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的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保险和福利措施有很久的历史了。早在十六世纪末,英国就采取了救济贫民的措施。这一部分支出,正如马克思所说:“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如果从一八三三年德国颁布的疾病保险法算起,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无论是英国的济贫制度,还是德国最初的社会保险,都不标志“福利国家”的形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保险福利制度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到四十年代后期才形成的。所谓社会保险,就一般的意义上说,是以法律形式保证以劳动为生的人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能使本人及其家属得到物质帮助的权利。它是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是由于工人阶级坚持阶级斗争,才使劳动人民在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另一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年经济危机打击下,数千万工人失业,美国在一九三三年就有1500万工人失业,约有六分之一的家庭靠领救济金才能度日。

因此资产阶级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加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依据经济学家凯因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转移支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期间刺激个人消费,从国民收入中取出一些费用,用以改善居民的物质生活状况,给劳动者一定的“实惠”,并以“福利国家”和“收入均等”相标榜,以此抵销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中的传播,以“购买”国内的政治安定,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同时,也是各国社会民主党推行社会改良政策的主要内容。机会主义者宣称:“工人在资本主义之下得到的福利越增长,他们就越安于并容忍资本主义制度,就越放弃一切不可靠的冒险企图。”这就是“福利国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现代生产技术愈来愈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一方面增加了工人阶级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同时也要求国家、企业、公共团体担负发展公共教育的工作,如普及中等教育、广泛开展职工的业余教育、职业教育、电视教育等。这就是说,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化,使支付劳动力价值的形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战前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对子女的教育费用支付在工人工资内,战后则从工资内扣除一部分公共教育费和社会保障供给费,交由国家掌握再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

“福利国家”的出现也与资产阶级对一小部分工人贵族的收买不是一回事。列宁在六十多年以前曾揭露垄断资产阶级会从巨额“利润中拿出一点点给工人贵族——熟练的工厂工人”。列宁的这一论断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只不过在“福利国家,出现以后,作为“工人阶级上层分子的那一部分工人,既以公民的资格从‘福利国家’那里得到自己的一份利益,又以工人阶级中特殊人物的身份,从资产阶级那里获取受到特殊照顾的一份利益”。但是,由资产阶级国家主持一部分收入的再分配,给公民以“恩赐”,这与单纯的收买工人上层不同,在范围上也比“官办的济贫事业,要广泛得多,因为“福利国家,的受惠者不只限于少数工人贵族和熟练工人,而且,“福利国家”的费用不再只靠垄断利润,而是采取“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方法,向工人阶级征收大量的所得税和各种社会保险费,使劳动力价值中有越来越大的部分转到国家和企业手里。从这一方面说,“福利国家”又是资产阶级玩弄的收入分配的一种工具,得到某种“实惠”的人民无非是服了一片“镇静剂”,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的目的。这就是战后出现的“福利国家”的本质,它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尽管资产阶级各国政府把福利计划鼓吹得十分完善和统一,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也缓和了劳资间的矛盾,但它不能消除阶级对抗,更不会改变资产阶级福利事业的阶级实质,因为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从而既不能解决劳动人民的失业问题,也不可能实现什么“收入均等化”,更不会出现“全民福利”的国家。

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福利制度的欺骗性和局限性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表现出来:

第五,资本主义的经、济福利仍然从属于按资本大小分配的资本主义原则。各国规定的许多福利条文对穷人的补贴则大肆宣扬,而对于有利于富人的福利分配则秘而不宣。事实上,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机构,除了将职工交纳的让会保险费当作资本来使用以外,资产阶级政府还利用福利分配的权力,实行有利于富人的福利分配。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公职人员,投保者一般只要在联邦政府供职五年,年满55岁就可退休并领取退休金,而参加“老残保险”的一般职工,却要缴纳十年的社会保险税和要达到65岁才能领取退休费。不仅如此,如果联邦政府的公职人员退休后再去私人企业工作至65岁退休,则可以领取双重退休金。一九七八年,在州和地方政府有1200多万工作人员,其中20%的工作人员领取双重的退休金。

当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所谓“福利国家”的时候,事情终于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即垄断资本借助国家干预推行福利政策,其目的是宣扬劳资调和,模糊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以便维持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但是,事与愿违,庞大的福利开支终于变成压在各国财政上的沉重包袱,它导致各国财政赤字累累,在业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与所得税猛增,失业和通货膨胀加剧,生产效率下降,高福利与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发生矛盾。在经济危机的侵袭下,沉重的社会福利开支,已经感到捉襟见肘。“福利国家”的日子更加难过,福利制度在不声不响地拖垮一些国家的经济。

其次,高福利与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发生矛盾。福利制度并没有实现“收入均等”化,却使资本-义社会底层的“贫困合法化”。使人们对生产的热情减退了,因为,低收入者只要工作,纳税后的收入,不及一个按人口领取救济金的家庭。因此,一些国家的福利经费的庞大与经济发展比例失调,致使国民生产总值下降。瑞典福利计划的费用每年曾以7%的速度增加,而每年的经济增长却不到2%。它的工业生产从一九七五年起连续三年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一九七七年下降了2.5%,为应付庞大的福利开支,北欧三国都有数百亿美元的外债,挪威以190万就业人口的税收,去养活75万领年金的人,这有经济上是不负责任的,使职工的生产热情受到损害。北欧三国创造了欧洲最高的旷工纪律,由于患病休息由政府发工资,医疗全部免费,造成泡病号和医药费浪费现象,使工作效率和劳动积极性降低。福利经济学家萨缪尔逊也承认,“当一个让会通过赋税来把私人肖费转移到社会消费时,结果多半会影响积极性和效率。”这无异于“改变分割馅饼的方式可以改变馅饼的大小”。瑞典一位经济学家说:“若干年来,我们一直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如今已经过了临界点。我国的迅速增加的福利开支正在冲掉工业发展的成就。”

