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高一历史历史频道

(1)识记: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化进程影响深远。

(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

(3)运用:探究罗马法内容的变迁。

2、过程与方法:以案说法、问题探究;情境再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的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也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罗马法的主要思想内容

难点:罗马法的影响和罗马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幻灯片1(罗马圆形剧场)

学生:古罗马圆形剧场

教师:有人说罗马三次征服了世界,第一次是他的武力,但随着罗马的覆灭消失了。第二次是他的宗教但也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科学的进步影响的范围在缩小。唯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是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罗马法呢?打出幻灯2

一、什么是罗马法

学生思考,寻找答案: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教师:罗马出现过哪些法律呢?并在学生回答后总结:罗马法的内容包括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教师过渡;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那罗马法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打出幻灯3

二、罗马法的形成及发展

1、习惯法

师;罗马最先出现的法是什么

生:习惯法

师:习惯法是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打出幻灯4

(案例一)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大家想一想,法官会怎么判呢?

生:-------

师: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习惯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一个焦点,当时的罗马是怎样来处理这个焦点的?

2、十二铜表法

学生活动阅读书中材料

师: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

生: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师:《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候的罗马,你会有什么感想?(你的身份可能是贵族、平民或奴隶)

学生活动讨论:---------

师:内容广泛,条纹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权利,但维护的仍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

3、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而《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打出幻灯5

屋大维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版图扩大后的统治阶级遇到了怎样的麻烦呢?

打出幻灯6

(案例三)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那这种现象合理吗?怎么解决的?

生:--------(学生活动)

师:(1)由于版图扩大,很多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势必会出现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社会动荡;(2)国际交往扩大,引起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因此,原来的公民法已经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3)对外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大量奴隶,由此奴隶制在罗马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稳定统治,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4、万民法为巩固统治,罗马帝国的皇帝重视法律的制定,法学家也积极立法。3世纪初,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5、《民法大全》

从4世纪开始,罗马的统治者们注重法的编撰,特别是在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撰完成了《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律体系的完成。

(罗马法的发展是伴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那么罗马法到底有怎样的思想内容呢)

三、罗马法的思想内容播放幻灯7

现在请看这一份案例(四),这是公元2世纪的一件事:“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只有一份家产和二十几个奴隶。为此加图告上法庭。下面由同学们自愿扮演卢修斯、加图和法官进行一次现场审判模拟。

学生表演:

教师总结: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的适用条款,另外奴隶制也是不可侵犯,所以卢修斯家的奴隶只得乖乖地作为一种财富或物品被判定归属于加图家。

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播放幻灯8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民法大全》

以上规定能否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

师:不能,有君权至上和男女的不平等。罗马法提倡的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因此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宣扬君权神授,体现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播放幻灯9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政治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材料二: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西塞罗

师:古罗马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自然法则?

生:理性权利平等正义

播放幻灯10

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四、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1、作用:维护奴隶制度和稳定帝国统治。

播放幻灯11

(1)“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2)“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3)“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师: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文件

生:《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影响

①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②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③对中国的立法也产生一些影响

