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的社会责任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企业的本质观
马克思在其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并不取决于其自然属性,而是取决于其社会属性。立足于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通过借鉴上述定义,我们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去认识企业的本质。即企业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企业所固有的抽象特征,在着眼于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及社会价值的现实性上,企业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两个属性,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及内嵌于商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交往关系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有效管理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既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为继续深入了解企业的本质,我们不妨再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讨一下:
在人性二元论的基础上,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以及《国富论》中分别指出了人的利他性以及人的自私性,由此衍生了“道德人”与“经济人”的定义。“道德人”是指自然人在道德规范下的人性化,他们主张“同情心”为人们提供道德的原动力。“经济人”则是商品社会中为了迎合经济运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利己化的产物,他们主张追求组织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代企业正是“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体,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同时扮演好这两个角色,谨防“一条腿走路”,以此来获得市场的认可。总之,只有“道德人”与“经济人”和谐统一了,才能保证现代企业更好地发展,为社会创造贡献。我国企业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谨遵这一理念,做到有原则的、张弛有度的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要素
三、基于企业本质观的企业社会责任
在前文的两个部分中我们已经分别介绍了现代企业的本质观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接下来我们将会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针对企业的本质观,我们是从两个角度去阐释的,在探讨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联系时我们也将从这两个角度分别切入。
(一)企业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产物
在剖析企业本质观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创造价值、实现盈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日常性消费需求:二是合理有效管理内嵌于商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满足消费者成长中的社会责任需求。对于前者,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它并不是单纯的财物价值增值过程,而是全面糅合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价值增值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要全面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利益,承担企业的经济责任、生态责任和慈善责任,以此来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最大程度上为社会造福。对于后者,我们要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企业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交往关系的有效管理上,这就要求企业要自觉承担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通俗点讲,就是要打造企业的人文价值观。“企业的人文价值观是一种‘经营资源’,他能无形中提高企业的素质,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力量。”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有义务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增瓦,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现如今企业的运行不但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社会责任成本意识。参照企业的本质观,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在改善员工工作条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满足员工受教育的权利等方面的支出。②提供消费者合格产品与人性化服务的支出。企业依存消费者而生,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③参与公益事业的支出。福利事业是考验一个企业是否有担当的重要标准。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必不可少的。④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支出。“三废”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都会对大自然造成伤害,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因此企业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并高姿态的积极治理已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二)企业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统一体
企业所扮演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角色,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承担着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这就要求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不仅仅要满足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民众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改善社会福利而采取积极行为。企业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也应该是称职的社会建设者;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的和谐统一演绎出现实的共生理念,较好的处理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成长。综上所述,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积极承担起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奕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风险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2,(01):42-46.
[2]李伟阳.企业社会责任边界模型:从价值创造出发[J].WTO经济导刊,2012,(01):84-86.
[3]崔灿.从社会责任报告书看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增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6):80-86.
[4]徐泓,朱秀霞.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01):153-159.
[5]陈创生,张增船.斯密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建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02):51-54.
作者简介:
一、合法性的维度
西方学者韦伯、哈贝马斯等人很早就提出了合法性的概念,后来Suchman(1995)等学者相继利用合法性的概念对组织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高丙中(2000)发展了合法性的概念,对社会团体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现时,合法性已经成为分析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组织的有力工具。
二、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或者说,企业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以及企业实践中的管理者已经争论了数十年之久,这些争论,正好反映和代表了不同的社会责任观。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观也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在学者们研究探索、总结(Friedman,1962;万君宝、袁红林,2005)和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合法性由弱变强的线索,可把企业的社会责任观视为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的演变。值得指出的是,现时各种社会责任观是同时存在的,都有不同的研究者支持或不同的企业在实践着。
1.“股东至上”。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由来已久,并且有广泛的实践,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股东服务,换言之,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使利润最大化。
