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题图书推荐:中国法制史

以中国古代法制为核心的中华法系,与印度教法系、伊斯兰教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一起构成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法系。

中华法系的指导思想发端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兴于两汉、盛于隋唐,沿至明清、解体于清末。中华法系不仅是古代中国文明的象征,更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宝贵财富。

本期图书将从中国法制发展历史、法学思想、法治实践等方面,为读者提供既富有专业性又不乏趣味性的推荐书目。

/本期书单/

《中国法律制度史讲课实录》

著者:丁凌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

索书号:D929/1232-4

长按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由华东政法大学丁凌华教授“中国法律制度史”课程录音稿整理而成,共十七讲。中华四千年的法制,有辉煌也有失落,有艰难更有希望。作者希望籍此书能够触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回望反思,并为中华民族的法意觉醒作一代一代不懈的努力。

2

《法律博物馆》

著者:江隐龙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

索书号:D909.9/3174

在千百年的岁月积淀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法律器物,在它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法律的刚性与威严,亦能体会到法律的温暖与博爱。本书作者用心搜罗了我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20多件法律器物,如丹书铁券、节钺(yuè)、铜匦(guǐ)、登闻鼓等,并用生动的文字及精美的图片建成了一座“法律博物馆”,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尽识法律之美。

3

《刑罚的历史》

著者:罗翔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21

索书号:D924.122/6285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刑罚的历史和演变。中国古代的法律以刑法为基础,其主要的法律后果就是刑罚。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直至近现代五刑,讲述刑罚从残酷走向人道的过程。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漫长而艰难,折射出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嬗变。从刑罚的演变历史中,看懂人类历史的前进规律。

4

《判词经典:从上古到南宋》

著者:李广宇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22

索书号:D929.2/4403

判词,是判决书的旧名,是一种法律裁判文书。本书作者是一位审判业务专家,曾任省高院、最高院法官,他以我国古代判词的历史发展为顺序,为我们赏析了从上古到南宋时期的经典判词,分析了不同朝代判词的特点,解读了这些判词背后所反映的法制传统和法律文化。判词里不但有乾坤,还有春秋。请跟着作者的步伐,一起踏上这趟发现之旅吧。

5

《古春风——名家·奇案·智审·妙判》

著者:牛占龙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

索书号:D909.22/2024

本书分为名家、奇案、智审、妙判四部分。“名家”所列有韩非、李斯、董仲舒、张释之、宋慈、沈家本等诸位名家;“奇案”结合时代背景,剖析案件背后的情、理、法;“智审”为现代流行之推理;“妙判”选李鸿章、于成龙、张船山等九人的精妙判牍,进行翻译、注释、解读。作者希冀本书与读者共赏法律和案件中山河远阔的一面。

6

《北宋士大夫的法律观》

著者:赵晓耕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索书号:D929.441/4865

7

《儒家法思想通论(修订本)》

著者:俞荣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8

索书号:D909.225/8244

本书侧重研究、比较先秦诸子各家的法思想。作者从中国古代思想体系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梳理孔子、孟子、荀子的法律思想,揭示儒家法律思想的特质、历史变迁。本书回溯了儒家法的历史源泉,对中华法系的当代使命进行了联系和呼应,是一部中国本土法律文化的专业著作。

8

《透过法律看历史:大案中的制度、人情与智慧》

著者:张程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2021

索书号:D929.48/1229

本书以名案解析司法,以故事触摸历史。全景式还原了严世蕃案、张福弑母案、浙江府库亏空案、福建大狱、宁波平粮案、顺天乡试舞弊案、邓尔恒被杀案、刺马案等八个历史大案,通过书写权力夹缝中的小人物命运,讲述中国古代权力因素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显现隐藏其后的官场黑暗。

法律主题馆

楼层位置:东馆4F西南侧

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图文由读者服务中心提供

图文编辑:法律馆

上海图书馆全攻略,找书找杂志找论文找活动找知识找答案找伴读,就找上海图书馆信使。——免费电子书推荐——馆员评书——寻访上海文化——论文报告资料查找技巧——教你玩转图书馆

THE END
1.中国法律史11何勤华|周小凡:弘扬中华法律文化 共铸世界法律文明 2021-08-09 12杨一凡:重述中国法律思想史 2021-08-02 13史志强:冤案何以产生:清代的司法档案与审转制度 2021-07-27 14朱勇:论清代皇帝决策的法律机制 2021-03-29 15张生:从德治法治并重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 https://fashi.ecupl.edu.cn/514/list.htm
2.马工程《中国法制史》的知识考古(形式篇)(中国法制史)书评华政的教材一直叫《中国法律制度史》,直到丁凌华老师那本精彩的讲演录仍然如此 朝代为经 建国后的法制史教材,普遍以朝代为经,以部门法为纬。这一做法也并非天经地义,背后有着深刻的成因 中国古代的政书,以制度类别为经,每类制度之下再按时间叙次。京师大学堂指定为《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课程参考教材的《三通考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17161/
3.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结构的几个问题【内容提要】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与结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创新的话题。历代法律史学家建构的 法律史学科体系,向我们展示了法律史学研究的真谛。法律具有调整社会、控制社会的 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社会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内容。法律史学以法律制度史和法 律思想史为研究对象。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宏观体系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85921_6163.html
4.法制史复习指导: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这一期对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做一个整理归纳,内容比较多,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理清条理,避免混淆。 战国法律制度: 一、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一)一断于法:在治国的方针策略上,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将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 (二)刑无等级:在法律适用上,法家主张制定并执行相对公正、平等的https://www.kaoyan365.cn/jm/7025.html
5.中国法律史甘肃政法大学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10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何勤华:《中国法学史》(1——3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王立民:《中国法律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范忠信:《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gsli03011004005/14772479
6.法律史范文8篇(全文)生物学解释以适者生存的竞争的观点去描述法律制度的存在与演变。其有三种类型:第一, 是唯心主义的类型, 同人种学解释的第一种形式一样, 它也是从观念出发去解读法律的发展。其次, 它认为在法律史中存在着许多的法律观念, 各种法律观念相互的斗争, 符合并能最好的体现前述法律功能的法律观念, 将被留存下来, 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65hwurm.html
7.中国法制史讲义:魏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1、魏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一、曹魏?新律?的立法成就【考纲内容】?新律?在傍采汉律,删约旧科的同时,还吸收了曹魏前期的立法经验,体 现出一定的开创性,特别在律典的篇章体例与逻辑结构上表达的尤为突出.一改?具律?为刑名,至于律首.曹魏?新律?首次将?具律?的位置提到第一,并改称?刑名?,突出了律典总那么https://m.renrendoc.com/paper/182874571.html
8.中国法制史之元明清法律制度1.2公务员考试网这一变化,是与明代取消宰相制度,强化六部职能的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表明了法律 与政治制度戚戚相关的联系。《大明律》其条文简于唐律,其精神严于宋律,是终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封建大法, 其体例直接为清律所承袭,故在中国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明《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https://www.huatu.com/2013/0809/689667.html
9.中国法制史1(通用6篇)《中国法制史》是讲述我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之前我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法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武器,然来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qq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