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命题规律:总结马原选择题真题

摘要:下面这些总结是大范围总结命题人出题套路,考研政治与时俱进,但命题人的出题套路并非与时俱进,抓住了命题人的套路,你就可以绕过迷惑的选项。

??单选题规律【选项本身说法正确&与题意相符】

??1.首先是不要管题干问法,在各选项中把错误的选项排除。再判断题干问法和那个选项是最佳的匹配。

??考研真题:【题干】“要富口袋,先富脑袋”【选项】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这是错的,正确的是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2.看书是从宏观到微观(做题是从微观到宏观)

??考研真题:【题干】: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微观),(宏观)就是考察(运动和静止),排除和运动静止无关的一切内容,【选项】变和不变是绝对对立的(这是错的,因为政治太过绝对都是错的,因为你答政治你该有的姿势就是:对立统一)

??3.答题要看清楚(有可能题干要你选错误的有时要你选正确的)

??考研真题:【题干】人脑中的鬼神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选项】把意识看成了物质的产物,这是正确的选项,所以一定不能选。其二,和题干不最佳匹配的正确选项也不选。【选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好和题干相反,贬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选项】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这就是简单机械的反映,而不是加工改造后再反映)

??4.马原多以例子考察(引用名人名言)这是变的(无穷无尽)不变的就是抓住本质(书本知识点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政治马原题目:根本原因一般和矛盾挂钩。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内部矛盾。【选项】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这是错的,因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5.马原90%高频选项(出现:生产力,生产方式,实践,矛盾,能动的反作用关键词,决定因素,现实原因,根本原因,重要原因)

??看到社会关系的核心(经济和利益关系),根本决定力量(生产方式)一定要小心;

??【选项】信息是普遍联系的基础。

??这些词语出现在选项中往往比其它选项频率更高。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实践】

??【选项】爱迪生实验是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错的,因为规律客观的不能主动反映)

??【选项】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出现了根本,认识的基础那肯定是:实践)

??决定(规律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这是错误的)

??【选项】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实践并非感觉)

??【选项】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根本只能落脚到实践上并非及经验)

??【事物的可能性因人而异】可能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选项】(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这是错误的因为真理也是客观的)

??【选项】(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决定性)(真理除了有相对性还有绝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而非不同真理的不同属性。)

??【选项】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太过于绝对)

??(什么是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选项】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错误)

??【选项】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错误起决定作用的只有人的社会属性)

??【选项】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动力应该是基本矛盾)

??6.文中概念要理解透彻(千万别死记硬背,是理解)

??【题干】白马非马是?【选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联系(马是所有马的共性,白色的马只是个个性,因为还有黑色的红色的马)

??【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摹写与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分不开的。

??7.记忆知识点可以用例子和常识来理解(杜绝用概念记忆)

??【现象本质】其实就是外部和内部的关系(现象:工资,本质:剩余价值;)

??【内容和形式】内容:孔子道德教育中的仁,形式就是:孔子道德教育中的礼。还可以是【生产力是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组织形式】

??【有因必有果是错误的(还有同因异果),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两个面,太重一个面是错误的】

??【肯定中包含否定】(生命中包含着死亡的因素,资本主义发展中包含灭亡的因素)

??8.单选题不熟悉的论述一般是错的。

??如: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你感觉很陌生,如果在没有100%的把握就不要选了。

??多选题规律

??1.首先判断选项的对错,然后题干和选项仔细配对,正确的选项但和题干无关的也不能选择;

??【选项】人们的意识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这是错误的,因为意识是由物质来决定的,并非是词语本身的含义)

??【题干】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选项】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虽然选项正确但和题干不匹配,故是错的。)因为题干在考察平衡,而非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2.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是错的

??【选项】时空是标识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这是错的时空是客观的并非主观的观念。

??3.多选题一般会引用名人名言,让你选择与题干相匹配的名人名言。

??这种解题方法如果在不理解各选项的情况下就找关键词来解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4.出现主观的选项一般不是正常答案(关键词:主观性和偶然性等)但排除专门考主观能动性的试题。

??【选项】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

??【选项】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本质是客观的)

??【选项】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应是能动的反映而非直观的反映)

