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治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法治的意思是什么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的名词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法治(fǎzhì)汉语词语,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

(1)[rulebylaw]∶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

(2)[ruleoflaw]∶依法治国

谓根据法律治理国家。与“人治”相对。《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邹韬奋《抗战以来》六二:“在此种惨酷压迫之情况下,法治无存,是非不论。”亦指依法处治。《史记·蒙恬列传》:“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

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设推进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会成倍放大。政法机关是党领导下的执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国家权力,服务的是人民群众,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程中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切实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带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要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要求,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要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灵魂,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诉讼法律制度,规范执法司法行为,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重要目标,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法治意味着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正当性。

法治与人治的联系

法治相对于人治更稳定;法治强调的是权力制衡、法律救济。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两者都强调了静态的法律制度以及将这种静态的法律制度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的过程。两者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法制的概念不包含价值;法治包含了价值内涵,强调了人民主权。

依法治国的标准

通过法律保障、限制公共权力;强调良法的治理;通过宪法确立分权和权力制约的权力制衡关系;赋予广泛的公民权利;确立普遍法的司法原则。

我国成为法治国的条件是:1.制度方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权力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司法体制、执法制度的健全和其人员的高素质,健全的律师制度;2.思想方面:树立起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的思想。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在《宪法》第5条增加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上升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

第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算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这里面强调七个方面:(1)在立法方面,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2)法律至上,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3)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4)国家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形成和良性循环;(5)“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制度的有效的保障;(6)尊重、保障和实现;(7)国家的法律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幸福。这些实际上是综合性的。

第二,在我们国家实行法治还需要注意一点,我们国家的法治不是内生性的,而是一种外发性的,是在外力的启发诱导下来进行的,所以我们的法治有一种天然的不足、天然的缺陷。同时,我们的法治不是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一个农业文明比较浓厚的情况下提出的,所以物质储备、经济条件也有些问题。而且,我们国家过去所要强调的一种人治、人的统治的传统,所以2013年要对传统进行这么大的变革的时候,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2012年我们的法治建设中出现了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国情与理想、变革法制和守成法制、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反对与经济增长、本土化与国际化、普适性和地方性等矛盾。这表明我们的法治建设离成功还有相当的距离,在2013年我们只是已经进入了这个过程,离目标还比较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三,为实现法治,我们需要创造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四个方面:(1)市场经济的发展;(2)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3)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公民的民主、法律、道德意识的提高;(4)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的改革和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

1.上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才对啊。我要说,要做医生,恰好要做身患不治者的医生,甚至要进一步;一个医生如果一开头就接受了“无法治愈”这个概念,他就抛弃了自己的使命,临战之前已经缴械投降。

2.诚信与责任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3.依法治国胸中自有天平在,廉洁奉公心底常吟正气歌。

4.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5.强调守法,讲究法治,逐步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提高到修改过去法律规章的改革,大胆革除一些人民十分痛恨的恶法劣规。

6.诚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国之源。

7.诚信展现人格魅力,法治推进社会文明。

8.香港人“宁可怕老婆不要怕政府”。因为在法治社会里,老婆不讲法,政府是讲法的。金庸爱情走入婚姻不外乎三种下场:沉淀溶解挥发。

9.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推进依法治市的进程。

10.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11.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12.中国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礼义治国,注重现实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强调以法治国法律主治。

14."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这句话是民主法治社会的金科玉律。

15.行政法治的一大功能,应当是不破不立,破除一部分既得利益的保障机制。

16.那严重破坏了法治精神剥削了家庭团聚权的政府现在口口声声说要维护法治制度,真是讽刺!

17.下面就如何实现依法治教,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请同行和专家不吝赐教。

18.因为我们所期待的思想启蒙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还远未达到法治社会所需要的程度,我们的反法治本土资源还占据统治地位使我们的法治建设步履蹒跚。

20.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章的约束。这些规章使得个人可以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种情况下,会如何使用它的强制能力,再根据这种预见计划他的个人事务。

21.既然是并列,那就不会优劣利弊如此简单明了,昭然若揭,而只有在难分高下的较量中,法治相对于人治的优点才值得追求,正如只有打老虎而不是打老鼠的武松才能算得上英雄一样。

22.近百年,宪政与行政法治,一直是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23.如果老虎狮子袋鼠天鹅等动物也能立法,也推行法治,恐怕同样会对人类毫不留情斩尽杀绝。

24.法律信仰对于法治的重要意义不容置疑。

25.这段话我一直很喜欢。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此生既看不到自由宪政民主法治的制度之美,也不会惨到去坐牢,只是跟着这大环境不上不下,不死不活,可人生的许多美好感受却基本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应由于激愤或者绝望而错过。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这涉及到了宪法学、行政法学、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2.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基本知识内容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这些领域分别负责处理国家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不同行业如金融、医疗等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定。在这些领域内,《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帮助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国际贸易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了解国际条约和协议,如WTO规则,对于避免跨境交易中的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4.法律发展是指什么晕这是个名词解释爱问知识人一、法律发展的概念 所谓法律发展是法律规范、法律价值及法律行为从萌芽到形成并日益上升与进步的过程。其https://iask.sina.com.cn/b/iRgtGilVlWxF.html
5.什么是法律资源,名词解释定义是?名词解释 法律资源 参考答案:法律资源是一切可以由法律界定和配置,并具有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价值物,如权利、权力、义务、责任、法律信息、法律程序等,其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积极自由 参考答案: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82841.html
6.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不成文法 2.法律部门 3.法律事实 4.法系 5.法律移植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原则的作用是什么? 2.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3.法的局限性主要有哪些表现? 4.立法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三、论述题(15 分) 试述法制现代化。 第二部分 宪法学 一、名词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7.专项规划恭政发〔2023〕7号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六节 ?完善政策法规优化法律环境 名词解释 ?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条件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http://www.gongcheng.gov.cn/zwgk/fdzdgk/jcxx/ghjh/zcqgh/202309/t20230912_2564161.html
8.消费型增值税名词解释是什么?消费型增值税是以销售收入减去所购中间产品价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余额为课税对象,即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次性全部扣除。用公式表示为:增值额=消费额。 消费型增值税名词解释是什么? 一般来说企业都会被征收叫做消费型增值税的税费,这是因为企业的生产活动肯定会涉及到购买生产资料用以进行https://www.64365.com/zs/889558.aspx
9.自己整理史上最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38页)自己整理史上最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doc,《法律基础》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 国家强制力:所谓国家强制力就是指国家有组织的暴力,由军队、监狱、法庭等实施。法的实施必须靠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 2. 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424/6041210203002155.shtm
10.常见法律文书名词解释公文写作AI写作AI智能写作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关键词汇进行解释;结合文书的内容和主旨进行解释;采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解释内容要准确、完整、不偏不赞,遵循法律原则。 常见法律文书名词解释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是指在不可抗力等情况下,资产价值减少,因而给权利人带来的经济损失。例如,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汽http://www.noahtech.cn/content/?2905.html
11.民法名词解释2016年司法考试倒计时的钟声已经敲响,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网为您整理提供了司法考试卷三民法名词解释(5),关于名词解释题很多考生都觉得无从下笔,名词解释重在解释,需要有对概念有一个较深的理解,因而备考的过程中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频道希望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https://www.liuxue86.com/k_%E6%B0%91%E6%B3%95%E5%90%8D%E8%AF%8D%E8%A7%A3%E9%87%8A/
12.法律社会学(精选十篇)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法律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社会问题丛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来探讨法律和社会的关系。今天的“吴英”案用法律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可以让我们深刻地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根源。首先,吴英是因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hpy5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