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本文通过对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二者概念的阐述以及两者关系的界定,分析了我过实践当中“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二字应作何理解,提出应以法律事实为认定案件的事实,而不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对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界定和二者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种审判方式的改革,成为理论界和实物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因此,对两者及其关系的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涵义

概念的科学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就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而言,我界和实务界在用语和对用语的界定上仍然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了对有关问题的不同认识,也妨碍了认识的统一。

对于客观事实,比较容易理解,一般的来讲就是指人的认识所反映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事件。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和行为,法律事实是按照法律的要求,用证据支撑起来的事实,是指的以法律调整范围为基础,通过立法加以设定以及通过执法、司法程序所认定的事实。

二、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相互关系

对于二者的基本关系,目前大多者对两者关系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司法实践过程中将案件发生时的事实通过诉讼活动确定为法律上的事实来考查和讨论两者的关系。其主要论点如下:

(一)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基础

(二)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反映

法律事实是通过法律手段对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反映。认定法律事实的法律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审判程序规则、证据规则和法官的认识(心证),均属基本的法律手段。换言之,认定法律事实有三种基本手段,即审判程序规则、证据规则和法官心证(内心裁量)。

由于法院都是在客观事实发生以后再认定事实,这种认定也只能是尽量的事实复原。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性,法律事实对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复原”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主观性,两者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法律事实必须以客观事实为追求目标。

(三)法律事实必须以客观事实为追求目标

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认定事实的审判程序、证据规则以及其他法律手段,都是以追求客观事实为目标。一种审判程序和证据规则是否合理,要看其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认定的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相一致。可以说,当今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审判规则和证据规则,实际上都是人类为在诉讼中最大限度地发现客观事实而创造的科学手段,是发现客观事实的经验积累,也是人类优秀的科学。

三、对“以事实为根据”中“事实”内涵的探讨

通过上面对两者定义和两者关系的论述,可以看出二者在审判实践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司法原则,是我国建设主义法治国家的已向基本要求,是我国多年来司法实践的科学。

那么,“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应该是客观事实还是法律事实,成为学界近几年来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这里的事实应该是客观事实,有人主张应该是法律事实。主张应是客观事实的学者的理由如下:1。根据认识论,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认识,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客观存在进行认识,最终形成自己的意识。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审判人员可以通过诉讼活动对客观事实进行认定2。客观事实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必然会在客观世界里留下各种痕迹,这位法院查明客观事实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3。我国司法机关有党的坚强、统一的领导,有广大具有社会注意觉悟的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忠于人民利益、忠于法律、忠于事实真想、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司法干部队伍,这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有力组织保证。基于以上观点,有学者认为,“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应当是客观事实,法官的职责就是查清客观事实,并以此作为定案的依据。认为应当是法律事实的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这两种观点的交锋,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即“以事实为依据”中的事实应该是法律事实。之所以笔者认为应以法律事实为事实,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司法实践中对客观事实的追寻有一定的障碍,在对案件的认定上只能以法律事实为依据。

(二)诉讼当事人的干扰因素的存在,也为寻找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陈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本着对自己有利的原则进行的,所以在诉讼中在对案件陈述的时候有可能只陈述对自己有利和对对方不利的事实,或者将对自己不利和对对方有利的事实加以隐瞒或者不予陈述。加之办案人员自身认识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客观事实难以达到与原本同样真实的效果。

(三)就程序法本身的而规定来看,对事实的认定也应以法律事实为根据

对于我国一些学者将客观事实作为定案证据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我国证据制度中形式理性观念的缺失有着很大关系。我国向来实行的是罪恶纠纷观,因此倾向于要求“按本来面目”来认识违法行为或查明违法行为,在对民事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很容易与“完全按照认识或反映客观真实具有重大价值”的价值联系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在诉讼过程中人们对真实情况的努力追寻,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为追求实质的真实而不顾程序上的要求,忽视了形式上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而形式理性观念要求所有旨在规范对案件真实情况进行查找的程序规范,都必须得到遵守和实施,而不论这种遵守和实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说,不论是审判者还是控辩双方,都不能为寻求客观真实而无限制的进行诉讼活动。因此,在严格的形式主义的限制下,诉讼活动所认定的事实显然不能等于案件的本来面目。客观事实的揭示过程处处受形式理性的制约,不再是绝对的客观真相,而只能是服务于诉讼或仲裁的解决争端目标的法律事实。因此,对于审理过程中的事实应当是法律事实。

综上,对于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在二者的关系界定清楚的情况下,应当认识到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应以经过诉讼程序确定的事实即法律事实作为定案的事实。

THE END
1.法官诠释——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指人的认识所反映的不依人们的一直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事件;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和行为。听概念很抽象,近期办理的一个案件,法官的一段话,对于法律事实、客观事实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分享如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司法领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281954107799007&wfr=spider&for=pc
2.法律事实的概念的英文翻译法律事实的概念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法律事实的概念的英文,法律事实的概念翻译,法律事实的概念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3g.dict.cn/s.php?q=%E6%B3%95%E5%BE%8B%E4%BA%8B%E5%AE%9E%E7%9A%84%E6%A6%82%E5%BF%B5
3.于立深:行政事实认定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摘要:“不确定法律概念”是法理学和各部门法中经常遇到的基础术语,它们被用于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判词之中。不确定法律概念不仅仅涉及到法律适用中的解释问题,其所指涉的事实认定的争议性,使得概念解释进一步复杂化。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事实相互缠绕、相互印证,在做出不同种类的行政行为时,对二者相互关系的理解也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47/6219.htm
4.浅析法律中的事实问题7篇(全文)本文所称的同居关系是指狭义的男女两性未登记结婚的同居生活关系,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对同居关系的认定采取狭义的同居概念。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同居关系原则上不予保护。事实婚姻与同居关系除了在概念方面的不同点之外, 还有两者的构成要件、法律后果、适用的程序与规定也不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dz25g4r.html
5.“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首先,哈贝马斯主张对法律的正当性(有效性)和合法律性(事实性)进行概念区分或范畴区分。在概念上,"正当性"和"合法律性"是必须区分开来的。忽视这种区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刚才提到,纳粹迫害犹太人是根据纳粹政府所颁布的法律而实施的,但那显然是不正当的,是不具有"legitimacy"的,尽管在纳粹的法律系统中,是有"legahttps://www.douban.com/note/64332197/
6.法律概念事实概念 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时间和行为的概念,如失踪、不可抗力、违约,等等。 其他概念 除上述四种概念,如正当程序等。 依其所涉及的内容,法律概念可以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渉物概念。法律概念还可以按涵盖面大小,分为一般法律概念和部门法律概念,部门法律概念又可分为宪法概念、刑法概念、民法概念等。 http://baike.soso.com/v701017.htm?ch=ch.bk.innerlink
7.法律事实与法律事件的区别律师普法法律事实与法律事件的区别2022-09-18 12,049 普法内容法律事实和法律事件的区别是: 1、概念不同:法律事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不依权利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和客观现象。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2、特点不同;法律事实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https://www.110ask.com/answer/14970.html
8.客观事实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比较 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客观事实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它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范畴,无所谓对错之分。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https://baike.kuaiji.com/v42665358.html
9.法律逻辑审判要件九步法之:在法律规范中解读出要件事实标题文章“推定”是法律上一个技术性的概念,只要看到“推定”,就是表明:应当首先认定它是真实的,同时应允许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相反的证据来证明它不是真实的。 https://www.jianshu.com/p/be9580805a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