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2024年7月期末考试思想道德与法治形考作业答案

1、所谓的自我修养就是人们按照自我意志的要求在思想、道德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2分)

正确

错误

2、“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时提出的()(2分)

3、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2分)

4、社会理想与个人无关,每个人理想的实现,就是社会理想的实现。(2分)

5、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2分)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2分)

7、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知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同一个人不会有截然相反的信念。(2分)

8、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分)

9、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2分)

10、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分)

多项选择题

11、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2分)

A、

没收财产

B、

罚款

C、

剥夺政治权利

D、

驱逐出境

12、下列关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2分)

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13、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2分)

干一行,爱一行

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以辛勤劳动为荣

14、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说法正确的是(2分)

是社会和他人对于个体的意义

主要通过劳动、创造和贡献表现出来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15、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信仰,其原因在于(2分)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已经穷尽了世间一切真理

16、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包括(2分)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17、以下体现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的是()(2分)

夙夜在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8、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分)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19、下列关于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有(2分)

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质(2分)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单项选择题

21、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1分)

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人。

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实施了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的人

22、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1分)

个人的社会存在

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3、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下列名言警句,体现这一点的是(1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4、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的表现。(1分)

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

人生理想

人生信念

25、下列选项,既属于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法律原则和基本国策的是()。(1分)

男女平等

邻里团结

勤俭持家

尊老爱幼

26、下列行为中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是()(1分)

干一行爱一行

诚实劳动合法致富

追求利益不择手段

公道公正不徇私情

27、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1分)

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28、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1分)

社会意识

社会实践

社会认可

社会规范

29、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1分)

社会经济关系

在法律上的反映

全体人民的意愿

统治阶级的意志

30、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道德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1分)

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的社会实践无关

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单一心理成分构成的纯粹道德体系

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内心状态和心理特征

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1、()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分)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32、人类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1分)

劳动

语言

思维

环境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些内容体现的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1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荣辱观

34、关于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分)

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无关

人生态度既受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决定,又影响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

35、我们应该树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1分)

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

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极端个人的人生目的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36、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效力。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能和效力,是道德的()(1分)

调节功能

认识功能

激励功能

惩治功能

37、“人为什么活着”体现了人生观中的(1分)

人生价值

人生准则

38、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1分)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

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39、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是指法的()。(1分)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预测作用

强制作用

40、“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1分)

明大德

成大才

担大任

立大志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前者是后者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分)

社会主义道德

中国梦

中国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2、人生观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1分)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1分)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的土壤之中。(1分)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5、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1分)

人生价值观

46、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分为:()(1分)

基础要件和充足要件

先决要件和补充要件

基本要件和非基本要件

必备要件和选择要件

47、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1分)

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48、在坚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1分)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法治组织

4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1分)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50、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体现了道德的(1分)

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的规范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导向功能

51、做忠诚的爱国者,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一个爱国者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1分)

爱国情怀

爱国思想

爱国情感

爱国行为

5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1分)

理想就是现实。

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5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1分)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奉献社会

54、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1分)

传统

公有制

55、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1分)

局部行为准则

最高行为准则

基本行为准则

56、某学生到风景区旅游,在离开时在一柱石上写道:某某某到此一游。以示纪念,此生行为是()(1分)

可理解的

有失文明与风度的

有违公德的

有纪念价值的

57、下列不属于公共生活的特征的是(1分)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单一性

58、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涵盖了()的关系。(1分)

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从职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业、职业与职工

59、加强思想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1分)

基础

本质

核心

关键

60、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1分)

集体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有矛盾的

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个人利益是暂时利益,集体利益是长远利益

填空题

61、学习可以让个人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技能。(2分)

62、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个人发展出正面的品质和个人美德。(2分)

63、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塑造个人品格的关键要素之一。(2分)

64、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诚信、公正、勇敢、负责、尊重等多个方面。(2分)

65、可以为个人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2分)

简答题

66、当代大学生如何锤炼高尚道德品格(5分)

保存

段落格式

字号

字数统计

67、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5分)

奥鹏作业答案-泽学网是专业的奥鹏作业答案,奥鹏离线作业答案及奥鹏毕业论文辅导型网站,泽学网致力打造中国更专业的远程教育辅导网站。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本质(精选七篇)法律本质 篇1 目前学界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的认识不甚统一, 主要原因在于对法律解释的主体、范围等问题上存在争议。梁慧星老师认为, 法律解释分为广义的法律解释和狭义的法律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从法律规范的探寻即找法开始直到可以Subsumtion (Subsumtion通常译为归摄或涵摄, 指将待决案件事实置诸于法律规范构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xd8to7.html
3.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有哪些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https://www.64365.com/tuwen/ytcic/
4.论劳动权刑法保护的内容与范围单义律师3.劳动关系本质特征在于劳动的从属性 劳动关系的本质在于从属性,这是劳动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关键,也是劳动关系受到法律特殊对待的根本原因。从属劳动的理论,成为劳动法理论构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概念。劳动法被认为是关于劳动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者的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则(从属地位劳动者的特别法)的总和。{39}凡是被纳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87353.html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九、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2.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作用,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②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指法律对于关系整个社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立法的本质在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车船税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条例上升为全国人大法律的税种,车船税是我国现行征收的税种,作为加快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一步,其从“条例”上升到“法律”层次本质上是通过立法保护民众的权利,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税收立法的本质在于保护民众的权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26/07/2550441_119435049.shtml
7.本质上根本对立的法律之间存在批判继承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A法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本质上根本对立的法律之间存在批判继承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 法的连续性 B 法的稳定性 C 经济条件的连续性 D 政治条件的一致性 --- 正确答案 A --- 暂无解析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935475.html
8.2010年4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试题2.“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 A.神权法 B.自然法 C.制定法 D.习惯法 3.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 A.族诛连坐 B.罪上一身 C.尊尊亲亲 D.以德配天 4.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 A.教化作用 B.宗教作用 https://www.hbzkw.com/exam/20120225162003.html
9.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0.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历史类型中,资本主义法的产生和特征 【考点分析】法的历史类型的含义是与社会历史形态相联系的概念,根据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的不同,对法所做的一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1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1.(单选题)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因素。其中,()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为核心。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