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税收和税法的关系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2)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向纳税人进行的是无须偿还的征收。

(3)固定性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主体是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按照属地兼属人的原则确定)。

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对象。

税收法律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税收立法原则有: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公平原则;

3.民主决策的原则;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税收立法程序是指有权的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等税收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推荐阅读: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属地兼属人的原则确定)。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客体:即征税对象。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内容: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税收法律事实分为税收法律事件和税收法律行为。

广义的税法:各有权机关根据国家立法体制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了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

我国制定税收法规的机关不同,其法律级次也不同:

(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

(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4)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1、税收法定原则

也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1)税收要件法定原则——立法角度

①国家对其开征的任何税种都必须由法律对其进行专门确定才能实施;

往来款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以及财产转让所得。

投资会计分录:债权投资会计分录,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含交易费用),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可借可贷)。确认利息,借: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双面),债权投资——利息调整(与购入时相反),贷:投资收益。收息,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利息。

留美学者、教授,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常务理事。

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1995年开始从事《经济法》考试辅导,1998年开始编著“轻松过关”系列图书。

THE END
1.法律原则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相比之下,非疑难案件中法律原则的适用比率可能并不高,但考虑全国各级法院审理的案件总量之庞大,实践中必然存在大量适用法律原则的案件,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疑难案件的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法律原则本身的抽象性、模糊性又给裁判者和当事人在具体案件中运用法律原则带来了诸多困难和疑惑。本文在参考部分学术http://www.cicjc.com.cn/info/1041/15236.htm
2.涉外合同纠纷如何维权?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2、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尊重意思自治 在涉外劳动关系的立法中,应注重区别于一般劳动法的严格保护与限制措施,尤其是在劳动合同的内容上,避免过于刚性的规定,允许并鼓励劳动合同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https://www.64365.com/zs/1593975.aspx
3.立法法考试重点立法应当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确认和保障人民的利益;应当通过法律规定,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应具有开放性、透明度,立法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在立法中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恰当处理各种关系,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应高度重视立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mkmplck.html
4.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详解C.遵守行业规范 D.严守法律法规 【答案】ABCD 16.关于原则性与灵活性,正确的认识是( )。 A.为处理好员工间的关系,原则性要让位于灵活性 B.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固守原则性,会导致办事僵化 C.在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原则性是前提 D.坚持原则性和适度灵活性是和谐企业建设的根本 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95366512?courseId=953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