小结:播放幻灯12

活动与探究: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里。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法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THE END
1.民法新动态:引领法律变革的四大领域深度解读此外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民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民法的认知和理解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法、信任民法、运用民法从而共同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总结:民法的完善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https://blog.csdn.net/JiYan_red/article/details/144258073
2.民法典全文解读深入挖掘法律体系的每一个角落民法典全文解读:深入挖掘法律体系的每一个角落 民法典的历史演变与编纂背景 《民法典的制定历程》 在中国,民法典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从唐代《唐律疏议》到清末《大清通礼》,再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民法条例,每一次更新都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https://www.wemvhjgm.cn/ke-pu-wen-zhang/73880.html
3.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2020年,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成功编纂并颁行。民法典的顺利出台,带来了如何切实推动其实施的要求,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需要重视我国民法典实施与后续民商法发展的关系问题。笔者立足我国民法典特殊开放体系及其积极效应的视角,揭示出其实施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一种极具包容的关系,由此提出应当秉持开放性的实施立场。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4.宪法与民法典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内容范围: 宪法主要关注的是国家基本制度及其运行规则;而 民法人事 立法,则聚焦于个人的财产权利、合同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解释角度: 对于同一问题,如私有财产保护,宪法国家可能会从更宏观全局出发来定义它;而 民法人事 立 法则可能会从更加细节化操作性的角度出发。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568.html
5.探寻中国民法典的元解释探寻中国民法典的元解释 《民法典总则编通释》序言 □ 唐勇 谢秋荣 “什么是你的贡献?”写一篇文章要问,著一本书更要问,《民法典总则编通释》一书自也是无法绕开此问。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颁布,从成文法角度新中国民法至少在形式上“走出了学徒时代”,有了相对整全的正式法源。于实务而言,有了系统的私法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0/content_9089308.html
6.迪米特里奥斯·利纳达托斯赵诗文译在民法案例研究中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一个时髦的话题,而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未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关的责任和归责问题在学术研究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为民法案例处理的教学准备了一些精选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答。 一、引言 几年前,法学研究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当时人们可能还犹豫,这是一个真实现象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76505
7.民法典全面内容中国新时代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民法典作为国家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法律,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现有法律进行整合、优化的结果,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预见。在这一背景下,民法典的内容具有深远意义,它将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5808.html
8.民法的起源民法的起源,古代西亚地区,民事规范,民法的起源,东方法, 民法的源远流长。公元前3千年末,古代西亚地区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数百年之后,最早的法律记载就出现了。古代西亚是世界上最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6108729.nh.html
9.民法的起源民法一词并非我国法律史上固有的概念。清末制定《大清民律草案》,民国初年制定《中华民国民律草案》,均称“民律”,而不称为“民法”,1929年5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民法总则(民法典的第一编),是我国法律上使用“民法”一词的开始。日本学者将荷兰语“burgerlyk regt”的译语,新创而成为“民法”,我国作为法律术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03/09/37063_1024623556.shtml
10.学法律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西方文明有三大起源:希腊哲学、基督教、罗马法。罗马法是现代民法的渊源,最核心的部分是平等的理念。学习民法,第一个学的就是平等主体的概念,然后才是总论、债权、物权等,平等主体的理念核心是人格平等,这是中国是没有的,儒家思想讲得是天地君亲师的等级,所以我们最多只能发展到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的“均贫富”口https://www.tmtpost.com/88699.html
11.讲座预告经济不景气,政府能做什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主讲人默认规则与民法的起源 主讲人:桑本谦(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繁荣工程”第二层次特聘教授) 主持人:常安(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时间:10月28日19:30 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ID:214-363-56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KOQ3MHQ0514R9P4.html
12.民法法典化的历史回顾出于对民法事业的热爱和学者的责任感,笔者就民法法典化问题作一项专题研究。本文先对世界历史上民法法典化历史作一个回顾,以从中总结出对法典化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民法法典化的起源-查士丁尼的法典编纂 法律是一个扎根于特定社会和民族的文化现象,但又是一个存在共同规则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有一个相互学习、借鉴、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mfqutmflw/2006102651796.html
13.民法是“权利的宣言书”从罗马法到现代民法,从《十二表法》到《民法大全》,从《法国民法典》到《德国民法典》再到《瑞士民法典》,本书从民法概念到民法原则、民法地位,追溯民法起源,梳理民法演变,探究民法本质,从公法与私法划分之争、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民法立法理念的选择、民法历史演变的路径、民法意旨的探求、民法如何规制人及其生https://finance.sina.cn/2024-08-02/detail-inchfezm4019302.d.html
14.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系列教材:相关法律知识分册(第2版第一节 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与调整对象 一、民法的概念 (一)民法的起源 现代民法起源于古罗马法中的“市民法”。古罗马法中的“市民法”是调整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市民之间的平等法律关系的法律,尤以调整这些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主。古罗马法在经历了中世纪的暗淡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而被重新发掘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1535134
15.民法的渊源是指()。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民法的渊源是指( )。A.民法的起源B.民法的深度和来源C.民法的发展历史D.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https://m.shuashuati.com/ti/a17dbf4441944d7f8e3af052e7f6d10e.html
16.诉讼时效的适用论文12篇(全文)关于时效制度的起源最早可以见到的文献资料是来源于古罗马的法律, 其中在古罗马著名的《十二铜表法》中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在铜表法中记载了人类法律最早的关于“取得时效”的法律记载, 在该记载中规定了对于取得方法律时效的准确认定, 在此之后同样规定了消灭时效。关于“诉讼时效”最早是起源于苏俄民法, 早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y6ktdsg.html
17.居住权制度的起源及“入典”的意义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物权编中设立了居住权制度。笔者从理论背景及司法案例出发,探讨我国居住权制度的生成与应用。 居住权的定义 (一)居住权的概念起源。居住权最初来源于古罗马法。罗马法早期,先于居住权产生的是用益物权,用益权产生于公元前http://e.mzyfz.com/paper/1498/paper_38531_8587.html
18.《现代合同理论的哲学起源——法学学术经典之民商法译丛》((美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现代合同理论的哲学起源——法学学术经典之民商法译丛》,作者:(美)戈德雷 著,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最新《现代合同理论的哲学起源——法学学术经典之民商法译丛》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现代合http://product.dangdang.com/9188603.html
19.法的起源(精选三篇)知识与能力:识记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以及《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通过断案、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和材料的展示、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台阶、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去探究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来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8ai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