的宪法边界在哪他们公开说,言论自由是宪法的一个原则,言论自由不能逾越的底线在哪里判决书做了非常明晰的解答。言论自由以不违法为底线。所以,我觉得这份判决,在法理上有了更深的阐述,在审判思路上有了重大突破,同时也体现了充分说理的精神。

第七,判决书认定洪振快的行为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这里就有一个学术研究和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界限问题。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但内容丰富。在这个案子中,我觉得,最主要的是,“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否定载于宪法的,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史,就是违反宪法。诋毁抗日英雄,美化日本侵略者,就是不爱国。其次,什么是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民的感情,具体到本案,就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历史共同记忆基础上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感情,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受尽日寇凌辱的记忆,和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记忆,和对抗日英雄的敬仰。诋毁狼牙山五壮士,就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再次,是学术研究还是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我以为有三个标准。第一个,违反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例如,综合分析原则,优先证据原则,证据完整原则。第二,将自己的错误观点积极利用互联网、媒体向社会传播,直接导致狼牙山五壮士名誉受到损害;第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挑战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解构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就是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判决书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但是在引用原告起诉书内容时,完整引用了原告的以下表述:“被告洪振快以历史细节考据,学术研究为幌子,以细节否定英雄,企图达到抹黑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形象和名誉,进而否定中国革命斗争史,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手法,也是近几年,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阴暗势力,系统抹黑中华民族英雄计划的一部分”。实际上,判决书,完整采纳了原告关于反驳洪振快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观点。

我们在承办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过程中,对历史虚无主义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者,都是打着历史研究、学术研究的旗号,并以历史学家自居。企图站在历史研究的学术制高点,恐吓怀疑反对他们的人,因不具备历史专业知识而望而却步。但是,他们都违背了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原则和起码的职业操守。实质是打着历史研究的旗号,否定民族英雄,否定共产党共和国人民军队和人民革命斗争历史。根子,是采取挖历史祖坟的方式,斩断历史,否定共产党共和国的历史正当性。

第二,在行为方式上,基本采取对证据断章取义、甚至将证据碎片化断章取义的方式,达到曲解历史的目的;所以,揭露他们对证据的碎片化断章取义,就使他们的言论不攻自破。

第三,在证据运用上,千方百计回避综合分析证据的原则。选择性使用证据,就是为了回避综合分析所有证据。综合分析,就会暴露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结论的荒谬。首先,坚持综合分析,就要讲立场观点方法。是站在人民立场,还是站在敌对势力立场,甚至公然站在日本侵略者立场其次,坚持综合分析,对一件证据包含的各种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尊重证据原始制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而不是背离曲解证据原始制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再次,坚持综合分析,还要进行法律上的证据分类、证据比较,确定不同证据的法律效力。例如,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依职权出具的公文书证,具有优先证据效力。我们依据的《证据规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法律死穴。

第四,鼓吹讲法律不要讲政治。讥讽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都是为了“政治正确”。这就必须讲一讲法律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第五,以宪法的言论自由为挡箭牌。基本逻辑是:历史虚无主义者进行的历史考证是严肃的学术研究,是为了探求历史真相。言论自由,应该受到宪法保护。将历史虚无主义的活动,美化为学术研究,要求言论自由,混淆宪法保护言论自由和保护公民名誉权的界限。

第六,打着代表民意、公众有权利知道历史真相的旗号,为自己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辩护。

第七,公开把中华民族共同记忆,歪曲为共产党的宣传。把中华民族和港澳台同胞割裂开来。

第八,充分运用法律形式和诉讼平台为掩护,公开肆无忌惮的鼓吹否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革命历史的言论。

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一审判决,在审判思维、法律法理、指导思想诸方面,确实有多项突破,是中国司法审判史上的标志性经典判例。我只是座谈一下体会。每一个体会,都可以升华写成一篇论文。

我认为,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辽沈战役”,为什么说是辽沈战役这很自然就联想到解放战争,我们打垮了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首先始于辽沈战役,然后有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经过三大战役之后,说句实话,蒋家王朝,基本上是穷途末路了。但是当时最难打的,其实就是辽沈战役。我们看到历史资料,我记得,当时毛泽东至少有十几份、二十几份,甚至更多的电报,具体指示林彪怎么打这一仗。林彪作为一线统帅,当时也是反复权衡,处处踌躇。当时打辽沈战役,不但没有经验,其实也处处利害权衡,一时难以下决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顺便说,看看辽沈战役毛主席和林彪的各种判断,就可以体会到,林彪是出色的将才,但毛主席则是帅才,是不世出的战略奇才。

如果辽沈战役我们打赢了,意义重大,后面虽然还有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但是有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说实话,我们的方向就明确了。要打好这场辽沈战役,我们的标准是“完胜”。就是借助法律上的胜诉,扩大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胜利。这就不是我和立华“过河卒子”的力量所及,也不是一些坚决支持我们的同志的力量所及。所以,我们日夜盼着“正规军”投入战场。

