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纲要

2002年11月发布《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2003年《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2005年《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2005年《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2005年《关于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再早就不知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保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各行业、各地《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闫巧玲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

摘要地质档案是记录地质信息资源的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传统的地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如今数字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对于地质档案的全新需求。目前,地勘单位的档案数据管理,存在职责不明、保存不妥的现象,造成了不良后果和严重损失。虽然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和机遇并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地质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成长动力。只要充分发挥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开发新的地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地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地质档案管理将揭开新的篇章。

关键词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时代来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地质资料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迅速、有效地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充分发挥地质资料档案在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纸质地质资料档案与电子地质资料档案的变革中,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模式,是每一位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1地质档案部门实施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地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档案是密不可分的。地质档案数据是在地质勘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它既是野外勘测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也是单位维权的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地勘单位数据文件的内容、形式、载体等属性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地质找矿项目为中心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具有全面化、精确化、系统化的成套性和现实性、专业性要求。而一个完整的地质项目,要经过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要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因此收集整理符合标准的数据文件显得尤为重要。

1.1档案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

档案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同一种信息的存贮、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它给地质部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和研究课题。《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库建设,开展公众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地质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档案信息化拓展了档案工作更大的服务空间

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的效果取决于开发的时效和利用的广泛程度。相比较而言,现代化管理手段储存的各种信息,更便于利用和开发,也能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2科学认识地质档案信息化的内涵

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不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也不同。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地勘单位与其他企业一样面临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为提高地勘单位的整体素质,推动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个武器,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2.1地质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在档案领域的具体实现

国家信息化战略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工业、科技、国防等各行各业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和标准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基本要素,地区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全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地质档案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在档案领域的具体实现,服从国家信息化全局,在整个战略规划框架下系统、有序地展开。地质档案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内容取决于国家信息化全局的发展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

2.2档案信息化的实质是档案工作目标与信息网络手段的结合

地质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对地质档案的管理、利用需求。传统的档案业务模式是在原有档案工作手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合理性基于使用已有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档案需求。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档案业务的程序和模式,但并未因此改变档案工作的社会使命。信息化只是手段的变化,而非目标方向的革命。数字环境下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依然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档案保管、利用的需求,信息化所要追求的正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信息化的实质是档案工作目标与信息网络手段的结合,是传统档案业务向网络环境的迁移。

2.3档案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和技术环境不断变化,不同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是不同的。但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受制于技术、经济条件和人文基础,我们设定的档案信息化目标,确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却是现实的、具体的,并相对稳定的。在动态变化的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

2.4档案信息化涉及信息技术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如前所述,档案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理目标的支持,因此,技术、管理以及作为其社会基础的人文环境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始终交织在一起,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了不同于传统档案工作的新的内涵,这从上述对档案信息化的种种界定中可见一斑。

信息社会把地质部门档案管理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档案管理应真正实现信息化。总之,只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就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3对信息化地质档案部门的要求

地质档案资料是前辈在不断地探索与汗水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每个地勘单位对档案室投入成本情况不一,多数勘查部门的档案室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更不要说进行数字化检索和管理了。这与当前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不相适应的。现今地质报告,包括测量、物探、水文、工程、地质矿产等各专业地质报告,按上级规定均以数字化形式上交评审,否则不予受理。但评审备案证明获得后,地勘单位并未将有关报告的电子文档部分归档管理,只是将复制的数字化报告和原始地质资料存档。这是不正常和不应出现的脱节现象,也是当前档案管理的漏洞。

3.1加强管理,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有关部门以及管理工作者对于地质科技档案的认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资料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其纳入日常工作的流程范围内,这就使得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发展滞后。相对而言,管理资金也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有关领导要提高认识,制定切实的条例规范来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根据档案室人员配制一定比例的电脑,并进行培训,使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将实现本单位地质档案电子化落到实处。

3.2提高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其业务能力的强弱。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法律、政策的理念,专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地质资料档案科技进步,推动地质资料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信息时代,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要更新服务理念,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地质资料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指导和改进地质资料档案工作,努力培养适合地质资料档案馆数字化和现代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既科学地钻研理论与知识,又能熟练地应用数字化技术、存储技术等专业技能。