经过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后,企业的各种不道德问题有所改善。但是,“股东至上”仍为许多企业信奉的社会责任观,并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早就指出,企业唯一的任务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经营中追逐利润最大化。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是坚定支持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的现代经济学家,他曾经明确指出:“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的规则,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只要它存在一天它就如此(Friedman,1962)。”这里,弗里德曼实际上是拒绝承认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即使有社会责任的话,也只有经济责任,即增加利润。
2.“一切为了企业”。根据委托理论,股东与雇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人的雇员由于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产生矛盾。当企业规模扩大后,股东难以实施完全的监督,从而使得雇员带来的问题损害股东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的雇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采取激烈的工业行动,如罢工等。因此,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有了激励雇员的动机。激励的主要手段是让雇员享有其应有的基本权利,例如让雇员享有自由签约的权利、获得公平报酬的权利、健康和安全工作的权利、公民权受到尊重等。
因此,相对于“股东至上”,“一切为了企业”的社会责
这类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够自觉地将“为社会服务”贯彻到自己的经营理念中,但应注意的是,企业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是目前许多公司的实际做法(万君宝、袁红林,2005)。
【关键词】社会责任观;财务管理;变革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一)企业的经济责任
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传统的、基本的责任。
(二)企业的法律责任
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干预和监督,不得逃税、偷税、漏税和非法避税;企业对本企业职工的福利、安全等方面承担义务;企业对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等。
(三)企业的生态责任
(四)企业的伦理责任
企业的伦理责任是企业对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
(五)企业的文化责任
二、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财务管理环境构成了财务管理的起点,财务管理目标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导向,财务管理目标要根据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应当直接反映这一环境的要求。
(二)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变革
(三)企业财务政策的变革
(四)企业财务评价的变革
1.企业经济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反映企业对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责任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
(1)企业对投资者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等。
(2)企业对债权人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等。
(3)企业对政府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销售利税率、资产纳税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
(4)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资本增值额、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一切表明,现行财务分析是企业经济责任财务分析,并以企业完成经济责任的好坏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2.企业法律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这类指标主要是评价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1)小时工资率。(2)工资支付率。(3)法定福利支付率。(4)社保提取率。(5)社保支付率。(6)资产纳税率。(7)税款上缴率。
3.企业生态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设置反映企业持续发展的指标,包括:(1)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2)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3)材料用废率。(4)单位收入耗能量。(5)单位收入耗水量。(6)单位收入排废量。(7)环保投资率。(8)单位收入研发费。
4.企业伦理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主要评价企业伦理责任,包括:(1)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2)单位员工利润。(3)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4)员工工资增长率。(5)就业贡献率。(6)捐赠收入比率。
5.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此指标体系评价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执行情况,包括:(1)职工劳动生产率。(2)社会贡献率。(3)社会积累率。
(五)企业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
专门研究环境会计的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博士、高级审计师肖振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会计领域,最主要的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社会责任会计应当反映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首先要获得财务上的盈余,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收益目标是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它既是一个财务目标,又是一个社会目标,因而应该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
2.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人力投资不仅对于提高职工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企业招募录用、技术培训、改善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等等这些举措都能恰当地反映出来。
3.对所在地区的贡献。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它也应该对本地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包括依法纳税,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等。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当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
4.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企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污染、资源浪费,对环境的保护如财务上所反映的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
(六)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变革
【主要参考文献】
[1]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
[2]张兆国.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会计之友,2008(25).
[3]赵明.国外社会责任性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借鉴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会计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特别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实际就是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目标就是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责任,着重解决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其核算内容包括:企业收益贡献、人力资源贡献、对所在地区贡献、改善生态环境贡献、反映提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为全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提供了信息保证。大力推广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就必须真正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作用,以法制的力量来推进企业实施。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中,包括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基本没有体现。社会效益主要包括质量效益、环境效益、充分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及其他效益;而社会成本则主要包括社会物耗成本、社会人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资源耗损成本、资源使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费用、工伤及职业病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这些内容基本能够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核算指标
