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章节习题:(6)模拟试题司法考试

1.《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

2.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

3.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

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

4.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大律》

5.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大律》D.《北魏律》

6.北齐时将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改称为()

A.尚书台B.御史C.司寇D.大理寺

7.首次规定“刑名”律,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

A.《法经》B.《九章律》C.《新律》D.《晋律》

8.第一次将“服制”列入律典中,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是()

A.《新律》B.《大律》C.《北魏律》D.《晋律》

9.《晋律》共有()

A.十二篇B.十八篇C.二十篇D.六十篇

10.官吏可以用官品爵位来抵罪的一种特权制度是()

A.议B.请C.赎D.当

11.正式使用“官当”之名的律典是()

A.《新律》B.《陈律》C.《北魏律》D.《晋律》

12.最先规定了以官抵罪的律典是()

1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史选任采取()

A.任子B.察举C.九品中正制D.征召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了体现恤刑及加强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确立了()

A.“皇帝亲自断狱”制度B.“登闻鼓”直诉制度

C.死刑复奏制度D.律博士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通行于全国的法律是()

16.首创“八议”制度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新律》D.《北齐律》

17.《新律》共有()

18.标志着“格”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形式出现的法律是()

A.《麟趾格》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

19.首创以格、式的法规形式进行编制的法律是()

A.《麟趾格》B.《晋律》C.《大统式》D.《北齐律》

20.标志着“式”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形式出现的法律是()

21.《大统式》是()时期的法律

A.三国B.西晋C.南朝D.北朝

22.“法令明审,科条简要”所形容的法律是()

23.合晋律刑名、法例两篇为名例篇,冠于律首,标志着封建律典的总则至此确立的法律是()

A.《北齐律》B.《晋律》C.《新律》D.《九章律》

24.《北齐律》共有()

25.确定“重罪十条”的法律是()

26.正式使用“官当”之名的法律是()

A.《九章律》B.《陈律》C.《新律》D.《北齐律》

27.首创缘坐妇女免死之制的法律是()

A.《梁律》B.《陈律》C.《新律》D.《北齐律》

28.创立“测囚”之法的朝代是()

A.陈朝B.南梁C.西晋D.东晋

29.《晋律》在《九章律》的基础上,新增了多少篇()

A.十二篇B.十八篇C.二十篇D.十一篇

30.《晋律》又被称为()

A.《九章律》B.《泰始律》C.《新律》D.《北齐律》

二、多项选择题

1.两晋的法律形式有()

A.律B.令C.故事D.科

2.晋律是以哪些律典为基础制定的()

A.《九章律》B.《新律》C.《北齐律》D.《陈律》

3.《晋律》颁行后,哪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

A.张斐B.贾充C.杜预D.羊祜

4.晋代除了制定《晋律》外,还著有()

A.《晋令》B.《法律答问》C.《麒趾格》D.《晋故事》

5.北朝在法制上的建树优于南朝,其中尤其以()著称于世

A.《九章律》B.《北魏律》C.《北齐律》D.《陈律》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改进上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直诉制度。下列制度中,哪些是直诉制度的体现()

A.皇帝亲自断狱B.登闻鼓

C.死刑复奏D.肺石函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哪些刑讯手段()

A.重枷B.测囚C.测立D.肺石函

8.()的出现,标志着格、式上升为独立的法律形式

A.《九章律》B.《麒趾格》C.《大统式》D.《陈律》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任免、考绩制度有()

A.九品中正制B.停年格

C.都官考课之法72条D.告劾

10.“八议”的范围包括()

A.亲B.故C.贤D.能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贵族享有的特权有()

A.“准五服以制罪”B.“八议”

C.“重罪十条”D.“官当”

12.“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中的“五服”包括()

A.斩衰B.齐衰C.大功D.小功

13.“重罪十条”制度中的“重罪”包括()

A.反逆B.不道C.恶逆D.盗窃

14.“重罪十条”的内容主要包括()

A.侵犯皇权尊严的犯罪B.危害封建政权的犯罪

C.侵犯父母尊长的犯罪D.破坏家族伦常关系的犯罪

15.曹魏《新律》中规定的死刑刑种有()

A.车裂B.腰斩C.弃市D.枭首

16.《晋律》的刑种有()

A.死刑B.徒刑C.笞刑D.罚金

17.《晋律》中规定的徒刑刑种有()

A.二岁刑B.三岁刑C.四岁刑D.髡钳五岁刑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缘坐”的刑罚进行改革的律典有()

A.《九章律》B.《麒趾格》C.《新律》D.《梁律》

19.北周时期,流刑的等级包括()

A.流四千五百里B.流三千里

C.流五百里D.流二千五百里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包括()

A.七去三不去B.六礼

C.强制早婚D.严禁士族与庶族通婚

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包括()