3.3建立检索系统

3.4建立电子资料库

无论新、旧资料都要归入总电子资料库,这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所有专业报告的原始资料和报告审批文、图、表,以及备案证明等附件。原始资料可以扫描件形式一并存档,每一份资料必须刻制完整光盘,以防电脑病毒造成资料丢失和损毁。

3.5电子文档的保密

勘查单位的地质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均需要保密。因而电子资料库的保密工作必须加强。配制电脑须由专人负责,其他人按指令存取档案,不得进入主电脑。主电脑资料库编制“双密钥码”,做到人到开机,人走关机,保密到位。

4实现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4.1创新工作方式

4.1.1构建网络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检索在手段、途径、范围和检索的效率上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树立为社会广大利用者服务的思想,加强服务宣传,强化网络设施建设,改善服务场所环境。建立地质资料档案馆内部局域网,并接入外部网或者互联网,这是信息化建设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4.1.2建立地质资料档案服务网站,开展网上服务

这将成为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

4.2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都越来越离不开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由主要为地勘内部的服务转化为向社会全方位服务。

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对拉动内需项目,更加及时主动地提供服务。主动到有关项目主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上门调查研究、了解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主动与有关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沟通联系,积极为各类环境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地质资料服务。

4.3档案信息电子化,纸质档案数字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是以馆藏档案数据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件信息电子文件数据提供利用的过程。把地质资料数据文件归档电子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存储查找和利用,既是地质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必然走向。因此地勘单位必须快速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档案工作网络化,为地质找矿工作服务,推动其他各项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档案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档案工作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xxxx年,xxxx县档案局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我馆的实际,始终把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档案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适时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网站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三、分步实施,档案数字化建设初具规模

档案目录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基础工作,也是数字化档案馆(室)建设的必备条件。我们优先突出服务重点,为了使老百姓能及时享受到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我局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把馆藏的民生档案目录先行数字化录入。截止xxxx年底,已录入馆藏档案目录案卷级52536条、文件级812456条,大大方便了我县人民群众的查找利用,也为我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今年我局投入16万元资金,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馆藏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纸质档案及珍贵档案进行数字化加要,截止xxxx年11月份,共全文扫描档案368322页,为建设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打下了基础。为了实现档案馆、档案室在业务上相互衔接,便于机读档案目录和电子档案的移交,我局向财政局等档案工作硬件设施较好150多家单位推广使用了档案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快步伐,推进档案信息网站及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建设

xxxx年,我县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网站版面内容进行增加,目前我局档案信息网站分别整合了政府公开信息查询、现行文件查询及档案馆馆藏档案查询三个利用版块,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档案信息网将档案信息资源集聚和整合起来,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共享,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五、加强培训,提升档案人员综合素质

我局历来重视对档案业务人员的的培训工作。xxxx年我局积极开展省、市、县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知识培训共3次,定期对各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并针对新形势、提出新要求,要求各单位的专(兼)职档案人员需持双证(《档案工作资格证书》和《江苏省计算机能力二级证书》)上岗,努力把我县档案队伍建设成既会档案管理、又会计算机操作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回顾xxxx年我局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服务手段等与档案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有待不断增强。今后,我局将不断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强开放档案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利用率,让更多的馆藏档案信息通过网上快速查询,更好服务社会大众。

一、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保障

栖霞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从启动开始,便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2002年新馆建设工程中,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同步开展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规划与设计,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配备设施、预留条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更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投入资金160余万元,用于区档案馆软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为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同时,区政府信息中心辟出专门IP地址,用于区档案信息系统内部局域网敷设。成立了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区委副书记亲自担任中心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以及分管副区长担任中心副主任,足见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面向全区各街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转发了区档案局(馆)拟定的《南京市栖霞区档案信息化实施意见》,为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全区70多家机关部门、街道、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号召,做到资金到位、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场所到位,实现自身档案室与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达标。

二、购置设施、搭建网络,推进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正逐步被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电子化办公模式所取代,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日益深入,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栖霞区档案局着重从硬件与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

1、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目前共购置服务器3台、计算机43台、投影仪1台、交换机1台、显示屏1台、触摸屏1台、刻录机3台、扫描仪2台、打印机4台、复印机2台、计算机自动控制温湿度记录设备1套,以及摄像机、照相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多种硬件设施,极大方便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全区70多家机关部门、街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也配套购置计算机100余台,栖霞区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达100%。