承办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最深的体会,不是彻底取得案件胜诉,而是深感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局面,足以堪忧。历史虚无主义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占领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很大一部分舞台,甚至是很多舆论的制高点。而我们还茫然无知。

我是山东人,天生直率直言。五十九岁时,写过一个座右铭:“不辨毁誉,直道而行”。有一次,我在一个座谈会上发言说,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节节败退了三十年。当我脱口而出的时候,心里一惊,真的是这种感觉吗仔细一想,真的是这样。办这个案子,在意识形态方面,我和立华同志,接触了很多人很多事,没想到,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怎么遇到了这么多的歧途泥潭和障碍!这方面,真是甘苦自知!所以说,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实际上,不仅胜诉来之不易,而且有很多目前不大好说的,背后的艰辛和苦涩的故事。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网络斗争领域,基本上是处于节节败退的状态。我们还不自知。足以堪忧啊!

我们的思想文化领域,确实有一些人,深受全盘西化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大学教育,确有很多教学内容,深受全盘西化思想的影响,无庸讳言,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未雨绸缪,精心培植了一批掌握话语权的所谓公知大V,站在舆论制高点,打着舆论自由、学术自由,公众需要知道事实真相的幌子,公开松土推墙挖祖坟。

我在承办这个案子的时候,遇到很多事情,每每思之,不寒而栗。为什么不寒而栗我觉得,第四条战线的战斗,如果我们打不赢的话,共产党绝不可能长期执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个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么,我自己感觉,承办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本身,就是严峻的政治斗争。

作为这场斗争的过河卒,我和立华,经常以“过河卒”自居自励。我们作为诉讼第一线的过河卒,,有几个深刻体会。

第一,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节节退让三十年,说败退也好,说退让也好。意思一样。可惜我们还没有意识。

第二,当前我们的中华民族,面临着最严重的精神危机,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去英雄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英雄,这个民族还有灵魂吗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这个民族还能够为世界上的优秀民族所认可和接纳吗实际上,你别看中国现在GDP到了第二,我们很多中国人走出去以后,一些善良的,正直的外国人,依然瞧不起中国人。为什么连自己的民族英雄都抹黑,你们算什么优秀民族所以,我们民族经历着最严重的精神危机。

第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能否实现,根本不取决于我们的GDP,不要以为我们GDP世界老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成功了。物质复兴是基础,但是,如果说,只有物质复兴,没有精神复兴的话,我们民族将失去灵魂,失去民族精神的希望,我们也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取得的物质成果,也将付之东流。

所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能否实现,根本不取决于我们的GDP,不是说GDP不重要,而是聚焦于第四条战线,意识形态斗争鹿死谁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我们很多同志都耳熟能详。我想说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对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积极或者消极的决定作用!这就是,意识形态斗争决定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第一,基本态势是,红色文化始终处于劣势守势弱势。2006年,我写了《寻找失落的长征精神》。2013年,我写了《中国律师行业的政治文化研究》,提到,政治文化五大要素,首要元素,就是红色文化。我们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凡是我们请那些开国元勋,革命老前辈的后代,给我们讲革命先烈事迹的时候,总是坐无虚席,很多人都流下眼泪。律协党委几次组织我们的律师去井岗山、去革命胜地,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说句实话,每个人回来,都说灵魂受到了震撼,情操得到了升华。所以,我们要抢救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张扬红色文化。

第二,我们缺乏应对和平演变的有效手段,我们的宣传过于滞后僵化,在普通群众当中,很少有感召力,更无法应对目前西方意识形态和平演变,润物无声的周密计划和浸淫效果。人家几十年如一日,一点一点的,不停给你采取各种方式灌输影响(列宁的“灌输”理论,西方敌对势力已经运用的很好,而我们反而忘记如何运用了)。只要打开电视,打开报刊杂志,我们听广播,很多信息,无形当中,都是在灌输一种西方的价值观念,都是在诋毁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第三,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我觉得,既表现在体制内,也表现在体制外,内外结合,相互呼应。但客观分析,目前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是在体制外。历史虚无主义,以散兵游勇的方式,和共产党打游击战,和中国人民打游击战渗透战,学习共产党的方法,“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所以,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力量,不仅是党刊党媒,而且是在民间、在体制外,特别是在我们硕果仅存的红色网站。这一点我感受极深。网络斗争,实际上是现在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你不要看我们的报刊杂志,没有多少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你看看网上,铺天盖地的,无孔不入的,全是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东西。我觉得,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案子以后,最近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少一些了,但不过是蜇伏起来,以图东山再起。

