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读书笔记|《木腿正义》

因为所谓“知识”不过是调查者成批生产、成批解释,再强加于调查对象(让他学习掌握)的东西;态度、立场才真正关系到对象和调查者之间对抗性或非对抗性的政治距离及其克服。同理,在文化解释的危险游戏中,关键不是问“什么是法”这样经典的法理学问题,而是问“什么态度”、“什么立场”——某时某地某个群体对它奉之为法的那些制度和实践,采取了说明态度,那态度何以成为可能,又如何影响了“人造世界”的“本土”性格,等等。

(如果某时某地某个群体对此制度或者实践奉之为法,那么它可以算作“法”吗?)

只不过有一点和政审不同,文化解释者拷问的,到头来却是他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国家法律的现代化过分强调了与国际“接轨”,而在运作中压制了民间法及其他传统规范(道德、习俗、宗教和行业伦理等)的成长,忽略了这些非正式法律和规范曾长期有效地调整着那些社会关系。

(从法律目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

法治的实践,包括形形色色的“说法”的讨法,却主要是围绕着各个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集团常新的斗争、联合,彼此间势力的消长而进行的。因而具体的、适用的法律是不一定非要解决实际问题,与传统价值和风俗习惯和谐,达到逻辑上的统一的。它可以为一丁点形式上的、技术上的差错或缺漏,例如证据规则的一项限制或排除,名正言顺地牺牲掉一个完全合情合理乃至“普适”的权利主张。

(精彩!)

现代化的法治因此是一个人为的矛盾的统一体。它之所以能标榜自己比以往任何样式的法治更加“理性”、更可预期、更“不坏”,无非是因为它把不懂得预期它的干预、没办法认可它的裁断的秋菊们放逐到了“法律意识”或“权利意识”之外。

商务标语的设计,是为了给商标和企业/产品形象再消费者心目中划出最广泛的联系渠道。……因此标语越是普通、简单、空泛,它的排斥力就越大。

但是现代法治并非正义治过,而是一整套西方民主制度。分权制衡和民主选举,恰巧是不信什么抽象正义和良心的结果。故法治的核心不是法(“法”的文化定义或它的蜕变物“法律意识”),而是权力。是脱去了信仰的世俗政治权利的再分配和新操作,复以法律的名义赋予由此而生的新的权力意识以正义的象征和信仰的比喻。

(所以哦,喊喊口号什么的“法律不就是为了正义和保护弱者而存在”什么的…)

冯象老师推荐的书: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老师的入门书,特注要注意作者的方法)、《人民法院案例选》(责任编辑杨洪逵的按语最精彩)

立法不是一个按照学理原则组织、合乎逻辑的决策过程,它是各方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成果”,需要各色各样的理由,再荒谬也行,只要有人相信。

教科书上的三段论司法推理,其实是一套循环解释的技术;就是从法条抽取原则和学说,再从这些原则学说来分析法条的含义,论证其正确或错误的适用。循环论证是做不了学问的。

THE END
1.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精选10篇)篇1: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法律是什么”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在读完刘星教授《法律是什么》后,,对法律是什么这个朦胧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从一般读者的角度深入地对西方法理学进行批判解读,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亦意在抒发自己对法理学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555nrfz.html
2.《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法律是什么?)书评对长谷部恭男这本《法律是什么?》中提到几位法哲学家的观点在此做小小的整理和辑录。一、霍布斯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认为国家在建立之前,人类是处于群居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这种战争状态是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大致相当,为获得他人的尊敬并且满足自身欲望,从而彼此竞争互不信任。这样的战争状态使得人们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54635/
3.什么是法律范文11篇(全文)《法律是什么》读书笔记 第5篇 一、霍布斯 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认为国家在建立之前,人类是处于群居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这种战争状态是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大致相当,为获得他人的尊敬并且满足自身欲望,从而彼此竞争互不信任。这样的战争状态使得人们活在对于暴力而产生的死亡的恐惧中,人们拥有生而有之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h7nvdik.html
4.《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读书笔记(6)法律法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读书笔记(6)法律法规, 点击报名后领取>>>软考16本电子版教材&36本辅导教材+27套历年真题试卷+21套精编知识点6G资料包本章主要知识点: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项目经理资质https://blog.51cto.com/u_13886554/5608730
5.读书笔记一一《法律稻草人》参照大前研一提供的标准,可以这样认为:法律界专家或司法专业人士应当具有司法理性,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本着理性和良心处理案件,他们精通法律知识,熟谙司法技能,具有较强的伦理观念,将正义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法纪,诚挚地服务于民众,为他们提供对正义需求的满足,具有永不消亡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按照这样的标准,司法界的https://www.meipian.cn/35oiesdx
6.《法律的悖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罗翔老师《法律的悖论》读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约束,人很难自愿选择高尚,所以法律必须维护底线的道德,才不会让高尚道德没有根基。但法家只看到群众的人性之恶,没有注意到执法者也不过芸芸众生之一员,他们内心也有幽暗的成分。这就是法治和法家的一个重要区别,法治认为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ee9dbceaba490be19832bd
7.读书笔记02——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博登海默)上次自学了早起希腊的法律理论,知道了希腊的法律经历了:法律和宗教的合体到分离过程。而实施这种转变的思想家是诡辩派,他们鼓吹,强者的权利、强权即公理。他们的观点缺乏逻辑。 今天的主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法律观 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1.柏拉图认为,正义意味着一个人应当做他的能力使他所处的生活地位中的工作。https://www.jianshu.com/p/935f10fb21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