2、强化软件设施建设,搭建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栖霞区档案局借创建江苏省特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国家二级馆的有利契机,先后投入经费160多万元,为档案局(馆)设立独立门户网站、搭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构建全区档案信息系统局域网。全区各街道、部门、企事业单位也同步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并通过专有网络与区档案馆通联,实现档案录入和管理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

三、需求出发、稳步前进,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栖霞区档案馆建馆以来,已累计入藏各类档案103个全宗97万条。馆藏资源的不断增加与丰富,社会档案信息需求的丰富化、全面化和差异化,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呈现出多途径、多样化的特点。为适应新形势所带来的新变化,栖霞区档案局打破旧有的条块结合体系,一切从需求出发,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复合动态模式。

1、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先导,完备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将为未来的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提供优良的元知识元与元网络节点,是优良档案全文数据库的必备条件。基于此,栖霞区档案馆完成馆藏的103个全宗的97万条案卷目录和文件级目录的数据录入,实现全馆文件目录100%数字化。同时,建立目录中心,做到各单位档案室档案文件定期进馆、目录实时入库,实现数据库动态管理,基本完成文件级目录库建设。

2、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栖霞区档案局长期聘用6名人员,配备高速扫描仪2台、服务器3台、计算机43台以及相应的存储设备,组建档案数字化加工线,专门负责馆藏档案以及全区照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本着从需求出发的宗旨,首先开展对查档利用率最高的、关系民生的档案资源全文数字化工作。2009年,完成区委办、区政府办等26个全宗的文书档案、招工档案、干部任免档案等合计97万页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并通过全区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检索与查阅的网络化。

四、依托平台、协调发展,着力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在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中,栖霞区档案局(馆)注重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努力开创档案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之路。从宏观上,栖霞区档案局(馆)注重对管理理念的变革,树立前端控制、知识化管理与集成管理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管理一体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立体档案资源管理系统。目前,栖霞区档案局(馆)的主要是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机构,尽量获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并将档案资源建设纳入全区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保证信息资源共享。最终,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主动沟通,促进协调发展。

1、搭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加快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栖霞区档案局(馆)开通网上“现行文件利用中心”,通过定期收集区机关各部门可公开的政务文件,建成动态文件数据库,在网络上尝试提供现行文件分类检索查询服务。与软件合作开发“栖霞区文档一体化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利用自动采集与数据挖掘技术,通过与区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对接,实现区电子公文网入网单位网内收文、发文自动记录、自动分类、自动归档,初步建构起基于栖霞区电子政务平台的电子文件中心。

2、建立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创新声像档案管理模式。包括照片、录音、录像在内的声像档案的收集、储存与利用,一直是档案资源管理中的一块软肋。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声像档案的利用越来越频繁,如何更好的保存旧有的照片档案,并整合包括栖霞区有线电视台、《栖霞简报》在内的区内新闻媒体及各街道、部门产生的数量愈发庞大的声像档案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社会效用,成为栖霞区档案局(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又一个工作的重点。在栖霞区档案局(馆)的积极推动下,栖霞区委、区政府成立栖霞区声像档案管理中心,为声像档案资料的收集齐全、完整归档提供了组织保证。管理中心由区委、区政府牵头,区四大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级机关工委、区文化局等部门以及区属各街道工委参与,区档案局具体负责。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共收集、整理、数字化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区视察、考察的各类照片以及反映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工业、农业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照片1万余张,以及从区有线电视台收集历年节目影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系统”与“音频、视频档案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

3、开通栖霞区档案门户网,拓展档案信息化服务新渠道。栖霞区档案局开通自己的门户网站──栖霞档案网.网站基于JS技术搭建,使用智能化后台管理系统,做到操作简便、权责明确、内容丰富,既适应政府机关工作又符合群众浏览查询需要。网站设置14大板块,内容囊括局(馆)介绍、政务公开、档案查询、现行文件查询、政策法规、业务指导、工作动态、网上展厅、栖霞区大事记、政府信息公开等内容。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分布的广泛性、开放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在网上公布馆藏指南和检索目录,定期进行特色档案信息发布等,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个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新渠道。目前网站上载开放档案目录4000多条,访问人数与日俱增,初步显现档案门户网站社会效益。

