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护澳长期繁荣稳定

三十年前的今天,澳门基本法正式颁布。这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澳门“一国两制”伟大事业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澳门顺利回归、平稳过渡、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回归祖国后,澳门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共同构成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指引澳门开启新纪元。

一、以宪法和澳门基本法为基础的宪制秩序牢固确立,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得到充分保障。

(一)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正确方向,坚决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正确行使高度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按照基本法的规定,遵从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单一制国家之内中央和地方关系,充分尊重并坚决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正确行使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使两者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有机结合、有效行使,这是澳门“一国两制”实践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区尊重中央行使对行政长官、主要官员的实质任命权,保证五届特区政府顺利产生和顺畅运作;行政长官坚持每年向中央述职,就特区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中央,并逐步将其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区社会各界尊重和拥护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澳门基本法有关条款的解释,以及关于澳门政制发展的决定,没有产生大的争议和炒作;严格执行法律备案审查制度,回归以来制订的本地法律均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没有出现被发回情形,等等。

(二)有效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确保特别行政区管治团队关键岗位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按照基本法规定,中央对特别行政区有效行使重大人事任免权,确保特别行政区管治团队关键岗位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回归以来,爱国爱澳力量一直占据立法会绝对多数议席。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〇四条“释法”后,澳门特区主动在立法会选举法修改法案中增加“防独”条款,明确规定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不得兼任其他国家的政治职务,参选人必须拥护澳门基本法、效忠澳门特区,否则无被选资格,从法律上扎紧制度笼子,有效防止“双重效忠”和“港独”对澳门的影响。二〇二一年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中,特区政府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廿一人因不拥护基本法和效忠特区被取消参选资格,第七届立法会全部议员均为爱国爱澳人士,开启了特区治理的崭新一页。回归以来,特区司法机关主要负责人始终由爱国者担任,司法机关高层换任工作平稳有序。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强与内地司法机关的交流合作,开展国情教育。

维护国安法律不断完善

二、完善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机制,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一)积极开展国家安全配套立法工作。在中央的指导下,特区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二〇〇九年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基本法第廿三条规定的宪制责任。制订修订了《司法组织纲要法》、《网络安全法》、《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许可的法律制度》、《通讯截取及保障法律制度》、《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等五部国安配套立法,正在有序推进修改《维护国家安全法》和制订《保守国家秘密法》,维护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二〇一八年,澳门特区率先成立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于二〇二一年设立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和技术顾问,建立完善特区国安工作体制机制。在司法警察局组建维护国家安全专职执法机构,加强执法力量。同时,率先设立了指定中国籍司法官审理国安案件的制度。

(二)连续五年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二〇一八年,特区政府首次在中国内地之外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展、行政长官发表感言、推出“安全与你”专栏等,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有力提升了澳门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据统计,五年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线下线上观展分别达十五点四万、二百〇三万人次。

民主政制有序发展

三、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有效运作,特别行政区民主政制有序发展。

(一)特别行政区始终尊重和维护中央对政制发展问题的主导权和决定权。二〇一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对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进行修改,特区政府据此完成本地选举法律的修改工作,推动澳门民主政制稳步发展:二〇一四年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由原先的三百人增至四百人;二〇一三年第五届立法会议席由第三届的廿九人增加到三十三人,其中直选议席由十二人增至十四人、间选议席由十人增至十二人。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始终沿着基本法确定的方向健康发展,具有澳门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二)基本法确立的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政治体制运行顺畅。行政长官的“双首长”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和有力保障,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各司其职,有效行使基本法规定的各项职权。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衡,在重要立法以及重大问题上始终立场一致。爱国爱澳力量始终占据立法会主导地位,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充分听取反映民意,确保立法机关依法履职、运作顺畅。司法机关按照基本法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公正司法,在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履行行政审查职责时,依法维护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权威。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有力维护社会安定祥和。在审理涉及基本法的案件时,严格按照基本法的精神和立法原意进行解释,坚决捍卫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和公平正义的法治原则。

(三)保障特区居民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按照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五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并确定第九届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为十二人,比例远高于内地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体现了中央对澳门的高度重视和照顾。此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断丰富完善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特区政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组织选举会议,选举产生具有广泛代表性、受到澳门各界认可的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尽责,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全国政协和地方各级政协是澳门同胞参与国家和地方建设、进行协商民主的统一战线平台,各级政协的澳区委员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共商国是。

依法治澳水平不断提升

四、特别行政区法律体系不断健全,依法治澳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一)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回归以来,特区严格落实宪法和基本法,重视法治建设,推进法律改革,先后制订或修订了三百六十三部法律和七百九十二部行政法规,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目前,特区已形成以宪法和基本法为核心、五大法典为主干的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涵盖了各个领域。特区坚决履行基本法赋予的宪制责任,对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国性法律通过本地公布或立法实施。二〇二一年七月,因应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国旗法》、《国徽法》的决定,特区完成修改《国旗法》、《国徽法》本地立法,实现澳门中小学升挂国旗全覆盖,政府部门、立法会、司法机关悬挂国徽,其官方网站增加国徽标识,提高澳门居民维护国家尊严和象征的自觉性。二〇一八年,特别行政区落实基本法的规定设立“市政署”,制订《设立市政署》法律,坚持“非政权性”、“非选举性”原则,进一步提高市政管理服务水平。

