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专升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普通专升本

摘要:本文是2022年辽宁专升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本版本为考生回忆版,仅供报考考生参考了解,具体详情见下文。

2022年辽宁专升本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是指()

A.新阶段

B.新理念

C.新时代

D.新格局

2.人生观中人生态度回答的是()

A.人的本质是什么

B.人应当如何活着

C.人为了什么活着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3.生活在一定历更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指的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矛盾

D.人生态度

4.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指()

A.信念

B理想

C.向往

D.追求

5.“荷利国家生死以,岂因褐福避趋之”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B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C.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D.强调道物修养,注重道憾践履

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树立的共同理想是()

A.马克思主义B.社会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

7.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语言

B.社会关系

C.劳动

D.人的自我意识

8.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核心是()

A.协调发展B.改革创新C.与时俱进D.开放共享

9.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

A.核心价值观B.总体国家安全观C.革命道德观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谱”体现的价值要求层面是()

A.国家层面

B.社会层面

C.公民层面

D.法律层面

11.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A.改革开放

B.党的领导

C.依法治国

D.马克思主义

12.下列不属于功能系统中最基本功能的是()

A.导向功能

B.规范功能

C.认识功能

D.调节功能

13.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应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A.道德

B.守则

C.纪律

D.法律

14.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是()

A.奴隶制法律

B.社会主义法律

C.封建制法律

D.资本主义法律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刑法

B.经济法

C.宪法

D.行政法

A.1954年

B.1975年

C.1978年

D.1982年

17.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是()

A.民主集中制B.多党合作制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A.人民主体地位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党的领导

19.“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中的()

A.公正司法

B.严格执法

C.科学立法

D.全民守法

20.公民享有的休息权属于()

A.政治权利

B.人身权利

C.财产权利

D.社会经济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提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当今,正确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方法包括()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认真务实和乐观进取相统一

C.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D.坚持完善自身与奉献社会相统一

22.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现按需分配

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3.大学生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应做到()

A.夯实创新基础B.培养创新思推C.投身创新实践D.增强国防意识

24.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25.我们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由()

A.丰厚的历史底蕴B.坚实的现实基础C.枳极的自觉践行D.强大的道义力量

26.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夫妻和睦B.勤俭持家C.尊老爱幼D.男女平等

27.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A.一裁终局B.罪刑法定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罪刑相适应

2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过程包括()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

29.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财产权主要包括()

A物质帮助权

B.继承权

C.社会保障权

D.私有财产权

30.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处罚主刑包括()

A.没收财产

B.管制

C.死刑

D.剥夺政治权利

三、名词解释

31、道德

32、法律适用

33、人身权利

34、世界观

35、国家安全

四、简答题

36、如何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37、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39、中国崇高精神的主要表现。

40、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五、论述

41、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怎么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六、材料题

42、青年自愿者的优秀品质,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向上向善。

答案(考生回忆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C新时代

2、B人应当如何活着

3、A人生目的

4、B理想

5、C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6、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C劳动

8、B改革创新

9、A核心价值观

10、A国家层面

11、D马克思主义

12、A导向功能

13、D法律

14、B社会主义法律

15、C宪法

16、A1954年

17、A民主集中制

18、D党的领导

19、C科学立法

20、D社会经济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

21、ACD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尽力相统一

C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D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22、ABCD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23、ABC

A夯实创新基础

B培养创新思维

C投身创新实践

24、ABCD

25、ABD

A.丰厚的历史底蕴

B.坚实的现实基础

D.强大的道义力量

26、ABCD

A.夫妻和睦

B.勤俭持家

C.尊老爱幼

D.男女平等

27、BCD

B.罪刑法定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罪刑相适应

28、ABCD

A.法律制定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遵守

29、BD

B.维承权

30、BC

三、名词解释:

31、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2、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33、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础。

34、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35、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36、如何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答: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37、中国革命道德当代价值。

答: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9、中国崇高精神的主要表现

答:第一、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第二、表现在中国人民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第三、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第四、表现在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上。

39、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答: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五、论述:

41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怎么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答:(1)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

(2)培养法治思维的措施:①学习法律知识。②掌握法律方法。③参与法律实践。④养成守法习惯。⑤守住法律底线。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这涉及到了宪法学、行政法学、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2.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基本知识内容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这些领域分别负责处理国家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不同行业如金融、医疗等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定。在这些领域内,《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帮助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国际贸易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了解国际条约和协议,如WTO规则,对于避免跨境交易中的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4.法律发展是指什么晕这是个名词解释爱问知识人一、法律发展的概念 所谓法律发展是法律规范、法律价值及法律行为从萌芽到形成并日益上升与进步的过程。其https://iask.sina.com.cn/b/iRgtGilVlWxF.html
5.什么是法律资源,名词解释定义是?名词解释 法律资源 参考答案:法律资源是一切可以由法律界定和配置,并具有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价值物,如权利、权力、义务、责任、法律信息、法律程序等,其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积极自由 参考答案: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82841.html
6.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不成文法 2.法律部门 3.法律事实 4.法系 5.法律移植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原则的作用是什么? 2.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3.法的局限性主要有哪些表现? 4.立法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三、论述题(15 分) 试述法制现代化。 第二部分 宪法学 一、名词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7.专项规划恭政发〔2023〕7号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六节 ?完善政策法规优化法律环境 名词解释 ?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条件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http://www.gongcheng.gov.cn/zwgk/fdzdgk/jcxx/ghjh/zcqgh/202309/t20230912_2564161.html
8.消费型增值税名词解释是什么?消费型增值税是以销售收入减去所购中间产品价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余额为课税对象,即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次性全部扣除。用公式表示为:增值额=消费额。 消费型增值税名词解释是什么? 一般来说企业都会被征收叫做消费型增值税的税费,这是因为企业的生产活动肯定会涉及到购买生产资料用以进行https://www.64365.com/zs/889558.aspx
9.自己整理史上最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38页)自己整理史上最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doc,《法律基础》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 国家强制力:所谓国家强制力就是指国家有组织的暴力,由军队、监狱、法庭等实施。法的实施必须靠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 2. 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424/6041210203002155.shtm
10.常见法律文书名词解释公文写作AI写作AI智能写作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关键词汇进行解释;结合文书的内容和主旨进行解释;采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解释内容要准确、完整、不偏不赞,遵循法律原则。 常见法律文书名词解释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是指在不可抗力等情况下,资产价值减少,因而给权利人带来的经济损失。例如,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汽http://www.noahtech.cn/content/?2905.html
11.民法名词解释2016年司法考试倒计时的钟声已经敲响,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网为您整理提供了司法考试卷三民法名词解释(5),关于名词解释题很多考生都觉得无从下笔,名词解释重在解释,需要有对概念有一个较深的理解,因而备考的过程中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频道希望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https://www.liuxue86.com/k_%E6%B0%91%E6%B3%95%E5%90%8D%E8%AF%8D%E8%A7%A3%E9%87%8A/
12.法律社会学(精选十篇)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法律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社会问题丛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来探讨法律和社会的关系。今天的“吴英”案用法律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可以让我们深刻地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根源。首先,吴英是因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hpy5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