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新闻稿称,今年是香港特区第二次举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国家安全,护我家园”,旨在提高全港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氛围,增强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同时加深社会大众对国家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的认识,借此培养更强的国民身份认同。
新闻稿说,因疫情关系,4月15日的宣传推广活动主要以在线形式举行,包括推出一套5分钟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别节目,以及一本以太空安全为主题的国家安全教育儿童绘本。该绘本有中英文及多种少数族裔语言翻译版本,并有电子版本供在线阅读和下载。
媒体方面,通过香港电台,香港市民可在电视及社交平台上接收一系列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信息,包括香港电台与青识教育中心、善德基金会合作的“国家安全通通识”。该项目去年第四季度推出,以短视频形式涵盖多个安全范畴,密集地在电视播出。15日当天,香港电台将在早午晚三个时段播出由港府制作的特别节目,并与油尖旺民政事务署、油尖旺“一国两制”委员会等机构联手推动,当晚9时30分播出“网络安全涉密案件”微电影在线互动游戏。此外,香港电台与外交部驻港公署等推出的“外交20问”声音短讯,也包括国家安全教育内容,4月初开始播出。
也有一些学校将在复课后开展更加密集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德育及国民教育教师协会主席杜家庆表示,以香港抗疫为背景,一些学校有关大纲引入国家安全中“生物安全”主题,包括让学生认识生物与生物间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了解传染病的成因和传播途径,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同维护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的必要性,同时尽公民义务合力维护国家安全。该协会目前已基本完成多套示范大纲,预计本月中起向全港学校发放,供复课后参考采用。
增加教师基本法测试
教育问题被认为是香港爆发非法“占中”以及“修例风波”的一大原因,这其中少不了一些失德教师的责任。香港国安法通过后,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措施。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4月初表示,现在学校普遍认同综合全面推动国民教育的模式,教育局也持续为教师安排不同模式的培训活动,如宪法和基本法教师知识增益进阶版网上课程等;新入职教师、在职教师及拟晋升教师的核心培训课程中,已加入与宪法、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有关的内容。
“修例风波”中,一些纵暴教师表现恶劣,真道书院教师戴健晖公然诅咒警察子女,嘉诺撒圣心书院通识科教师赖得钟在社交网站发表针对警方的仇恨言论。不少市民发起联署,要求校方立即革除这些人的教席。教育局局长杨润雄12日表示,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教育局共接到445件有关教师涉嫌违反专业操守的投诉,其中344件与“修例风波”有关,当中311件案例完成调查并有189件投诉成立,共6名教师被取消注册资格,其中3名因参与“修例风波”被判处监禁。其余教师则按严重性收到谴责信或书面警告,如果再次做出失德行为,教育局会考虑取消其教师注册。杨润雄说,根据香港《教育条例》,教师注册一经被取消,便不能在学校任教,也不能进入学校。他强调,对于严重失德的教师,局方会坚守“终身停牌”的做法,以保障学生安全。
据香港电台报道,教育局近日公布,为新聘任教师举行的第二轮基本法测试将于5月21日举行。据了解,新学年起,香港教师必须持有基本法测试及格成绩,才可获学校聘用为常额教师。
对涉暴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
2021年2月,香港教育局向全港学校发出通告,新编订了《香港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学校可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小、初、高等阶段,循序渐进、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同年10月,教育局就国旗和国徽纳入中小学教育等事宜提供最新指引。今年元旦起,香港中小学每个上课日以及元旦、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和国庆节时都要升国旗。
据香港头条日报网14日报道,当天上午,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讨论了有关学校推广国民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以及媒体和信息素养教育范畴。立法会议员陈曼琪表示,会积极争取落实3个范畴,包括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童“国情数据”作为研究教育成效;将国情教育数码化,一站式多元化在线与大湾区各级学校、政府部门及博物馆等合作,让学生课堂时可在线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小学增设常设职位专责统筹国安国民国情教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