A.屯田制B.井田制C.占田制D.均田制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机关的变化包括()

A.设立律博士B.廷尉改为大理寺C.设立都官尚书D.设立御史台

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

A.“八议”入律B.“官当”制度形成

C.创置“准五服以制罪”制度D.“重罪十条”的确立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行政管理体系包括()

A.三公九卿B.尚书省C.中书省D.门下省

25.北朝时期的立法包括()

A.《北魏律》B.《麒趾格》C.《北齐律》D.《新律》

26.南朝时期的立法包括()

A.《北魏律》B.《永明律》C.《梁律》D.《泰始律》

27.三国两晋时期的立法包括()

A.《新律》B.《九章律》C.《法经》D.《泰始律》

28.《晋律》又被称为()

A.《新律》B.《九章律》C.《张杜律》D.《泰始律》

29.北齐时期的土地立法包括()

A.租调法B.井田制C.占田制D.均田令

3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包括()

A.确立“十恶制度”B.“八议”入律

C.改具律为名例D.创立“录囚”之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4.C5.C6.D7.C8.D9.C10.D

11.B12.D13.C14.C15.B16.C17.B18.A19.C20.C

21.D22.D23.A24.A25.D26.B27.A28.B29.D3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3.AC4.AD5.BC6.BD7.ABC8.BC9.ABC10.ABCD

11.BD12.ABCD13.ABC14.ABCD15.BCD16.ABCD17.ABCD18.CD19.ABD20.CD

21.ACD22.ABC23.ABCD24.BCD25.ABC26.BC27.AD28.CD29.AD30.BC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责编:八月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程序

来学宝典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浦东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18号众城大厦15D

静安公司: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547号联通国际大厦C幢902室

THE END
1.中国法律史11何勤华|周小凡:弘扬中华法律文化 共铸世界法律文明 2021-08-09 12杨一凡:重述中国法律思想史 2021-08-02 13史志强:冤案何以产生:清代的司法档案与审转制度 2021-07-27 14朱勇:论清代皇帝决策的法律机制 2021-03-29 15张生:从德治法治并重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 https://fashi.ecupl.edu.cn/514/list.htm
2.马工程《中国法制史》的知识考古(形式篇)(中国法制史)书评华政的教材一直叫《中国法律制度史》,直到丁凌华老师那本精彩的讲演录仍然如此 朝代为经 建国后的法制史教材,普遍以朝代为经,以部门法为纬。这一做法也并非天经地义,背后有着深刻的成因 中国古代的政书,以制度类别为经,每类制度之下再按时间叙次。京师大学堂指定为《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课程参考教材的《三通考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17161/
3.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结构的几个问题【内容提要】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与结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创新的话题。历代法律史学家建构的 法律史学科体系,向我们展示了法律史学研究的真谛。法律具有调整社会、控制社会的 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社会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内容。法律史学以法律制度史和法 律思想史为研究对象。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宏观体系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85921_6163.html
4.法制史复习指导: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这一期对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做一个整理归纳,内容比较多,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理清条理,避免混淆。 战国法律制度: 一、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一)一断于法:在治国的方针策略上,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将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 (二)刑无等级:在法律适用上,法家主张制定并执行相对公正、平等的https://www.kaoyan365.cn/jm/7025.html
5.中国法律史甘肃政法大学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10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何勤华:《中国法学史》(1——3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王立民:《中国法律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范忠信:《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gsli03011004005/14772479
6.法律史范文8篇(全文)生物学解释以适者生存的竞争的观点去描述法律制度的存在与演变。其有三种类型:第一, 是唯心主义的类型, 同人种学解释的第一种形式一样, 它也是从观念出发去解读法律的发展。其次, 它认为在法律史中存在着许多的法律观念, 各种法律观念相互的斗争, 符合并能最好的体现前述法律功能的法律观念, 将被留存下来, 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65hwurm.html
7.中国法制史讲义:魏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1、魏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一、曹魏?新律?的立法成就【考纲内容】?新律?在傍采汉律,删约旧科的同时,还吸收了曹魏前期的立法经验,体 现出一定的开创性,特别在律典的篇章体例与逻辑结构上表达的尤为突出.一改?具律?为刑名,至于律首.曹魏?新律?首次将?具律?的位置提到第一,并改称?刑名?,突出了律典总那么https://m.renrendoc.com/paper/182874571.html
8.中国法制史之元明清法律制度1.2公务员考试网这一变化,是与明代取消宰相制度,强化六部职能的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表明了法律 与政治制度戚戚相关的联系。《大明律》其条文简于唐律,其精神严于宋律,是终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封建大法, 其体例直接为清律所承袭,故在中国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明《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https://www.huatu.com/2013/0809/689667.html
9.中国法制史1(通用6篇)《中国法制史》是讲述我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之前我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法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武器,然来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qq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