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迪伦马特,法律真的代表公平正义吗?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1.29浙江

在很多人眼里,法律,被看作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最有力的武器。但就好比电视剧里的“陈清泉”,却会在人的心中产生一种疑惑:法律真的能够代表公平与正义吗?

而《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这本侦探小说,也讲述了一个有关法律的故事。

书中的大探长贝尔拉赫,大半生都在追查大罪犯加斯特曼的罪行。虽然探长完全确定加斯特曼的犯罪的事实,但这个狡猾的罪犯却能够屡屡逃过法律的审判。甚至他和“上校兼国会议员”等上流人群私交颇好,法律或许是可以审判他,但同样,法律,也是加斯特曼手中有力的武器。

由于胃病的折磨,探长时日无多,逮捕加斯特曼的欲望也越发强烈。为了收集加斯特曼犯罪的充分证据,探长的得力助手施密特乔装打扮,深入调查那个狡猾的罪犯。而突然有一天,施密特却被人枪杀,似乎再难有机会去扳倒加斯特曼。

面对法律无法制裁的加斯特曼,探长不再执着于拿起所谓“法律的武器”,他的目的只是想要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为了有生之年惩治嚣张的罪犯,探长暗暗制定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他决心徒步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将自己的一位下属逐步地引导,把他培养成了一位刽子手,一位只盯着加斯特曼的刽子手,以他的双手来了结了那位天生狡猾者的生命。

探长最终达到了自己心中的“正义”,但却是用与法律相违背的方式,用一个罪犯解决了更为可怕的罪恶。迪伦马特用其细致的语言,在充分展现人物的心理矛盾斗争,情节环环相扣,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之外,更表达了其对于法律、对于犯罪、对于司法系统的一种思考,或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发人深思。

或许法律与公平正义本并不是一回事,正如探长用有些灰暗的方式才能执行自己的正义,但这样的可能性又真的能使法律这栋大厦动摇吗?贝尔拉赫作为最为熟悉犯罪者加斯特曼的人,作为经验资历最为深厚的探长,虽然找不出充分的证据,却实实在在知晓加斯特曼的犯罪事实。他的方式可能有待商榷,但他的行为却也真正维护了他心中的正义。

可这种做法又真的能推而广之吗?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正义,对于同一事件、同一人物的看法的角度,也大相径庭。倘若真的以这种有人情、有感性的“正义”来审判,又真的能得到最为公正的结果吗?

日剧《legalhigh》(中译名:胜者即正义)中,古美门律师,对于法律,曾有过以下的一段见解。

虽然法律未必能完全代表公平正义,也是冰冷的,可正是这样一种体系的运行,在当下,虽明显有着极多的不足,对于社会,却或许也是最为合理、最为经济的一种选择。

THE END
1.法律与正义的现实关系呼伦贝尔新闻在这个过程中,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案例表明,无论是谁,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这种正义的实现,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共同努力。 在追求现实生活中的正义平衡时,我们需要更具实践性的指导。不仅要从政策层面出发,还要关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以及每个人http://www.hlbrdaily.com.cn/news/102/html/360001.html
2.法律公平范文10篇(全文)法律公平范文(精选10篇) 法律公平 第1篇 一、公平 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呢?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亚里斯多德将公平分为广义与狭义, 将狭义的公平区分为分配的公平与矫正的公平。柏拉图将公平等同于正义;伏尔泰认为公平的真谛就在于自然法面前的平等;卢梭曾说“至于公平, 这个名词绝不是指权力与财富的程度应当绝对相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hylcydl.html
3.田宏杰法律与道德:正义的法哲学及其发展内容提要:正义的概念和范畴,在持不同理论立场的思想家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引发了人们对正义是否是一个值得法理学研究的对象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瑞特纳帕拉(Suri Ratnapala)通过对法律是什么、为何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的法哲学演进的梳理和追问,独创性地区分“依法的正义”和“法律的正义”两种概念,对于法律与道德以及http://www.law.ruc.edu.cn/home/t/?id=57813
4.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田景仲我想,任何法制的生长与运作,必伴有相应的法意。在法律移植的情形下,甚至滥觞于相应的法意,法意因而为法制的先导。法制恒定而恒变,法意因而 表现出自己的时代特征与地域色彩,反之亦然。不过,就人类迄今为止有限的历史来看,诸如公平正义、仁爱诚信、安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与宽容等基本价值与信仰,构成所谓世道人心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6175753_11086.html
5.司法视角下的正义公正和公平久而久之,人们便不可避免地对法律制度有效调整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发生怀疑,甚至对法治或依法治国本身的信念发生动摇。”[1][page] 司法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它接连成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的组成部分。继十五大提出公正,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公平和正义。至此,正义、公正和公平三个概念都正式以党的决议的形式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6102642121.html
6.司法视角下的正义公正和公平/解空这里不免要借鉴他人的观点,杨一平博士在博士论文《司法正义论》中作了如下阐释:“公平可能更多地用来表述人们在法律面前或者纠纷中的诉讼两造在审判(或仲裁)过程中的地位和待遇,公正更多地强调法官的不偏不倚、公而无私的品质;在由两造当事人与居间者构成的“三边关系”中,公平观念侧重于对两造权利享有与维护的考察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896&page=2
7.百花谭评论之七:再论“公平正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法律是公正的化身, “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法律不能对任何一个公民施加比之于另一个公民更重的负担。”追求规则公平,则必然要求法治。一个没有法治的社会绝不可能是公正的社会。 最后,当政者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公正是全社会的责任,但从矛盾论观点看,如果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群体和相对的利益http://www.sass.cn/109000/1237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