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尊宪崇法②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从家庭暴力、邻里矛盾到消费维权、经济纠纷,再到行政复议、上诉再审……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遇事找法、办事依法”正成为我们社会共识。

数据显示,全国各级法院今年前三季度受理各类案件达到3600万件,全年案件受理总量或将突破去年的4000万件,再创新高。诉讼案件数量上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以各级法院为代表的我国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日益完善,让人们获取法律支援更为便捷高效。这包括:各地各部门探索多元化法律解纷平台的构建,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健全遍及城乡、街道、乡镇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站点;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基层治理单位对接,实现预警、分流、调解等全流程在线办理;增设“互联网法院”专门受理涉网法律纠纷……这些都进一步降低了我们社会守法用法的成本,持续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公民自觉和社会共识。

THE END
1.民法典背后的隐秘从纸面规则到人心深处的法律真相在中国历史上,民法典作为一个集成多种法律规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司法实践中的指南针,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但同时,民法典也面临着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等挑战。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6573.html
2.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三个理念加强对“名实不符”型民间借贷的释明。对于“名实不符”型民间借贷,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抗辩或反诉并举证证明的,法官应依据查明的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法官认定并非民间借贷关系的,应加强释明,将法律关系性质或民事行为效力等作为审查的焦点之一。 正确处理民间借贷刑民交叉程序。对于刑民交叉案件,应正确处理民事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304342/index.html
3.法律与道德关系8篇(全文)法律与道德关系 第1篇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 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q7k0bc1.html
4.我国相关法律层面关于亲子关系的认定?其他法律对亲子关系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民法典》第27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时,该法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https://m.64365.com/zs/64823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