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开启了崭新篇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编纂圆满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全面推开;法治社会建设迈入新阶段,‘七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在3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为“十四五”良好开局贡献法治力量新闻发布会上,中央依法治国办组成人员、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这样说。
热点1: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面有哪些考虑?
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保障。熊选国介绍,要着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具体要着力抓好“四个统筹”:
第一,统筹法治力量服务保障“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完善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亟需的法律法规,完善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持续推动涉产权冤错案件纠正;要服务保障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要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统筹调动法治力量,努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第二,统筹全面依法治国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做到推动完善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取得突破。
第三,统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重要环节法治工作。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的立法等。
第四,统筹好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完善涉外法治体系,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和保障,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体系。
热点2: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会上,司法部法治调研局局长李明征介绍,“十四五”时期,司法部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还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李明征提到,要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做好减证便民、“证照分离”等工作。
另外,做到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高频公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热点3:
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过程中,司法行政工作将有哪些进展?
“和过去相比,我国司法行政制度有了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未来五年,将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熊选国说。
一是全面加强行政立法。要围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加强行政立法工作;要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依法规范备案登记。
二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抓紧出台新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并且抓好贯彻落实。要通过努力,到2025年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更加健全,省市县乡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基本建成。
三是严格规范刑事执行。围绕完善刑罚执行制度,进一步规范刑事执行工作,持续加强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健全完善监狱系统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
四是提升法律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要科学制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五是深化平安中国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力确保监狱、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等。
六是锻造司法行政铁军。坚持政治统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理论武装、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实战训练相结合,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司法行政队伍。
热点4: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成效如何?未来五年有哪些举措?
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作。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局长王晓光介绍,去年以来,司法部组织开展了民法典普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等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
另外,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主要载体,夯实全面依法治国之基。司法部制定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命名管理办法,对已命名的394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定期复核,上线运行电子地图,加强动态管理,提升创建质量。
他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结合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在法治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实现从有形全覆盖到有效全覆盖,推动法律进村、入户、到人。
热点5:
在规范失信惩戒方面将出台哪些措施?
“国家多次出台文件强调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运动式’‘一刀切’执法问题,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还时有发生。”李明征说。
他还提到,司法部今年将全力开展五方面工作:组织开展规范行政执法的专题调研,摸清各地区各部门的真实情况,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行政处罚的基本制度和规则;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展全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体系研究及试点工作;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在全国推广使用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工作平台的应用,以信息化助力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热点6:
未来五年,司法行政机关如何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
“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促进均等化。”熊选国进一步介绍,特别是现在国家对中西部地区、一些偏远地区,要从政策、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这些地方的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体系的建设。
另外,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法律服务需求,促进多元化,要有必要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服务优良、运行有序的法律服务业,提供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便捷高效的多元化、个性化公共法律服务;要满足人民群众多领域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专业化水平,特别是要发挥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标,熊选国表示,要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法律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的制度作用,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加强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有机融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和科技创新手段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法律服务队伍,加强教育和管理;今年还将制定出台《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明确未来五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一系列具体工作举措,在“十四五”时期把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提到新高度,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