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跨学科教学案例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跨学科教学案例

基本信息

未批阅

基于跨学科教学理念,在学习研修课程的基础上,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个跨学科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时《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材分析:

教材第2页两幅图展示了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日常活动,通过两个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学生乘坐大巴旅游可能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旅游合同、文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法律问题。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可能涉及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药品质量监管、监护人义务等法律问题。通过这些案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教材第3页上方的两幅图片结合前一页下方的正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享有多种权利。下方的正文和两幅图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义务,自己有哪些义务。不管权利还是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教学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2、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3、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点:

1.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关系

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法律、纪律和道德的区别;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这些社会规范也有内在联系。现实生活中,不同规范之间难免存在冲突,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每种规范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对主要社会规范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处理矛盾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可以结合家规、班规、校规等不同的规范,帮助学生认识法律执行的强制力和普适性。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和法律的作用、优势出发,引导学生认同法治社会既是现实状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制度是因需要而产生,避免学生对法律这样具有明显强制力和普适性特征的社会规范产生排斥。

2.法律对生活的作用

要让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法律,法律保护人们正常的生活,初步确立守法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法律在学术上的专业定义难以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感知来认识法律,学生能够了解法律是一种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规则即可。

要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法律除了约束人的行为,也保障人的权利,规范政府的权力。法律事先明示了规则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适用于社会的每个成员,引导人们做正确的事。法律还促进社会进步,通过制定和落实规则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让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避免向学生机械灌输法律的概念、作用、分类等,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3.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区别

4.权利和义务的内涵

理解权利意味着自由,义务意味着约束,我们既要享受权利,也要积极承担义务。教材列举几项权利,目的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权利。权利是一种自由,有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选择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权利包括了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等,这些权利是由法律规定的。义务与权利相对应,它是一种约束,意味着公民应当做某事(如纳税)或者不得做某事(如不得污染河流)。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前置作业内容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渴望平静、安详、幸福的生活,但生活中有时候并非如此。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前置作业1:小品表演(被侵害的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

盖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法律。

(1)说一说,法律是什么?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4)什么是刑法,什么是民法?

1.利用教材材料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说一说旅游时要注意什么,去医院看病会遇到哪些情况。

2.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共同学习事例中的哪些环节与法律有关。

4、向学生提问:你有哪些财产,家里的哪些东西是你可以支配的?如果爸爸妈妈不让你上学,你觉得对吗,为什么?别人可以伤害你的身体吗,可以侮辱你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现象背后有权利。

5、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遵守交通法规?

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四、权利的学习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之谜守护正义的旗帜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它不仅仅是一系列规则和规定,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揭开其背后的奥秘,并探索如何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来更好地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12434.html
2.法治时报数字报我们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进行道德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 ——习近平2014年1月7日在http://szb.hnfazhi.com/html/2024-11/22/content_87149_18014876.htm
3.法治体系的基石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完备性法律层面 首先,法律层面上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商事法等,它们是国家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对于所有公民和组织均有约束力。宪法规定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各项基本权利义务;刑法则明确了犯罪定义、处罚标准及相关程序;而民商事law则涵盖了合同、物权、侵权责任等领域,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78765.html
4.2015年创建文明单位知识测验复习题(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7、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http://www.zyytlz.com/html/party/11111F12015.html
5.2015年证券从业考点精讲第九章:证券投资咨询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投资分析师负有监督、审计以及影响其他人行为的责任,来禁止各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者职业道德标准的行为。另外,投资分析师负有告知雇主有关国际和国内职业道德标准的责任,以避免不必要的制裁和冲突。 例9—4(2012年3月真题·单选题)以下关于证券分析师执业纪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gaodun.com/zq/756758.html
6.2018级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及社区管理等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备能从事健康监测、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备健康管理师的职业道德、伦理素养,在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养生会所、养老机构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6.htm
7.“六大纪律”包括党的财经纪律道德纪律廉洁纪律群众【单选题】由于人类活动具有( ),根据其活动而产生三种道德。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内容物包括(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以( )为评价标准。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虹膜由后至前可分为( )四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 )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c7f793a248444e6297a28aa2bb6f9139.html?fm=bd5aa65d1c72523d9620bbe61fd06189c8
8.企业管理中的合规风险有哪些一、根据合规义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合规风险分成三大类:行为不合纪律与道德规范的风险、行为不合企业合规承诺的风险、行为不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的风险。 (一)行为不合纪律与道德规范的风险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违反发布的各种纪律风险、违反社会道德风险、违反社会文明约定风险、违反社区文化风俗风险等。 https://www.x315.cn/doc/tB5WQb
9.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对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稳定性特征,说明职业道德是稳定而不变化的 C.职业选择属于个人权利的范畴,不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D.职业道德与法律分属不同领域,二者没有关联性 A B C D 2. 美国于1978年确立了一部规范政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0&ex_Id=1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