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出行以58.6%的渗透率位居各平台之首,远超其他网约车平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网约车出行市场中滴滴出行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而滴滴出行长久建立起来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更获用户信任,也成为人们网约车出行主要选择平台。
中国网约车运营模式图谱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自中国交通运输部颁发网约车新政之后,行业发展渐趋规范。企业在B2C和C2C的大框架下形成三种经营模式,三种经营模式各自独立运营。平台在运营模式一、二中担任中间商获取部分收入,同时也是监督者角色,依靠用户评价系统来管理平台内经营者;在模式三中,平台主要担任商家角色,获取经营利润。此外,移动支付系统的完善也有利于网约车的发展。
25-35岁网民为网约车主要用户群体
中国网民对网约车接受度高
用户出行使用网约车频率高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每月使用2-3次的网约车用户所占比例最高(31.9%),每月使用2-3次及其以上的用户所占比例之和为69.9%,对网约车高度依赖(每周2次及以上)的用户比例占7.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网约车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渐养成,小部分用户消费习惯已成熟。但从整体来看,部分用户习惯养成还处于开始阶段,消费动力并未完全被激发,网约车行业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超六成司机用户认为网约车工作环境更舒适
滴滴出行——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约车平台
资本助力为滴滴出行保驾护航
滴滴出行——多层次、跨领域、全方位经营
滴滴出行努力打造全方位出行市场,在运营模式上综合市场上的自营和平台两种模式;在服务质量上包含低中高不同档次的服务;在业务内容上涵盖短距离和长距离出行。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滴滴出行立足于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所有出行需求,其服务体系相对于同行业其他平台更加完善突出,在市场上也将具有更加持久的竞争力。
滴滴出行-司乘双方监督体系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网约车平台不仅需要保护好出行用户的合法权益,也需要保护好司机方的权益,单一方的放纵或者另一方的严格限制都会造成司乘双方供给不平衡而导致发展受阻。滴滴出行,采用司乘计价分离方式,能自动进行重新计价,其与客服投诉和用户评价相互补充,共同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为减少顾客爽约行为,降低司机损失,滴滴也设置了限制出行取消次数和信用罚款等措施。只有不断完善出行监督体系,出行市场才能更规范健康发展。
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用户规模已经形成技术与创新成重要驱动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网约车行业市场体系逐渐形成,用户体验仍需进一步深化。网约车已经过了的高速扩张的阶段,在市场体量上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服务质量与现有市场体量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异。网约车安全问题、价格监控、司机素质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中国主流网约车服务商将继续在原有基础上强化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保证其服务下活跃用户数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