居民权利自由获充分保障

五、基本法规定的居民权利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一)回归以来,澳门居民按照基本法的规定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梦想。现行法律全面覆盖了基本法规定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迁徙自由、宗教和信仰自由、择业和工作自由、诉讼权利、教育和学术自由、婚姻及生育自由、享受社会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关于居民基本权利的较为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

融入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六、特别行政区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二)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不断为国家发展贡献澳门力量。特区政府充分发挥基本法有关规定赋予澳门的国际自由港、单独关税区等制度优势,立足建设“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二〇二二年,澳门修订完善博彩法律制度,稳妥推进新一轮赌牌竞投工作,将博彩业纳入依法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坚定不移推进“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回归二十多年来,澳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从一九九九年至二〇二一年,澳门本地GDP年均实际增长百分之三点五,人均GDP由一点五万美元增至四点四万美元,财政储备达六千四百三十二亿澳门元,较一九九九年增长超过二百倍,外汇储备由二十八点六亿美元增至二百六十六点六亿美元。

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在国际舞台展示澳门新形象。

长效机制推广宪法基本法

八、宪法和基本法宣传推广成效明显,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长效机制。

(一)宣传主体多元。特区政府法务局、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行政公职局、学校、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等官方和非官方团体将推广宪法和基本法作为重点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官民结合,“既多元一体又协调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宣传教育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二〇〇一年成立的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是宣传推广宪法和基本法的重要组织之一。自二〇一二年起,该会连续举办九期“基本法青年推广大使”培训课程,并于二〇一五年成立“澳门基本法青年推广大使协会”,为青年一代宣传推广宪法和基本法搭设平台,使推广工作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二〇一三年,特区政府建成澳门基本法纪念馆,成为宣传推广宪法和基本法的专门场所。二〇一六年成立的澳门法律工作者联合会,成为宣传推广宪法和基本法的又一重要平台,其举办的“青年法律工作者进校园”,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

(二)宣传形式多样。推动宪法和基本法进政权机关、进社团、进校园、进社区,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活动形式不拘一格,既有研讨会、专题讲座等主题性宣讲活动,也有图片展、竞技比赛、摊位游戏、小型演出、网络宣介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居民对学习、运用宪法和基本法的认受度和自觉性,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宣传重点突出。抓住公务员“关键少数”和青少年“重点群体”。特区政府行政公职局、理工大学“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基本法推广协会等机构和社团每年开办面向公务员的基本法高级研讨班课程。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通过分阶段推动在中小学《品德与公民》教材中加入宪法和基本法内容、推动各大高校陆续将宪法和基本法列为通识科目,在澳门大学成立宪法和基本法研究中心,努力打牢全民守法的基础。

THE END
1.基本法包含哪些法基本法包含哪些法 1 小时前 基本法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立法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民族区域自治法等。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这些法律具有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778785545904404900.html
2.粗通根本法只需四十问——宪法知识问答3、有利于发挥少数民族人民建设国家的创造性、智慧和才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繁荣。 十五、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如何体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原则的? 答:1、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性区域。 2、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和防务。 http://lyj.gd.gov.cn/news/newspaper/content/post_1871796.html
3.再论国家宪法与香港基本法的关系比如基本法没有规定香港特区要以中国的国家主席为自己的国家元首;再如基本法没有明确规定“一地两检”四个字,这就要看宪法,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就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作出了关于“一地两检”的决定。总而言之,一种情况是宪法通过基本法适用于香港,基本法就是宪法的修改补充。一http://www.lhisz.cn/h-nd-11.html
4.“犹太民族国家法”:以色列“基本法中的基本法”是一部怎样的法?这一法案的通过引起了各方争议,无论是以色列国内部分人士还是国际社会都对这一法案将产生的影响表示担忧。因为这一“犹太民族国家法”的基本法性质及其内容,将变更以色列原有基本法所确立的多项国家基本政策,而这一变更所具有的宪法意义,将不仅影响着以色列作为一个民主国家的基本性质,也将产生多重的国际反响。https://www.infzm.com/contents/137746?source=124&source_1=137790
5.德国宪法:基本法基本权利:放在宪法首要位置的是关于基本权利的条文以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的职责。这一保证由自由发展个性的权利这一条加以充实。它给予公民以广泛的保护使之不受国家违法的侵犯。德国人和外国人同样可以要求有尊重人的尊严以及自由发展个性的权利。基本法列举的传统的自由权包括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包括新闻自由)以及http://sh.xdf.cn/moretoefl/201501/8187885.html
6.“五十年不变”的三种面孔【摘要】 《香港基本法》第5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不变”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探讨,分别是作为宪法规范的“五十年不变”,作为政治承诺的“五十年不变”,以及作为国家战略的“五十年不变”。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阐释,可以深刻理解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6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