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知识点汇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1.法律是什么?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法律规定了我们哪些义务?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3.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隐私权、通信自由、言论自由权等。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纳税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等。4.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
2、,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5.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冀、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区别: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6.生活中有些事情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如: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服兵役的权利和义务;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等。7.1996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2年修订规定:每年农历九日为老年节
3、。8.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到哪些法律。惩治犯罪:刑法;处理民事纠纷:民法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超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校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内容: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作用: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10.民法定义: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的作用: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11.行政法行政法的作用:
4、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12.法律的作用: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宪法是根本法: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2.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我国现行宪
5、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3.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它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1)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2)在我国,其它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5.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
7、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5.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3.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4.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
8、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公民的基本权利: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劳动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文化权利等。6.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8.公民履行的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9.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我国已将“国家尊重
9、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10.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11.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国家机构有哪些1.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2.学校、医院、银
10、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3.常见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查院等。4.我国常见国家机关及其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机关名称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元首,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最高军事指挥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监察委员会国家的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人民法院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人民检
12、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8.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9.什么是“一府一委两院”?“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为人民1.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选举包括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是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
13、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2.选举的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4.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方式: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撰写方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5.关心国家大事,不仅
15、说,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行政机关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行政机关就不能行使。3.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4.我国的行政机关的下设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同,它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于人民,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5.我们受特殊保护1.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人为成年人。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2.未成的人的特点:好奇心强,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自我保护能力差,等。3.4.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
16、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1)未成年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未来;(2)社会上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把侵害的对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3)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7.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8.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
18、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13.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知法守法依法维权1.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权。2.公民享有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3.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4.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