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的12条常识,本质上是为了保护自由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2.18

很多人其实一直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法律。法律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么?其实法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契约。目的是为了限制公权,保障个人权利,保护自由而不是相反。

如果一个社会有规则,处处讲法律,人就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抢;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利益随时可能受到伤害。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个人权力的溢出和让渡。如果有人侵犯你的利益,自然有法律替你解决问题。而就规则而言亦如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规则或法律是谁制定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全面公平合理。一定记住,是全面而不是仅适用于局部。试想,当你和一堆人挤在起跑线后面的时候,发现有人早就站在距离终点线一步之遥的地方。此刻,你可能根本顾不上谴责那个“最先破坏规则”的人,反而会竭尽全力阻挡后面的人超越自己。而身边的人,无一不是和你有相同的想法。同层互殴会造就互害型社会。在一个社会里,一旦有人带头站在法律和规则之上,法律和规则的公正效用就会遭到质疑。对规则的藐视催生了无序,缺乏法律的保护使人甘于铤而走险。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本文整理出关于法律的12条经典常识。常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存在。

01

法无禁止即自由

02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出处】英国法谚,具体提出者不详

【释义】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

03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出处】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这句话由英国的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句话源于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1763年在国会的一次演讲——《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

【释义】即使最底层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公权力必须限制在界限之内,不能越界侵犯私权利。

04

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

【出处】不详

【释义】法律只帮助积极主张权利的人,而不帮助怠于主张权利的人。权利上的睡眠者无视权利的存在,对其权利漠不关心,此种行为乃是对权利的亵渎,更是对法律的漠视,这类人是得不到法律的垂怜的。

05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

【出处】英文格言:Justicedelayedisjusticedenied.

【释义】即使司法裁判结果是公正的,如果作出裁决过迟,或者告知当事人过迟,这样的裁决对当事人而言都不是真正的正义。

06

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出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07

法官作为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释义】这句话强调的是法官审判独立在司法独立中的重要性,意思就是要保证司法审判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法官代表国家使用法律,只应对法律负责,而不能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志或者人情去审判案件。

08

损人而利己乃违反衡平

【出处】罗马法学家庞波涅斯提出的著名法律格言

【释义】“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社会共识,越界的“维权”意味着对其他权利的侵犯,本质上构成了违法行为,违反了衡平原则。

09

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

【出处】19世纪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在著名案件“里格斯诉帕尔默案”(16岁少年萨尔默.帕尔默,为提前获得其祖父所立遗嘱中留给自己的财产,用毒药杀死了自己的祖父。帕尔默的姑姑里格斯到法院状告帕尔默,要求剥夺帕尔默对其爷爷遗产的继承权。不少人法官以“纽约州法律并未明确禁止继承人杀死被继承人当然丧失继承权”为由,反对剥夺帕尔默的继承权。纽约州最高法院最后以一句古老的法谚“任何人不得从自己的错误行为中获益”,冲破当时法律条文的限制,判令谋杀者帕尔默因其犯罪行为被剥夺获得遗产的权利,里格斯胜诉)援引该原则,使这条法谚闻名世界。

【释义】利益的取得都要通过合法的方式,违法行为不能获利。具体说,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其预期的利益都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都要从法律之中找出理由;利益的取得,应当由法律做出评判。

10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出处】耶林《法律的目的》

【释义】这句话主要阐述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一种模式,即耶律内克和耶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说,该学说认为,法律与道德在某些方面重合,法律与一个社会低层次的道德——该社会中最起码的道德——基本同一,法是实现这种道德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强制性手段和衡量质疑道德要求的具体标准。

11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出处】古索福克勒斯写作的悲剧《安提戈涅》

【释义】在司法过程中有法律正义与自然正义之分,但如果在司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法律正义反而就忽略了法律保护正义的基本原则。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所以法律背后的真正诉求可能更应该是维护天理和人情。虽然情是情,法是法,不可混淆,但是情理中追求的朴素正义与法律维护的公平正义说到底是一致的。

12

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出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伯尔曼

【释义】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法律的实施不仅仅是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在更深层次上乃是对法律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的认可和向往。只有内心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心悦诚服,才能真正敬畏法律、尊重法律,用法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本质(精选七篇)法律本质 篇1 目前学界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的认识不甚统一, 主要原因在于对法律解释的主体、范围等问题上存在争议。梁慧星老师认为, 法律解释分为广义的法律解释和狭义的法律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从法律规范的探寻即找法开始直到可以Subsumtion (Subsumtion通常译为归摄或涵摄, 指将待决案件事实置诸于法律规范构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xd8to7.html
3.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有哪些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https://www.64365.com/tuwen/ytcic/
4.论劳动权刑法保护的内容与范围单义律师3.劳动关系本质特征在于劳动的从属性 劳动关系的本质在于从属性,这是劳动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关键,也是劳动关系受到法律特殊对待的根本原因。从属劳动的理论,成为劳动法理论构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概念。劳动法被认为是关于劳动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者的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则(从属地位劳动者的特别法)的总和。{39}凡是被纳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87353.html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九、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2.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作用,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②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指法律对于关系整个社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立法的本质在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车船税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条例上升为全国人大法律的税种,车船税是我国现行征收的税种,作为加快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一步,其从“条例”上升到“法律”层次本质上是通过立法保护民众的权利,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税收立法的本质在于保护民众的权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26/07/2550441_119435049.shtml
7.本质上根本对立的法律之间存在批判继承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A法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本质上根本对立的法律之间存在批判继承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 法的连续性 B 法的稳定性 C 经济条件的连续性 D 政治条件的一致性 --- 正确答案 A --- 暂无解析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935475.html
8.2010年4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试题2.“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 A.神权法 B.自然法 C.制定法 D.习惯法 3.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 A.族诛连坐 B.罪上一身 C.尊尊亲亲 D.以德配天 4.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 A.教化作用 B.宗教作用 https://www.hbzkw.com/exam/20120225162003.html
9.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0.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历史类型中,资本主义法的产生和特征 【考点分析】法的历史类型的含义是与社会历史形态相联系的概念,根据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的不同,对法所做的一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1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1.(单选题)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因素。其中,()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为核心。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