(一)企业经济责任
1.企业对投资者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等。
2.企业对债权人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等。
3.企业对政府的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销售利税率、资产纳税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
4.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资本增值额、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
(二)企业法律责任
5.社保支付率,反映企业是否有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公式为:社保支付率=已付社保基金÷应付社保基金。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7.税款上缴率,分析企业是否有挤占挪用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公式为:税款上缴率=已交纳税款÷应缴纳税款。
(三)企业生态责任
1.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反映企业生产对材料的消耗强度。公式为: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主要材料消耗量÷主营业务收入。
2.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反映企业生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强度。公式为: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主营业务收入。
3.材料用废率,反映企业对资源的珍惜和节约程度。公式为:材料用废率=可循环使用的废旧资源加工的材料÷材料消耗总额×100%。
4.单位收入耗能量,反映企业生产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公式为:单位收入耗能量=企业能源消耗量÷营业收入。
5.单位收入耗水量,反映企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强度。公式为:单位收入耗水量=水资源消耗量÷营业收入。
6.单位收入排废量,为企业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反映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所承担的生态责任。公式为:单位收入排废量=企业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主营业务收入。
7.环保投资率,反映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公式为:环保投资率=环保设备净值÷固定资产净值×100%。
8.单位收入研发费,反映企业对人类社会技术进步的责任。公式为:单位收入研发费=年研发费÷营业收入。单位收入研发费越多,企业的开发力度越大,为人类进步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反之,越少。值得注意的是年研发费的确定,包括计入管理费用的研发费和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研发费。
(四)企业伦理责任
1.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反映企业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和未来发展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公式为: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总额÷职工人数。
2.单位员工利润,反映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公式为:单位员工利润=利润总额÷职工人数。该指标值在不同的行业差别较大,其评价标准为所在行业的平均单位员工利润。
3.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员工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公式为: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本年度单位员工利润增长额÷上年度单位员工利润额×100%。
5.就业贡献率,衡量企业运用全部净资产为社会公众提供就业的能力。公式为:就业贡献率=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平均净资产×100%。
6.捐赠收入比率。公式为:捐赠收入比率=慈善与公益捐款÷企业收入总额×100%。指标越大越好。
(五)企业其他社会责任
1.职工劳动生产率,为企业收入总额与职工总人数的比值,间接反映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社会责任。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有效利用了劳动力资源,对劳动者素质进行了合理的提高,反之亦然。
2.社会贡献率,用于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公式为: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缴纳的税金、净利润和捐赠支出等。
3.社会积累率,用于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缴国家财政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从而直接或间接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式为:社会积累率=上缴国家财政总额与公益性捐赠支出的和÷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其中上缴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其他税费等。
(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利润
1.经济盈余,是指企业一般意义的经营盈余,企业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和费用之后的剩余。
2.扣除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后盈余,是在经济盈余基础上扣除支付给公司职工工资、福利和教育、保险等支出后的剩余。
3.扣除对社会成员责任后盈余,则是在扣除对职工社会责任后盈余基础上再扣除企业为社会大众所支付的捐献、赞助等。
4.扣除环保责任后盈余,则是在扣除上述两项对人的责任后,再扣除企业为环保事业所支付的支出以及企业对环保状况破坏产生的社会责任之后的剩余。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2期.
[3]喻昊.我国企业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现实意义.当代经济,2006年第2期.
1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2008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这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成为第一个连续四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企业。
首次使用联合国“全球契约”标识
责任意识已融入每个员工的心里
与之前的三份社会责任报告相比,《报告》在保持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内容更加完善。
首度提出“坚持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报告》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重视道德动机和履责意愿,更要坚持以价值创造结果为标准,以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作为判断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内容的根本标准。
这样的报道实在令人心寒,看到听到那些孩子的惨状,所有人的心都会疼得抽搐起来!婴幼儿啊,想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稚嫩、脆弱,是小树刚刚抽出的嫩芽,是清晨花心里的露水,被那些丧失天良的人硬生生一把火烧过去,就算不立刻毁灭,所造成的伤害也足以令他们受到无法抹去的痛楚。
请看警方调查的那两个及更多畜生的情况——
据警方侦查,2007年底,耿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整车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经济损失。耿某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某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以蒙混过关。经过多方打听,耿某前往行唐县,在一家经营化工原料的门店里购买了一编织袋共20公斤三聚氰胺,按比例勾兑后从槽罐车的顶部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此后,这家化工原料门店的店主还曾经两次上门,向耿某推销过三聚氰胺。耿某兄弟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
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其动机就是能通过三鹿的检验,顺利地把牛奶卖出去。耿某同时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据介绍,已经收押在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除了被批捕的耿某兄弟,其他人均初步向警方供认了犯罪事实。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
我在百度知道搜索了“三聚氰胺”这个词,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明白,但清楚地看到,这是一种化学原料,用于生产地板、涂料之类的建材,含有毒性,单单这两条,就足以让我们对把它们加入食用奶粉的人更加地深恶痛绝!
耿氏兄弟——对于自己家的奶牛,你们恐怕都舍不得让它们沾上一点点这样有毒的物质,怎么忍心对全国那么多婴幼儿将食用的奶粉兑入罪恶的毒源?!
说到底,无非一个“利”字,蒙蔽了他们最起码的良知。这个世界越来越残酷,一些商人为了竞争和牟利,不惜使出各种解数,这其中,也包括违法犯罪、造假投毒,几年前的大头婴事件也是因为奶粉中毒,可能有人要问——怎么每次都是孩子遭殃?其实,这只是因为孩子的免疫力、抗毒力太差,那么我们生活当中,又有多少隐形的,正在侵蚀着我们的身体?!想想真是不寒而栗了。孩子们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警示我们,提醒我们!
有时,真的很向往父辈们所讲述的、他们童年的生活——那时,至少在树上摘个果子,衣襟上擦擦就可以放心啃下去,多么惬意。而现在,这也是一种妄想——农药药得死虫子,它们在我们体内漫漫淤积,到了一定程度,也足以毒死人!
