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无犯罪形态,故意犯罪中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有犯罪形态。
(一)故意犯罪形态概述
2.同一犯罪行为,只有一种犯罪形态,因为它是一种终局性形态,相互排斥、不能并存。但就加重犯、结合犯而言,可能单独认定加重犯、结合犯的形态。
3.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1)过失犯罪没有预备、未遂与中止,因为它必须有危害结果才成立犯罪。
(2)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有犯罪形态,但间接故意没有预备。
4.刑法并非处罚所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有些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的不法和责任程度没有达到值得处罚的程度,实质上不认为是犯罪。
(二)故意犯罪形态的判断思路
1.首先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着手”,如果行为已经着手,绝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
不作为犯的着手:不履行作为义务导致法益受到现实、紧迫、直接的危险时,就是着手。
间接正犯的着手:行为对法益产生现实、紧迫、直接的危险时,就是着手。
2.其次判断着手后犯罪是否得逞:并未实现,绝不可能是犯罪既遂。
3.判断未得逞的原因是意志以外的原因还是意志以内的原因。
(1)尚未着手。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预备。意志以内的原因:犯罪中止。
(2)已经着手但没得逞。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意志以内的原因:犯罪中止。
无论客观上是否能够继续实施犯罪或者达到既遂,只要行为人自认为还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达到既遂,但自愿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结果发生的,就属于“意志以内的原因”(以主观说为基础);否则,就是“意志以外的原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