??【选项】打破一切理论的束缚(太过于绝对化了)

??5.重视题干提问的方式(非常重要)

??【题干】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社会阶层、阶层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选项】职工持股和参与决策使得劳动者成为资本家集团的重要力量。(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劳资关系的变化并非是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人也不是资本家的重要力量)

??6.重视题干提问的方式(非常重要)

??【题干】促进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问原因)(选项)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而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选项】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错,深层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是(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2)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生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生产相对过剩。

??【金融危机发生频率较高,并且容易直接引发经济危机】

??7.马原政治经济学后部分都是识记类的(每年都会考)(如: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二战后经济危机形态出现的新变化等)

??8.当题干含有2个或多个概念以上【比较】时候要与选项进行一一比对筛选

??【题干】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选项】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这是错的因为空想社会主义也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题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而非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

??总体的人不等于人民群众。

??【选项】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错)

??【选项】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

??【选项】自由理性的外化(理性和外化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选项】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人参与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每一个人参与不等于人民群众,人人推动历史的发展也是错的,人民群众是绝大数的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界演变与人类自觉选择的统一,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但自然界的演变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选项】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实践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选项】科学技术是一切社会变革的自主性力量(应该是劳动者)

??【选项】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错)(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人民群众)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

??历史有力的杠杆是:科学技术;

??只有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才能衡量:商品的价值;

??马原必考题目:

??1、从劳动方面看:

??具体劳动:转移免费的价值(80元),生产包子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生产新价值40元=20元(工人工资)+20元(剩余价值)

??卖包子总共赚了120元。

??2、从资本方面来看:

??全部预付资本:100元

??不变资本(c):购买面粉80元,具体劳动转移到最终产品中,不会价值增值.

??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v):雇佣工人20元,劳动力的价值可增值,可带来剩余价值(m)20元。

??剩余价值率m’=m/v;(衡量剥削程度)

??供用某某每天工作8小时。

??成本价格=c+v(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其中v可以赚钱。(80+20元)

??生产价格=c+v+m(剩余价值)(80+20+20元)

??利润(r)=剩余价值=m;

??利润率r’=r=m/c+v=20/20+80;(资本家衡量预付资本增值的程度,资本家赚了多少钱)

??平均利润率:(不同部门之间竞争形成的)(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利润平均化规律。)

??平均利润:资本家按平均利润获得的利润。

??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由其他同行工厂未提高技术,自己家单独最先改进技术,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同一部门不同企业间竞争形成的)

??部门=行业;

??资本的有机构成=c/v;(技术构成变(进口一台更先进的机器)导致价值构成变,c/v有机构成变,技术构成不变,价值构成变(定面粉的价格上涨了),有机构成不变)

??4、真题:

??(1)某资本家投资100万,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资本家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率?

??投资100万=c+v(买面粉的钱+雇佣工人的钱)

??利润15万=r=m(利润=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c/v=4:1;c=4v(不变资本=4倍可变资本)所以v=20;c=80;

??剩余价值率m’=m/v=15/20=75%。

??(2)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支付给工人的工资5万,市场的平均利润率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

??生产资料价值=c(不变资本)=15万;

??工人的工资=v(可变资本)=5万;

??平均利润率r’=r=m/c+v=10%;由此可知r=m(利润=剩余价值)=2;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预付资本)+平均利润=c+v+m=22万。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购买劳动力支付10万),一轮生产下来,该企业总资本达到了120万,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

??购买劳动力10万=v;c=90.