关键词:企业社会营销;企业社会责任;市场营销
一、引言
二、企业社会责任(CRS)与社会责任营销的概念
1.企业社会责任(CRS)
2.社会责任营销
三、社会责任营销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软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和所作所想都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策略就是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仍员工不断的学习并深深印入他们脑海中,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获取更多的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得员工更加努力奉献自身,服务企业和社会。
第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性优势。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光体现在产品的差异上,还体现在服务、经营理念、品牌等方面。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营销有利于企业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因此就向社会公众发出一种与其他企业存在差异的信号,这样获得更多的顾客支持及推广,有助于市场的开拓,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四、针对我国企业提出的建议
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很多知名企业通过社会责任营销策略来扩大市场份额,占领市场获得成功的案例,最著名的就是王老吉在地震的时候紧急捐款1.1亿的善举,这一行为既塑造了企业良好形象,又获得了很大市场份额,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因此进行社会责任营销就要衡量好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的的关系,从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得出下面建议:
第一、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企业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因此政府的治理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政府应当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推出一些优惠措施来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履行社会责任或者直接从事危害社会及公众利益的企业,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予以一定的打击,。这样政府通过正负两方面的激励措施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四、从社会角度出发,强化媒体等组织的作用。媒体等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起到很大的监督和促使作用,媒体通过曝光、调查等手段把企业的行为向社会公众披露,一方面可以激励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公众可以更加青睐支持他们的产品或者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报道企业的恶行,让法律来制裁它。因此媒体等组织可以通过强制手段促使企业多社会责任营销来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改变公众对它的形象,获取更多的消费者的支持。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五、结语
综上,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营销的简要讨论,我们得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执行社会责任营销,是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必经之路。一方面社会责任营销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良好形象,最终会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社会责任营销保护环境和资源,促进社会稳定,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充分了解社会责任营销的作用,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合理履行社会责任,使得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Carroll,A.B.Athree-dimensionalconceptualmodelofCorporateperformance[J].Th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79,4(4):497-505.
[2]DoaneD.ThemythofCSR[J].StanfordSocialInnovationReview,2005,3(3):22-29.
[3]KotlerP,ZaltmanG.Socialmarketing:anapproachtoplannedsocialchange[J].TheJournalofMarketing,1971:3-12.
论文摘要:目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影响企业价值还没有定论,突破传统的研究方式,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五个维度来研究其各自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而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有关食品安全,生产污染,员工健康,灾后捐助等有损社会大众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认识到,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三、已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影响方向的研究
国外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至今为止,理论界对两者的关系研究尚没有达成共识,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起步比较晚,已有的研究对两者的关系形成了三种观点: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产生何种影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学者多从研究方法上找寻原因,但更可能是对事物本身的规律把握存在缺陷而导致的。以前的研究都是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的指标进行研究和度量,这默认了社会责任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如果社会责任的各种组成部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么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然是不妥的。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1.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尽可能的发挥循环经济;以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主要对象;主动治理环境。我国常采取税收优惠,环保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对环境责任进行投入,可以降低企业被环保监管规制的风险,同时像厉行节约,减少浪费等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可以认为企业的环境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
2.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主要体现: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员工培训;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这些可以增加企业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留住和吸引优秀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也会大大增加企业支出,企业的员工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取决与收益和成本的比较,所以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不确定。
鉴于上文分析可知,企业社会责任不同方面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一个变量来研究两者关系是不妥,不同行业的企业,企业处的不同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各个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故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参考文献
[1]CarrollA.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EvolutionofaDefinitionalConstruct[J].BusinessandSociety,1999(3),38.
[2]Bradgon,J.H.,Marlin,J.IsPollutionProfitable[J].RiskManagement,1972,19(4):9-18.
[3]曹伟明.试论企业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J].经济论丛.
[4]姚海鑫.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J].软科学,2009(10):133-137.
[6]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一)企业社会责任
(二)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取得的成绩与效果。任何一个企业的存在无不是以获利为目的的,企业绩效的优劣直观反映了企业经营好坏。企业绩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量情况、利润的多寡和企业的口碑。首先,利润是企业绩效的最直白表现。绩效好的企业,利润也往往会很客观。其次,资产负债状况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所属资产的能力,是反映绩效的很好变现。第三,绩效好的企业会拥有充足的现金,这样企业可以顺利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无疑企业业绩会很好。最后,企业的口碑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口碑好的企业在产品销售、新产品上市、筹资融资、招聘员工等方面会有很大竞争力。良好口碑化成的硕果将挂在企业绩效这颗大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