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司法理念的传导、司法原则的贯彻、司法效果的彰显无不是在办案中体现,而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了解、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也往往直接来自办案,因此办案的质效如何直接关乎检察机关的形象,影响司法公信力。经济犯罪检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目标,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工作要义,践行新时代司法理念,用足用好刑事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
新一届最高检党组提出,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实现办案质量、效率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既要通过履职办案实现公平正义,也要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还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既是检察机关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认识,也是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办案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司法理念的传导、司法原则的贯彻、司法效果的彰显无不是在办案中体现,而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了解、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也往往直接来自办案,因此办案的质效如何直接关乎检察机关的形象,影响司法公信力。经济犯罪检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目标,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工作要义,践行新时代司法理念,用足用好刑事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确保案件质量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是实现法律效果的最重要方式,办案质量是评判公平正义是否实现的最直接标准。
依法能动履职,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办案优质高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新征程中,检察机关办案要力求办好案、快办案,通过办好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快办案,追求公平正义更快实现。
密切联系群众,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办案效果的体验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切实“感受到”,“封闭办案”会影响公平正义的客观效果,影响司法的权威;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是为了避免司法人员的自我感受与社会公众的感受相悖离。
一是强化当事人对办案效果的认同。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确保其了解认罪认罚的性质和后果,自愿认罪认罚。司法机关通过合法的程序、作出罪责刑相适应的刑事处罚,让犯罪人心服口服,同时使其不敢再犯,起到特殊预防的效果。要注重被害人的感受,积极促成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和解,通过让被害人得到慰藉、获得赔偿等方式,弥合被害人因犯罪造成的创伤,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依法开展司法救助工作,最大限度维护特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三是在检察机关自身建设上下功夫。要树立检察人员理性、文明、平和的工作作风,培养“如我在诉”的情怀,给予当事人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耐心、细致倾听。畅通诉求反馈渠道,及时回应当事人的关切,有道理的要采纳,没道理的要讲清道理。要注重检察文书规范性、逻辑性、说理性,归纳事实清楚,列举证据确实、充分,论证说理透彻并兼顾法理情,引用法条准确,语言精炼。要强化“三个规定”的填报,对司法过程干预办案情况全程留痕,不断提高对办案廉政风险的防控能力,以公信树公正。
(作者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