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要从幼儿园培养

林笑云,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澳门力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业律师、私人公证员。是澳门首位华人律师,首位通晓中葡双语的执业大律师,澳门本土培养的第一届法学毕业生。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成员之一。法制日报记者杨晋峰摄

□法制日报记者汪闽燕

澳门首位华人律师、首位懂得中葡双语的执业大律师,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头顶如此之多的头衔,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力图律师事务所合作人林笑云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

第一次见到林笑云,她被一群记者围堵采访。满头白发,戴着眼镜,面带微笑,耐心解答记者们的各种问题。眼前的她与一般人心目中精明、干练的女律师形象相去甚远。

成澳门首位华人大律师

尽管10岁随父母迁居葡萄牙,28岁才返回澳门,但林笑云骨子里是个十足的中国人。

“我一直没有离开中国文化教育,这得归功于我的父亲。”她说,为了不让孩子们忘了中国文化,父亲通过各种途径找来中文书籍让孩子们阅读,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林笑云中学阶段。

后来,因为哥哥在澳门工作,她就也到了澳门。一到这里她就喜欢上了,感觉有一种归属感。

之前,澳门律师都必须到葡萄牙修读法律。1987年澳门进入过渡期后,本地法律人才匮乏。为此,1989年澳门大学招收首届法学院学生。

林笑云说,老师都是资深教授或律师,学习非常紧张。“因为理科出身,许多葡语单独看都明白,但组在一起的法律条文和材料就让人一头雾水。”林笑云笑着说。

第一届法学院一共招了75名学生,5年下来,许多人无法坚持,或者退学,或者被淘汰。毕业的只有9人,林笑云是其中之一。

这9名毕业生成了澳门本地培养的第一批法律人才。经过一年半的实习、考试之后,46岁的林笑云成为澳门首位华人大律师。在澳门人心目中,这位温和谦恭、精明干练的大律师逐渐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澳门首位华人大律师”记者问。

“没有想过。现在看来,当时学法律是个英明的决定。”林笑云笑答。

有幸参与澳门特区筹备

1998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林笑云以执业大律师身份成为筹委会60位成员之一,参与政务小组和法律小组的工作。在法律小组的9位成员中,她是少数熟谙中葡双语的人士。

回想起这段经历,林笑云感慨地说:“参与筹备的每一件事情都令我难忘。”

她表示,能够参与澳门回归的整个过程,能与许多法学名家一起探讨澳门回归中的法律问题,是百年不遇的机会。

如今,澳门回归祖国已经15周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也相应建立起来。2014年10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出席“2014-2015司法年度开幕典礼”时指出,澳门“已建成符合本地实际的特区司法体系”。澳门司法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发展与完善中日趋成熟。

应从小树立守规矩意识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多项前所未有的新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此提出要求,“法律界人士深受鼓舞。”她说。

如何建设公平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林笑云认为,要把司法改革重心放在确保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上,要提高司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和职业素养,同时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律师队伍。

THE END
1.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律修养1,学习法律知识。要想培养法律思维,最基本要对法律有所了解,要知法懂法,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多收看法治节目,阅读法律报刊,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在正确理解法律的基础上,学会用法。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要有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且懂得法律申诉的正确方法与途径https://www.meipian.cn/1tkbpjvc
2.“丝路法学大讲堂”:如何培养一个有逻辑的法律人11月28日晚,应学校邀请,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熊明辉教授做客“丝路法学大讲堂”,做了题为《如何培养法律逻辑思维习性》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法学院主办,卢俐利副教授主持,近300名师生在线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熊明辉教授从逻辑学、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法律逻辑学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https://news.gsupl.edu.cn/info/1008/17621.htm
3.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精选十篇)因此, 重视和加强青年学生私法心理的培养, 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法律心理培养应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 重视对法律兴趣的培养。在进行《法律基础》课教学、校园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时, 应多结合学生实际, 从身边事例讲起, 培养学生的法律兴趣, 使他们逐步具有自觉地、积极地学习法律的内在动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l0q9e.html
4.“刑事一体化”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这样的课程设置反映了方案制定者的如下意图:对法律(法学)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帮助他们“全面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法律技能”,而且要使其“能综合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具有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法律顾问、仲裁员及从事有关行政执法、立法等法律https://finance.sina.cn/2024-04-17/detail-inasaman9133048.d.html
5.中国法学教育网有人认为,法学教育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3]有人认为,法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使法律人能够认识法律,具有法律思维、解决争议的能力。”[4]也有人认为,法学教育面临两项根本任务。第一项任务,是要针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法律人;第二项任务,就是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com/article/?id=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