??总资本=生产价格=预付资本+利润=c+v+m=120;所以m=120-100=20

THE END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例子有哪些?这是客观存在的联系,不能随著人类的意识而发生改变。 联系的普遍性:所有的苹果都具有一样的特征。 联系的多样性:虽然每个苹果特征是一样的,但是每个长得都不一样。 客观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https://wenda.so.com/q/1678838010219678
2.普遍管辖案例范文4篇(全文)【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在准确把握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的前提下,能真正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设计这节课的意图是通过时政材料、通俗易懂的生活中的例子,把抽象的哲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32u73bl.html
3.联系的普遍性例子联系的普遍性例子我心依旧 2024-8-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表明世界上一切事物与它周围的事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蛇和庄稼存在食物链:蛇吃田鼠、田鼠糟踏庄稼、蛇保护庄稼。体现自然界的联系性。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体现人类社会的联系性。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做数理化题目需要运用语文知识审题;做物理、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sGC3p17m0Z.html
4.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螺旋是量变,上升是质变矛盾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一切发展始终 特殊性:矛盾着的事务它的每个侧面都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矛盾构成的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用一个例子来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白马非马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76835/article/details/124210287
5.论个别例子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其实,当原题谈“普遍现象”时,有些人妄图用“个别例子”反驳,他的个别例子恰恰反证了原题的普遍现象,因为如果原题谈的不具有普遍性,那么他反驳时就不需要提个别例子了。 简而言之,反驳普遍性,真正应该用的是大数据,而不是个别例子。 ——作者:黑格尔《论逻辑的严谨性与瓜子脑仁们的物种隔离》 https://www.douban.com/note/680649121/
6.2018考研政治错题集:马哲第三章多选[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普遍联系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整体性。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统一、集合。集合中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结构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使事物的整体具有某种新的属https://kaoyan.wenduedu.com/20170425/39019.html
7.谁能帮我举一下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例子?谢啦啊!(*^联系的客观性:你是你的父母生下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联系,不能随著人类的意识而发生改变.联系的普遍性:天下间所有女性都具有相同的身体特徵.联系的多样性:虽然每个女性的身体特徵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长的确实不一样的.呵呵例子不是很雅.但是这样理解比较好,我去年高中时期就是这样想的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7f68a0133f1dc8a1851e9ecb04c0c561.html
8.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教案推荐关于第一点,要注意“周围”这个词,它不仅有空间的意思,还有时间上的周围,其实这就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联系的条件性;第二点,不仅事物之间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联系之中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也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三点。通过刚才小组同学举得很多例子我们已经知道https://www.21cnjy.com/A/130/136/V601659.shtml
9.政治学习方法(通用26篇)首先,普遍联系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即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找不到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东西。 其次,要把握事物的联系不是抽象的、无条件的。对事物的联系要作具体分析,以时间、地点、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20102162710_1559585.html
10.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精选6篇)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zd03kp2.html
11.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设计(精品6篇)2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清楚可是的重点内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 通过展示flash精美课件《木桶和木板的对话》,观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活动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例子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57143.html
12.语法化和去语法化的动态关系分析AnalysisofDynamic语法化是语言演变中一种重要的演变方式,语言世界的可变性决定了语言发展的复杂性,语法化和去语法化构成了一个连续统的动态关系,两者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各自的不同之处:它们都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但语法化具有普遍性,去语法化具有地域性;尽管演变机制相似,但语法化表现出能产性,去语法化表现出非能产性;虽然两者https://image.hanspub.org/Html/15-2911293_49762.htm
13.上海科技党建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决定论原则,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逻辑前提,否认了决定论原则,也就是否认了科学认识的根据,否认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发展的成果,都雄辩地证明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这主要可以从下面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得到证https://www.shkjdw.gov.cn/c/2014-04-30/486027.shtml
14.怎么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有没有浅显易懂的只有并且必须排除人体自身的“心中存在的嗜欲即贪欲”,这得经过一个过程,在这个“排除心中嗜欲即贪欲”的过程中存在着“斗争性”,通过排除心中贪欲的“斗争性”,才能实现“心与九窍”同一的“同一性”,这种“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具有“普遍性”,因为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所谓矛盾的“特殊性”是指https://www.hljgvc.com/kyq/87163.html
15.知识论语境中的理解“意义”的理解具有普遍性。除了行动之外,对于语言表达的理解的核心同样也是把握其意义。因此,不论“言”还是“行”,意义问题都覆盖其间。这样一来,维特根斯坦尤其是戴维森的以意义为对象的理解论,就凸显出其价值。不过,就他们留下的学说而言,虽然戴维森走得较远,分别从心灵、语言、实在、行动等方面探讨了理解问题,https://www.cssn.cn/dkzgxp/zgxp_zgshkx/2022nd10q/202211/t20221118_55651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