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先秦时期法家学派使用的“法治”一词的含义是
A.人治底下的法治
B.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C.民主国家中的良法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遵守
D.治国者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2.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是
A.股东大会B.监事会C.经理D.董事会
3.商法的调整对象是
A.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
B.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C.行政许可行为
D.经济关系中商自然人、商业组织和商业活动
A.1993年B.1994年C.1999年D.2000年
5.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属于
A.商业贿赂B.假冒或仿冒C.虚假宣传D.侵犯商业秘密
6.我国刑审诉讼法规定,逮捕的决定机关除人民检察院外还有
A.人民法院B.拘留所C.人民政府D.公安机关
7.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是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政府
8.票据持有人丧失票据采取补救的一种民事法律程序是
A.督促程序B.公示催告程序C.挂失程序D.还债程序
9.诉讼标的所指向的物,称为
A.诉讼客体B.诉权C.诉讼标的物D.诉
10.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
A.3个月内审结B.6个月内审结C.9个月内审结D.12个月内审结
11.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是
A.鉴定人B.原告C.被告D.第三人
12.在行政诉讼中不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原告D.被告
1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是
A.最后收到起诉状的法院B.最先收到起诉状的法院
C.上级指定的法院D.各法院协商后确定的法院
14.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作出终审判决的期限是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
A.1个月内B.2个月内C.3个月内D.6个月内
15.当今国际社会,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
A.国家B.国际组织C.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D.法人组织
16.联合国是
A.国家B.地区C.国际组织D.外交机关
17.下列有关国际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国际法调整的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B.国际法是国家之上的法律
C.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集中的、有组织的暴力机关
D.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18.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我国涉外仲裁机构的裁决,对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应当是
A.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C.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D.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19.为了避开依冲突规范本应适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当事人故意制造另一个连接点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关系的成立或确立的脱法行为,在国际私法上被称为
A.反致B.转致C.公共秩序保留D.法律规避
20.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行政司法的是
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执行C.行政决定D.行政复议
2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行政法律关系B.管理关系C.行政关系D.权力关系
22.以公司之间的控制和依附关系为标准,可将公司划分为
A.总公司和分公司B.母公司和子公司
C.两合公司和无限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贲任公司
23.某犯罪嫌疑人记载自己受贿详细情况的账本属于
A.书证B.物证C.证人证言D.视听资料
24.我国现行的确立自然人国籍的原则是
A.血统主义B.出生地主义
C.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D.出生地主义为主,血统主义为辅
25.1902年关于离婚的海牙公约规定,“夫妻非依其本国法及法院地法均允许以离婚方式解除婚姻时,不得为离婚之请求”,这一规范属于
A.双边冲突规范B.单边冲突规范
C.重叠性冲突规范D.选择性冲突规范
26.我国宪法规定,休息权的享有者是
A.劳动者B.公民C.法人D.非法人组织
27.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是
B.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必须以主体双方的合意为根据
C.行政机关不能直接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接受惩罚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争议通常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决
28.某市政府与宏达家具有限公司因订立办公桌椅买卖合同而产生的关系是
A.行政关系B.刑事关系C.合同关系D.非法律关系
29.在经济关系调整中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是
A.主辅关系B.主次关系C.相辅相成的关系D.上下位关系
30.消费者在展销会上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在展销会结束后消费者索赔的对象是
A.展销会的举办者和商品的销售者B.消费者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
C.商品销售者所在地的工商部门D.展销会举办者所在地的工商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证据的有
A.书证与物证B.视听资料C.证人证言与当事人陈述
D.鉴定结论E.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
32.我国人民法院组织体系内的各级法院包括
A.基层人民法院B.初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D.高级人民法院E.最高人民法院
33.票据法律关系的基本当事人包括
A.背书人B.保证人C.汇票的出票人
D.本票的收款人E.支票的付款人
3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A.企业组织管理关系B.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C.行政管理关系D.市场规制关系
E.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35.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B.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一般也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
C.所有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
D.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可以互相代替
E.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并互为补充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禁止性规范
37.拘传
38.条约
39.民事法律关系
40.数罪并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简述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42.简述我国刑法中适用缓刑的条件。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44.试述我国国家机构的体系。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甲(30岁),一日带邻居的儿子乙(12岁)上街去玩,看到有摸奖的,甲模了几次均未中,便让乙去拔,但乙没带钱,甲给乙5元饯,并说:“拿去摸奖吧,凑个热闹,不用还了。”结果,乙摸得价值20万元的大奖。
问题:乙摸奖中奖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46.李某与张某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一日路上偶遇,二人上前热烈拥抱,李某兴高采烈地打了张某腹部一拳,嚷着:“小子,这些年跑哪儿去了?”话音未落,张某就痛苦地捂着腹部倒在地上,李某连忙将张某送往医院救治,结果张某在途中死亡。经法医鉴定,张某患有脾肿大,因李某击打一拳造成脾破裂而死。张某的家人、同事等均不知其患有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