五、践行标准、制定规范,尝试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六、加强培训、提高能力,重视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是推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宝贵的资源。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栖霞区档案局在全区档案人员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大了对档案人员计算机技能及信息化水平的培训力度,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做好准备。一是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班和档案信息化培训班,经培训绝大多数人都通过了公务员计算机应用技能考试,掌握了档案信息化基础知识,大部分档案人员都能够独立开展文档一体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基本维护工作;二是积极组织部分从事计算机应用的人员参加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举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协同办公系统培训及信息安全培训等;三是定期对本区档案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电子邮件使用、电子文档管理、档案管理系统操作运行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栖霞区档案局还安排人员定期到各个部门进行信息化指导,遇到有关信息化方面的疑问,始终做到有求必应、不厌其烦、耐心指导。经过努力,全区档案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大大提高。

七、严格纪律、落实规定,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现局(馆)24小时实时监控;加强对档案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监管,每台计算机实行定人定岗制度,其他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微机房工作人员不得将与工作无关的光盘、磁盘上机使用,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档案馆的内部局域网与外网实行物理隔离,内网与外网分别运行在两台服务器上,并在外网上加了硬件防火墙,外网主要运行档案门户网站,内网主要运行馆内的0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并与政务网相连;加强身份认证和密钥等管理,使用网络行为控制系统,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

八、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急需专业的网络、数据库维护人员和专业计算机操作人员,目前档案局人员结构老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急需专业人员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2、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还不十分明确,资源共建与共享意识不强,缺乏宏观规划和管理,局限于档案库收藏资料、贮存档案的一般性水平。

3、档案门户网站建设还处在低层次的起步阶段。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档案网站的建立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是流于形式,公布的内容还不能体现档案工作的特色,无法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网站查阅利用档案信息的需要。

