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或称肉绒、肉酥,是将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具有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携带方便等特点。肉松用猪的瘦肉或鱼肉、鸡肉除去水分后而制成的,在蒙古、中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很常见,非常适合儿童使用。猪肉松可直接佐餐、下酒,还可作为冷盘的垫底料、围边料及组拼料等。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肉松的百科吧。
肉松是指用肉作为主要原料,经煮制、切块、撇油、配料、收汤、炒松、搓松后制成的肌纤维蓬松絮状的肉制品。一般在我国的东部和东南部比较流行,基本上所有的禽畜肉类都可以制作成肉松,例如牛肉、羊肉、猪瘦肉、鱼肉、鸡肉等等,现在还有用鱼肉做肉松的产品。
相传,肉松是福州一位官厨补错救急而发明的。1856年(清咸丰六年)福州盐运使刘步溪的厨师林鼎鼎,在烹调时不慎把猪肉煮得太烂,这时盐运使招待客人又催着送菜。林鼎鼎灵机一动,急忙加入各种配料,炒制成肉丝粉末端上席去。谁知客人们品尝后纷纷赞不绝口,盐运使以后每招待客人都要林鼎鼎专门烹制这道菜。后来,林鼎鼎辞去官厨回家开设店铺,专门制作油酥肉松,并持起“鼎日有”招牌,意为“鼎中日日有”,风靡榕城。福州官吏进京还把它作为贡品或礼品,于是扬名全国。
1、肉粉松
加工工艺是用畜禽瘦肉为主要原料、经煮制、撇油、绞碎、调味、收汤、炒松再用食用油脂和适量面粉炒制成颗粒状的肉制品。肉粉松在福建和天津一带产量较大。
2、油酥肉松
加工工艺是用畜、禽瘦肉为原料,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后再加入食用油炒制成颗粒状或短纤维状的肉制品。油酥肉松以福建产的最有名,特点是纤维较短、很酥,吃起来很容易化、口味好。特点:油酥肉松和肉粉松形态呈疏松颗粒状或纤维状,无焦头,无糖块,色泽呈棕褐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有光泽。滋味浓郁鲜美,甜咸适中,具有酥甜特色,油而不腻,香味纯正,无不良气味,无杂质。
3、太仓肉松
加工工艺为以畜禽肉为原料,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肉制品。比较有名的太仓式肉松有太仓肉松、如皋肉松,上海快乐牌肉松等,特点是纤维长。
特点:太仓式肉松形态呈絮状,纤维柔软蓬松,允许少量结头无焦头,色泽呈均匀金黄色或淡黄色,稍有光泽。滋味浓郁鲜美,甜咸适中、香味纯正、无不良气味,无杂质。
4、如皋肉松
肉松是将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可以用牛肉、羊肉、猪瘦肉、鱼肉、鸡肉等除去水分后而制成,肉松是亚洲常见的小吃。
1、和炒饭搭配起来吃
热锅将油烧热,打入一枚鸡蛋,用炒勺炒散,放入大米饭,炒至米饭颗粒分明,加入肉松和盐,翻炒均匀,关火,这道菜就做好了,非常的美味。
2、和面包搭配起来吃
3、和蛋糕搭配在一起
1、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这类的人群不适宜食用肉松。
2、肉松是油脂类的食物,不易消化,对于有胃肠道疾病或消化酶不足的人群也是不适宜食用的。
3、肉松热量都远高于瘦肉,属于高能食品,吃的量和频率都要有所控制,不能天天吃或者大量吃。
食物能点燃是一种普遍现象。要知道,我们平时说的食物能量,最早就是采取真空燃烧的方法得出的。
食物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大量可燃物,最主要的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其他的包括醇类、酯类等有机物。
脂肪燃烧是最容易理解的,人类发明煤油灯之前,室内照明使用的主要是香油、豆油、桐油等植物油,古诗文里记载的“青灯”就是它。碳水化合物燃烧也很常见,比如植物中大量存在的木质素、纤维素和糖类,木头燃烧的主要成分就是木质素。
而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主要是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也含有少量硫和金属元素,都很容易被点燃。蛋白质燃烧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头发了,头发的成分基本上都是角蛋白,碰到火很容易被点着。蛋白质燃烧有特殊的焦糊味,人们常常用这个来鉴别织物中是否有羊毛、蚕丝。
真的肉松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可以点燃的。而且,由于是蛋白质,燃烧的话一般会有一股焦糊味。
1、看配料表
肉松配料表中应该有猪肉或牛肉,但如果只看到了淀粉、豌豆粉,而没有“肉”,说明不正宗。
2、看购买渠道
一般建议选择正规渠道的肉松,包装密封好的,而不建议购买散装肉松。因为散装肉松,容易作假,以及容易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