第三,当经济危机来临,又向穷人的福利开刀。众所周知,一九八O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正在不断加深,生产下降,财政困难,失业人数剧增,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集团企图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来摆脱危机,现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竞赛,即猛砍福利预算。里根政府上台以后,从穷人身上撤去了“社会安全网”,大减公益计划的经费,一九八二年联邦政府削减公益计划的经费l13亿美元,其中60%是为穷人而设立的。削减食品券以来使约有200万原有的受益人不能再领受。英国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上台第一年,就猛砍失业和家庭补贴,削减了20亿美元的开支,一九八〇年又再度削减48亿美元的公共开支。但是,人们不会轻易地眼看着福利补贴的消失,一旦削减正式实施,又相继发生动乱。各国的经济衰退将对经济福利也产生巨大的冲击,福利制度也面临进退维谷的困境。

死灰还会复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重视对三大教条的研究和探讨。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迷雾哪些隐秘面纱尚待揭开2. 法律法规对社会影响深远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这些成文物质的一般性作用。首先,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得人们能够预测未来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这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保险网,无论是在经济活动还是在个人的行为选择上,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当一个人想要做出某个决定时,他会考虑这一决定是否违反了现有的法律条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hua/410302.html
2.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3.法则之门揭秘法律基本知识的奥秘环境保护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利用,更涉及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概念成为了指导我们行动方向的一个灯塔。通过建立严格但公平的地方性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减少对环境破坏,是一个既切实又前瞻性的目标追求方向。 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wen-xian/97361.html
4.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法律适用问题深度解析法律资讯1、法律体系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包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法律程序等方面,这种差异增加了跨国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和难度。 2、法律冲突与法律风险,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跨国经贸活动中容易出现法律冲突和法律风险,这些冲突和风险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影响跨国经贸活动的正常进行。 https://www.kanfawang.com/post/21233.html
5.试论金融危机中法律回应的局限性试论金融危机中法律回应的局限性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_293_/2010_3_3_wa20942248413301027014.shtml
6.试论审计人员职业风险及其防范6篇(全文)试论审计人员职业风险及其防范 第1篇 近年来,随着审计工作的加强,审计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所触及的社会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多,广大审计人员常年奔波于审计一线,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来自审计环境方面的各种阻力,无时不在对审计人员的身心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由此引发的审计人员职业风险问题研究显得尤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n03acyf.html
7.王灿发45. 论自然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中国环境报 1996年7月6日~8月3日;46. 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中国环境报 1996年6月1日第3版;47. 固体废物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中国环境报 1996年2月24日;48. 我国惩治环境犯罪立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国法学 1996年第1期;49. 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对自然保护的局限性https://baike.sogou.com/v62923067.htm
8.试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冲突及解决徐学春律师律师文集试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冲突及解决 山东星河泰律师事务所徐学春律师 [内容摘要]:无论是诉讼制度设计还是诉讼实践,人们都企图追求“法律事实”无限接近“客观事实”,甚至不懈追求二者的完全重合,然而,这种理念往往因为诉讼本身的客观规律而不完全能实现,诉讼希望所追求的是客观事实,然而得到的却仅仅是法律事实。遵循“程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913658918752oo12761
9.法律局限性(精选七篇)22 刘作翔.论法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6. 法律中法的局限性 篇2 【摘要】法律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和民主程度,法律将会和其他社会规范一起,更好地维护人们自由和权益,我们要依靠和利用社会一切有效资源和手段,尽早完成法的局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fcsy06.html
10.试论对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纠纷的法律调整□尤钢试论对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纠纷的法律调整 □尤钢 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强,房屋拆迁中遇到的问题日渐增多,各类拆迁纠纷也呈增长态势,而有关拆迁纠纷处理的现行法律、法规不尽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拆迁工作的开展。实践中对如何调整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各类拆迁补偿安置纠纷,是一个http://www.jsfy.gov.cn/article/42059.html
11.试论清代刑案裁判中的比附对于成文法的局限性,传统中国社会里的精英阶层有着非常深刻的体认。唐代孔颖达说:“法之设文有限,民之犯罪无穷,为法立文,不能网罗诸多,民之所犯不必正与法同,自然有危疑之理。 又如杨维桢在《刑统赋》的序中指出:”刑定律有限,情博受无穷,世欲以有限之律律天下无穷之情,亦不难哉“ .再如沈仲纬认识到: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9.html
12.试论反垄断法的国际合作与此同时,反垄断区域合作开可以与其他措施结合(例如贸易投资自由化),形成区域经济联盟。所以,除了欧盟之外,在美洲、非洲、亚太地区都存在程度各异的反垄断区域合作。不过,区域合作无法对区域之外的成员产生效力及适用于区域之外的反垄断执法合作,因此仍具有局限性。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190902171334_373464.html
13.从成文法的局限性论建立判例制度构想从成文法的局限性论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构想 [内容提要]:自清末沈家本变法以来,我国便秉承了大陆法系的传统,尊崇成文法的权威地位。可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成熟,法律的制定也不尽完善,加之,成文法所固有的特征和不足,使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常感到力不从心,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11/id/226279.shtml
14.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内部审计不光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去审计,还要依据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进行审计监督。由于服务对象工作重点的区别,内部审计监督时有它的特点,又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实践证明,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它没有国家审计的强制性和独立性,它仅拥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要突出一个“内”字。“内”主要是向公司负责https://sj.nenu.edu.cn/info/1025/1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