2xxx年栖霞区档案局档案信息化工作在省、市档案局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发挥了较好服务功能,产生了一定社会效应,但同时也深刻体悟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广大档案利用者对数字档案需求的多元化、复杂化、个性化。在新的起点上,栖霞区档案局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出发,通过有效履行服务职责来完善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社会环境,并从社会中获取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强化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数据的安全,进一步整体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我们坚信,唯有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全新的多元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才能真正推动栖霞档案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实施“三大战略”是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的根本保障。实施“安全第一”战略,重点在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上有根本提高,全面完善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重点在档案资源建设上有普遍改进,全面完善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实施“服务为先”战略,重点在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有实质加强,全面完善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THE END
1.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的概述: 国家基本法 国家基本法是指国家最高层次的立法,包括宪法和其他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原则、公民权利义务等关键内容,对于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2663.html
2.深度解读,举报法律法规详解及其法律定义要义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指的是那些与特定案件或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各类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立法法、国籍法等宪法性法律,还包括行政法领域的行政复议法、行政http://www.syxycc.com/6459798A6cAb.html
3.100个法律法规知识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A2NjEwNg==&mid=2247569975&idx=3&sn=2b2cad9688ccaa459cc5e5f6ef4fb988&chksm=cf87e53f399fcff71e02546edf9b72a3357c7e657232440b8189ed3da00cc7c443d50aadd090&scene=27
4.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定制服务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宪法和法律:了解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的基本内容,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以及法律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条件。,2. 行政法规和规章:熟悉各级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了解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情况。,3. 司法制度:了解国家司法制度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方式,包括审判、检http://gdairwin.com/post/2.html
5.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治生活的智慧指南法律基础知识 什么是合法? 合法,即符合国家或地区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不违反任何相关条例或规章制度。 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遵守法律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法律源自哪里? 中国的立法来源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基本自治规范性文件以及部门规章等。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38.html
6.法律常识了解中国十大最基础的法律知识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拥有众多复杂的法律体系,其中一些是所有公民必须熟知的。以下是中国十大常见法律,它们不仅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包括了更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刑法- 这是规范犯罪行为和处罚犯罪者的主要法律之一,涵盖诸如杀人、抢劫等严重罪行,以及其他形式的违法行为。 https://www.nu445dn1f.cn/zhan-hui-zi-xun/872925.html
7.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不同行业如金融、医疗等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定。在这些领域内,《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帮助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国际贸易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了解国际条约和协议,如WTO规则,对于避免跨境交易中的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8.舞弊审计识别论文8篇(全文)有“根据”的舞弊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表面上依据了一定的“事实”或“规定”,但企业往往根据对自身是否有利的需要,故意篡改、歪曲了事实情况,或故意夸大、缩小了相关数据,或在此基础上虚拟了部分事实,或故意片面、歪曲了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执行。 常见的有如下十四种问题: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rxworav.html
9.迈向科学的法律实证研究【摘要】 当前中国法律实证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对现存问题进行技术性讨论、批评和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为论题、理论、论据和结论这四大研究要素的残缺,研究要素在理论世界和经验世界的转换不当,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当衔接。由于这三类问题的存在,使得相当一部分法律实证研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67127
10.2015年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北大法律信息网这项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最高人民法院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一件大事,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人民法院准确适用法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529&year=2015
11.2023信息与网络安全期末复习(完整版)2023年信息安全岗复习内容11.5 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 概述 1.1 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否认等,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威胁是指某些因素(人、物、事件、方法等)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使用可能构成的危害。 https://blog.csdn.net/jennycisp/article/details/132479777
12.法治与民主:中国从亚洲经验中吸取的教训三、何种类型的民主?从至尊无上到陷入险境再到遭到弹劾 东亚民主国家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然而,某些共有的特点可能与中国民主的未来相关。其中一个特点是,东亚民主国家强调构建一个强大的政府,而不是更有限的自由状态。在被殖民主义、战争和内乱削弱后,亚洲国家转向民主体制,将之作为一种加强和巩固政府的方式。国家安https://www.guancha.cn/comment/2011_04_20_56372.shtml
13.市场调查报告15篇(模板)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626619/
14.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法律类)(精选13篇)年国家公务员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法律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国证监会参照事业单位考试大纲(法律类),根据最新官方消息确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考试大纲将于2017年10月末发布,10月30日-11月8日报名,12月10日笔试。现提供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22c20go.html
1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2014试题作业及考试答案D.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应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全国只有1个)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载。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4.关于法律优越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的效力等级高于行政立法 B.一切行政活动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C.在法律对某些事项作了明确规定时,行政法http://www.zjb360.com/news/?8722.html
16.教师资格证(小学)思维导图模板教育法律法规 13-16(4) 教师职业道德 17-25(9) 文化素养 26-27(2) 信息处理 28-29(2) 逻辑推理 主观题 材料分析3(42) 职业理念14 教师职业道德14 阅读理解14 写作1(50) 职业理念22 第1节-教育观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选择题)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ee0eccf07912929cb392b51
17.银华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动甚至出现较大亏损的风险,以及与创新企业、境外发行人、中国存托凭证发行 机制以及交易机制等相关的风险。 本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后,如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 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则本基金将直接进入基金财产清 算程序并终止基金合同,且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故基金份http://www.howbuy.com/fund/info/dtl/1598223506454.htm
18.调研报告100篇专栏当前,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中央18号文件和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为契机,开拓思路、统筹推进,不断加强全省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当前加强县乡人大建设应当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重视并开好乡镇人代会。要进一步规范程序,切实按照法律规定,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开好、开出成效。要合理安排会期和会议次数,http://xjzcl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453.html
19.《探索》杂志盘点08年度100项重大科学新闻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学家科林·拉塞尔(Colin Russell)说:“大约60年了,遍及世界的流感病毒传播路径仍是一个谜团。”他和研究小组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监督网络80个国家收集的分析数据显示,流感持续地在亚洲一些国家循环传播,这些国家地区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一些“不知情”的旅行者在这些国家患有流感后作为“传播体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09-1/200915120013.htm
20.匈牙利是不是申根国,最新的规定是什么截至2024年,申根的成员国增加到26个,他们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瑞士和列支敦士登。【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36631014.html
21.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虚假诉讼100万元的定罪应人民法院报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龙卫球、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立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灿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春晖为上述2020年度十大案件作了精彩点评。 人民法院回应社会关切、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充分肯定。这十大案件https://www.51zlaw.com/flzs/9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