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概述内容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职业道德讲义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

(一)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综合。

三层含义:1、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性质、内容,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决定的。

2、道德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来调整人民之间的行为的。

3、道德不是由专门的机构制定和强制实施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

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调节的。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1)道德和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

2、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1)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2)在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国家意志,通过司法部门强制执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

(3)在调节方式上,法律具有强制性、滞后性,道德则具有自觉性、事前性

(三)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如善恶、是非、荣辱、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假评价)道德评价的特点:扩散性和持久性。如“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建立良好声誉要持久,而毁掉它却在一瞬间。

二、职业道德

(一)职业: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相对稳定的工作。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

三层含义:1、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

2、通过职业劳动是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3、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二)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它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2、它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共性: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

个性: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教师必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医生必须救死扶伤,军人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等。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1、职业理想:即人们对职业活动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是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

2、职业态度: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态度和心理倾向。

3、职业义务: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履行对他人、社会应尽的职业责任。

4、职业纪律:在岗位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条例等职业行为规范。

5、职业良心:在职业义务中所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评价活动。

6、职业荣誉:社会对从业者职业道德活动的价值所作出的褒奖和肯定,及从业者在主观认识上对自己职业道德活动的一种自尊、自爱的荣辱意向。

7、职业作风: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范。

(四)职业道德的特征

1、鲜明的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4、一定的强制性

5、相对稳定性

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

一、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一)导向功能:指职业道德具有引导职业活动方向的作用

(二)规范功能:指职业道德具有促进职业活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效用

(三)整合功能:指企业通过职业道德核心理念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调节,起到凝聚人心、协调统一的效用。

(四)激励功能:指职业道德能够激发从业人员产生内在动力的效用。

二、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包含了职业道德的萌芽

2、奴隶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形成时期

3、封建社会,产生许多新职业,职业道德有了新的行业要求

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开始建立

(二)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二、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国外职业道德历史发展

(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

1、社会责任之上

2、敬业

3、诚信

4、创新

(三)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加强道德立法工作

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第四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职业道德建设

1、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

2、确立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体现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指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二)职业道德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

1、爱岗敬业: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

2、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品质,是一项根本的职业道德

3、办事公道: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时公正、客观、不徇私情,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

则处理问题

4、服务群众:为满足群众需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群众排忧解难

5、奉献社会:不以获得报酬为最终目的,自愿为他人、为社会付出劳动的行为

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务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关系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它们适用的范围不同

2、它们反映的利益不同

3、它们存在着相通性:如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

第二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一、集体主义的内涵

集体主义:指一起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一)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二)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

(三)集体利益要通过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

二、集体主义的要求

(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

(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

1、极端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一自我为中心的处世哲学。

2、享乐主义:是一种庸俗腐朽的价值观,它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

3、拜金主义:以金钱为中心,以获取金钱为人生最终目的。

第三节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

一、三个准则的描述

1、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

2、审慎:指选择最佳的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

二、面对应用环境和条件的具体分析

1、关于“忠诚”:存在着职责、对最高经营责任人和企业“忠诚”的问题。怎么体现忠诚?忠诚是听话,还是把活干好?还是既听话又把活干好?

正确做法:一个人的忠诚应该是中处于他的职责,通过圆满完成自己的职责,来体现对最高经营责任人和企业(委托人)的忠诚。

2、关于监督、举报、“打小报告”:发现其他员工又不道德的行为,比如偷窃、撒谎等,该如何做?(举报,维护了企业整体利益,但影响同伴的关系)

正确做法:说服并敦促当事人主动找管理者坦白

3、关于审慎:审慎会引起过于保守或优柔寡断吗?如何评判决策者的魄力或鲁莽?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之谜守护正义的旗帜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它不仅仅是一系列规则和规定,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揭开其背后的奥秘,并探索如何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来更好地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12434.html
2.法治时报数字报我们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进行道德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 ——习近平2014年1月7日在http://szb.hnfazhi.com/html/2024-11/22/content_87149_18014876.htm
3.法治体系的基石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完备性法律层面 首先,法律层面上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商事法等,它们是国家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对于所有公民和组织均有约束力。宪法规定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各项基本权利义务;刑法则明确了犯罪定义、处罚标准及相关程序;而民商事law则涵盖了合同、物权、侵权责任等领域,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78765.html
4.2015年创建文明单位知识测验复习题(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7、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http://www.zyytlz.com/html/party/11111F12015.html
5.2015年证券从业考点精讲第九章:证券投资咨询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投资分析师负有监督、审计以及影响其他人行为的责任,来禁止各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者职业道德标准的行为。另外,投资分析师负有告知雇主有关国际和国内职业道德标准的责任,以避免不必要的制裁和冲突。 例9—4(2012年3月真题·单选题)以下关于证券分析师执业纪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gaodun.com/zq/756758.html
6.2018级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及社区管理等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备能从事健康监测、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备健康管理师的职业道德、伦理素养,在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养生会所、养老机构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6.htm
7.“六大纪律”包括党的财经纪律道德纪律廉洁纪律群众【单选题】由于人类活动具有( ),根据其活动而产生三种道德。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内容物包括(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以( )为评价标准。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虹膜由后至前可分为( )四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 )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c7f793a248444e6297a28aa2bb6f9139.html?fm=bd5aa65d1c72523d9620bbe61fd06189c8
8.企业管理中的合规风险有哪些一、根据合规义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合规风险分成三大类:行为不合纪律与道德规范的风险、行为不合企业合规承诺的风险、行为不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的风险。 (一)行为不合纪律与道德规范的风险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违反发布的各种纪律风险、违反社会道德风险、违反社会文明约定风险、违反社区文化风俗风险等。 https://www.x315.cn/doc/tB5WQb
9.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对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稳定性特征,说明职业道德是稳定而不变化的 C.职业选择属于个人权利的范畴,不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D.职业道德与法律分属不同领域,二者没有关联性 A B C D 2. 美国于1978年确立了一部规范政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0&ex_Id=1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