第四,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是当前我们和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一个主要特点。敌对势力,接过依法治国的口号,利用法律形式和诉讼平台,和共产党斗争,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斗争特点。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实际上,大雨已经来了。我们还没有绸缪。

第五,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失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有可能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有可能失败,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我们有准备吗我们正在准备着,但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

这是我作为狼牙山五壮士代理人之一的一些感受。

谢谢大家!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法律思维的理解和运用在案件事实认定完成之后,对于该事实法律性质的判断,是法律思维至关重要的一环,往往决定着案件的后续走向和处理结论。比如,对于网络司法拍卖的法律性质的判断,是其是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重要决定因素。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第125号指导案例指出,网络司法拍卖属于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其与私法上的拍卖有本质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218227/index.html
2.遵守法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遵守法律的名言警句在当今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遵守法律不仅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本文将通过PPT的形式,探讨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 (一)遵守法律的概述 1、法律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http://www.skypure.com.cn/post/19838.html
3.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案例分析,是律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具体案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所学理论与真实事件相结合,从而提升我的应对问题能力。 四、私募基金与金融监管 除了传统领域,我也对私募基金这一金融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私募基金是一个高风险、高回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4.法律纲领之谜解读律法迷雾中的基本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不仅是维护国家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也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支撑。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宪法与基本法 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以及公民权利义务等根本大法。宪法作为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行为准则的顶层设计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wen-xian/460843.html
5.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实现之道法律资讯在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法律秩序的良性发展。 https://kanfawang.com/post/21222.html
6.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内涵因此,历朝历代都在法律上设置罪名、制定刑罚,对叛逆、分裂等言行严加惩处,维护大一统的格局和中央集权的政权体制,确保最高决策权、立法权、司法权掌握在以皇帝为首的朝廷手中,这成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鲜明特征和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当代法治文化极其重要的思想渊源,值得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615982500820735&wfr=spider&for=pc
7.良心是法律的精神和最高境界法律不是至高无上的,至高无上的是人性,是良心。 生命是无价的,尊崇生命,这就是最大的良心。 良心至上的原则对我们法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每一个法律人,绝对不可以粗浅的理解法律知识,要更深入的领悟法律原则,更要吃透法律的精神。如果一个执法人员简单的按法律条文办事,那么势必会造成不公的判罚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758748.html
8.律师的最高境界独家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公民享受到更好的法律环境和待遇的想法就不可遏制地产生了,辅之于该想法的参政议政从政的意识就自然而然地被激活了,并为此去努力奋斗,变为现实。此情此景,此时此状,就是律师的最高境界。 我之所以说这是律师的最高境界,是因为这个境界中律师是为更加广大的民众服务,是在最直接地研究制定http://www.mzyfz.com/cms/benwangzhuanfang/xinwenzhongxin/zuixinbaodao/html/1040/2018-04-20/content-1330258.html
9.法律特点(精选十篇)“听讼, 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是中国古代“无讼”思想的权威凭证。细考法家“以刑去刑”思想, 与“无讼”亦有相通之处:都旨在追求统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即达到法律“设而不用”的最高境界。 历代史书中都记载不少息讼之例。东汉吴佑为胶东相, “民有争讼者, 辄闭阁自责, 然后断其讼, 以道譬之,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434985.html
10.有关《论法的精神》的读书笔记(通用9篇)要深刻理解司法的最高境界,就要领悟“法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孟德斯鸠把自己的代表著作称之为《论法的精神》,其含义就是:“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https://www.ruiwen.com/zuowen/dushubiji/1044284.html
11.法律人法庭语言技巧全攻略(下)“说服”是律师法庭话语的最终目的、最大追求,是“赢”的最高境界。 阿龙等人(1986)归纳了14个赢的因素(和工具)和8个导致失败的因素和错误。成功的要素如下: (1)可信度; (2)吸引力; (3)对事实、法律和先例的掌握; (4)有力而且容易理解的、用短句表达的意思;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149062578083994112
12.法律人必看的十本书籍孟德斯鸠与其以前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 6、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 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8、论犯罪与刑罚一一贝卡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28877993.html
13.论法的精神读后感(合集三篇)由此可见 ,孟德斯鸠与以往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 ,他力图从法律以外 ,从历史 、生活 、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 ,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 、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 ,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 ,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公正的价值理念https://www.scfaying.com/tongbuzuowen/51897/
14.美国辛普森案了解美国法律你说不对啊,这个法律的最高境界是无枉无纵,不冤枉一个好人,可也不放过一个坏蛋,辛普森是个明显的坏蛋,为什么会放过呢?你今天讲这个案子,难道是想证明美国司法制度是一个失败的混账制度吗?因为只有混账的司法制度才不能主持公道啊。你不能光看辛普森这一头,终于免去牢狱之灾,你还得看另外一头啊,那边是两具尸首https://www.jianshu.com/p/0d0fb2a567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