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法

讲授法的定义及基本表现形式在考试中主要以识记类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

讲授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评价现象和阐明规律的基本教学方法。即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表达不属于讲授,教师在与学生进行问答交流时的口头表达也不属于讲授,教师在课堂的导入、过渡与收束等教学环节所进行的口头表达同样不属于讲授,只有教师以讲述、讲解、讲评、讲演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所进行的口头表达才能够称为讲授。

讲述: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包括介绍讲授纲要、详述内容、综述要点三阶段。

讲解: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

讲读: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

易混点区分

讲述VS讲解VS讲读VS讲演

讲述是陈述知识,重说事

讲解是分析知识,重说理

讲读是读解知识,边讲边读

讲演是发挥知识,是讲授的最高形式

二、讲授法的特点

课堂讲授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①教师是课堂讲授的主要活动者,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

②教师主要以言语传授知识,口头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

③教师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④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

三、讲授法的优缺点

讲授法的优缺点在考试中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考试为主。

讲授法的缺点:第一,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听讲的能力要求高。第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落实难,极易形成学生学习被动的习惯,独立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第三,课堂交流沟通单调,气氛沉闷。第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在教学中使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的使用基本要求在考试中主要以简答题、判断题为主。

首先,讲授内容要保证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体现教学的教育性思想。

其次,讲授要富于启发性。切中讲授时机,善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紧跟老师思路,弄懂问题,掌握知识,把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

再次,讲究语言艺术,善用体态语言。语言要力求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抑扬顿挫、快慢适中,且会进行强调,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最后,适当运用板书。板书要字迹工整,层次分明,结构匀称,布局合理,要重点写中央,辅助写一旁,规范又流畅,横竖都成行。切忌“草”、“满”、“乱”、“呆”。

五、按照学校的教学技能训练要求,讲授有“十要”:

一要有科学性。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采用科学语言(专业术语),讲授科学内容(客观真理),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探索)。

二要有适应性。“教”适应“学”:按认知规律精讲(精湛、精炼、精巧),学生对语音听得清,语义听得懂,“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水平。

三要有教育性。乐教善教:紧扣教材内容,突出时代主题,针对地方实际,着重正面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自觉以身示范。

四要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启发学生的情绪、审美情趣。”

五要有情感性。讲课前“未成曲调先有情”,讲课时“情动乎衷而形于言”,情思横溢,情理交融,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六要有艺术性。像音乐悦耳动听,节奏鲜明;像图画虚实穿插,疏密相间;像戏剧动态发展,形成高潮;像电影视听结合,多样统一。

七要有主体性。把讲课过程作为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收集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节,实现教的主体向学的主体转化,使学的个人主体互补互促,成为一个共同体。

八要有协同性。讲授技能与导入、板书、演示、提问、学法指导、纪律管理等技能的运用协调同步。

九要有实践性。以讲促听,使学生动耳辨音;以讲促看,使学生动眼观察;以讲促想,使学生动脑思考;以讲促议,使学生动口表达;以讲促练,使学生动手操作。

十要有创新性。多种教学方法要温故知新、补旧成新、开拓创新,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寻找新途径,采用新方法。推荐的学生讲完课后,师生一起按照学校的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课。

【例题】

【单选题】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解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利用拼凑三角形的方法论证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

A.讲解法

B.讲述法

C.讲读法

D.讲演法

【中公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讲授法的方式。讲授法的方式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几种方式。其中,讲解法是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题干中,教师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原理、公式进行论证,属于讲解法。故A项正确。

B项讲述法是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讲述法一般情况下是教师以口头语言给学生描述出来,学生边听边进行学习。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C项讲读法是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讲读法一般情况下是教师一边读一边讲,学生边听教师读书中的句子,边听后边教师紧跟的讲解,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一起思考。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THE END
1.法学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现在世界上关于法的定义五花八门,有几十种之多。对法律是什么的回答既体现不同的价值观,也体现不同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法的以下几个基本特征。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04-02/29/content_337831.htm
2.初级会计+第一节法律基础(2)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5)统治阶级的某个成员违反法律,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http://bang.api.duia.com/duibaApp/appViewTopic?topicId=2056
3.2013年司法考试法理学:法的定义法理学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确定的指引(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做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和不确定的指引(选择的指引-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一定选择范围)。 (2)对他人行为的评价作用; http://www.sikaoline.com/zhidao/content.asp?id=9971
4.马工程《中国法制史》的知识考古(形式篇)(中国法制史)书评法的定义 虽然同名“法制史”,却有“法律与制度的历史”和“法律制度的历史”之别。前者用于1903—1966,后者用于1978以来。 察清末京师大学堂的学制,有题名《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的文科公共课,又有题名《中国历代刑律考》的法律门必修课。其中“法制”的意思,大概指一切国家颁行或认可的制度,包括行政、教育、军事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17161/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Z2、法理学的基本范畴和体系。 3、近现代西方法学的主要流派:自然法学、分析法学、社会法学、历史法学与后现代法学。 (二)法的本体论 1、法的定义、法的基本特征、法的本质。 2、法的要素、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概念、法的要素的理论及其在法律实务中的适用。 https://fa-ce.zuel.edu.cn/zgfzyjw_rcpy/cont/news-15427.html
6.男用避孕套的使用方法避孕都有哪些方法二、避孕之宫内节育器法 定义 宫内节育器一般是采用防腐塑料或金属制成,有的加上一些药物(如可释放出女性素或消炎痛等)。子宫环有圆形、宫腔形、T字形等多种形态,医生可根据每个人子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子宫环。 原理 把子宫环放入子宫腔后,改变宫腔内环境,造成子宫发炎,而不利于胚胎着床,从而造成早期流产,以达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59555.html
7.法律的定义是什么律师普法法律的定义是什么2022-04-13 14,296 普法内容通常情况下,法律一般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让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是让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根据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让国家强制力保证https://www.110ask.com/tuwen/14236789373136751578.html
8.法向量的定义是什么?一、法向量的定义是什么? 定义:法线的方向向量称为法向量。法线是直线,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与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 那什么样的直线叫法线? 在平面里: 过直线L上一个点P,且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称为直线L在P点处的法线。 过曲线C上一个点P,且与曲线C在P点处的切线垂直的直线,称为曲线C在P点处的法线。 https://www.gdsurvey.com/displaynews.html?id=4060524881068864
9.什么叫法律,法律的定义是什么法治和法律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一般限于宪法、法律。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https://wenwen.soso.com/z/q1701557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