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答网”关于执行的7大疑难问题解答法院约定债权权利人法律文书

问题一:刑事财产执行中追缴违法所得不足部分可否执行被执行人合法财产?

答:追缴违法所得原则上只能以犯罪所得、孳息及其转化物为执行对象,不能执行被执行人合法财产,但在违法所得对应的财产已经灭失、下落不明、为他人善意取得等客观无法追缴的情形下,倾向于可以执行被执行人等值合法财产。

违法所得表现为赃款时,往往数额明确,但已被犯罪分子转移或挥霍,无法全部追缴到位,此时应分情况处置:如赃款无合法原因或合理对价而流向其他主体,应“一追到底”,如“一追到底”仍无法从其他主体处全部追缴到位,应当以未追缴到位的赃款数额为限,将被执行人等值合法财产作为执行对象;如果赃款通过正常市场交易转化为其他财产形式,对第三人善意受让的不能再行追缴。对于追缴不足部分,应执行等值的被执行人合法财产。

违法所得直接表现为赃物或其他财产形式时,进行价值追缴应当确定追缴的具体金额,如金额难以确定,或争议较大,则应暂缓执行,由审判部门确定继续追缴的具体金额后,再交由执行部门依法进行价值追缴。执行部门在价值追缴执行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共有人合法财产份额,并保证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

问题二:民事调解书的强制执行,债务人是否应当承担迟延履行责任?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第八条及第十五条规定,民事调解协议中约定了债务人不履行协议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时,债务人按照约定承担了该民事责任后,债权人不能再要求债务人承担迟延履行责任。

实践中,民事调解书对民事责任的约定存在多种情形,需要分情况类型化把握。

问题三:民事诉讼中,原告已经申请保全被告银行账户内的货币类财产,判决生效后,原告未及时申请执行,被保全人(被告)能否主动向法院申请执行,实现主动划扣?如原告申请执行,执行费、迟延履行加倍利息等如何计算?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人主体应当为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被保全人(被告)一般系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并无申请强制执行的主体资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的工作指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财产保全阶段已经足额控制无需变价的财产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经债权人申请,审判部门可以用原案号作出扣划裁定,并通知执行部门将案款划付给债权人。法律文书生效后,进入执行阶段前,债务人要求通过人民法院履行该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由审理该案的审判部门负责办理。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在权利人怠于申请执行的情况下,被保全人(被告)虽然无法申请执行,但可以向审判部门提出履行义务的申请,由审判部门裁定划付被保全的款项。

关于执行费,在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内,若被保全人(被告)以明示的方式向审判部门或权利人表示愿意以被保全的货币类财产履行义务,仅因货币类财产被保全而未能主动履行的,如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可视被保全货币类财产的具体数额,予以减免执行费。

迟延履行期间的加倍债务利息的目的是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带有对被执行人进行惩罚的公法性质。因被保全人(被告)货币类财产已被保全,若其以明示方式主张以被保全的货币类财产履行义务,亦可视被保全货币类财产的具体数额,不予支持或部分支持迟延履行期间的加倍利息。

问题四:第三人在调解书或者调解笔录中以债务承担方式加入债权债务关系的,执行程序中能否对该第三人强制执行?如果第三人提供了大量珠宝、玉石等作为担保,可否直接执行该财产?

答: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第三人在调解书或者调解笔录中以债务承担方式加入债权债务关系已构成债务加入,在第三人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第三人与债务人一起对债权人负有连带债务。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117号亦认为,根据民事调解书和调解笔录,第三人以债务承担方式加入债权债务关系的,执行法院可以在该第三人债务承担范围内对其强制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债务加入不同于执行担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第二十四条规定,应通过变更、追加当事人程序列债务加入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而执行担保的第三人一般不得被追加为被执行人,仅可以裁定执行担保人财产。

对第三人提供的大量珠宝、玉石等担保财产,在构成执行担保的情形下,可直接执行该财产,但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问题五:司法拍卖被执行人与案外人共有不动产所产生的评估费、拍辅费和相应的税费应如何承担?

答:关于评估费、拍辅费的承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社会机构或者组织承担网络司法拍卖辅助工作所支出的必要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作为被处置财产的案外共有人,在不承担生效法律文书规定义务情形下,如责令其承担实现债权发生的费用,有悖公平原则。因此,执行过程中为实现债权而产生的评估费、拍辅费,由被执行人承担更公允。

问题六:被执行人购买的第三人保留所有权的财产能否强制执行?如能执行,如何执行?

答:被执行人购买的第三人保留所有权的财产是可以强制执行的。主要理由如下:

执行实践中,需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问题七:经生效法律文书确认但已过执行时效的债权,能否在执行程序中主张抵销?

答:申请执行是权利人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实体权利的司法程序,规定执行时效目的在于督促权利的及时行使和实现。债权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执行,虽丧失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但并不导致实体权利的消灭。在债务人申请强制执行时,债权人请求抵销种类、品质相同的债务,并不为法律所禁止,且更能体现法律的实质正义,也有利于践行诚实信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执行实效,减少程序空转。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关于债务抵销的规定中,均未将债权未过执行时效作为行使抵销权的要件。因此,尽管经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债权已过执行时效,但只要符合抵销权的法定要件,被执行人依然可以在执行程序中主张抵销。

THE END
1.法律之门刑事常识探秘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跨国界逃避追究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国际层面上建立起有效沟通机制以便协调各国执法机构,对跨境逃亡者进行追踪并将他们绳之以法成为了当前国际共同目标之一。这要求各国之间需要建立信任关系,并共同努力打击那些企图利用国界为掩饰进行非法活动的人士。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31825.html
2.法网天地刑事法律常识百问一、法网天地:刑事法律常识百问 二、法律的根基:刑法基本原则 三、罪行与责任:犯罪构成要素探究 四、证据之重:证据规则概述 五、司法公正:审判程序保障人权 六、罚则明确:刑罚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七、救济途径:赦免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八、预防为主:社会治安管理体系构建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402548.html
3.法律迷雾解析刑事常识百问一、刑事法律常识百问之起源与意义 刑事法律常识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频繁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们是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知识不仅对律师和法官来说至关重要,也对公众了解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系统学习和掌握刑事法律常识对于提高司法效率,维护社会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39471.html
4.违法所得追缴不能时执行等值财产的证成与适用又如,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联合印发的《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5条第2款亦明确了上述规则,将违法所得追缴不能时追缴等值财产的模式进一步拓展到了成品油走私犯罪的案件中。再次,2021年《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二百零九条第二款明确:“追缴涉案财物以追缴原物为原则,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4523.shtml
5.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通过条目化的证据清单,引导公安机关规范、高效取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审查重点和方向,不断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案质效。 http://zjjkq.jsjc.gov.cn/zt/babslc/202411/t20241128_1679930.shtml
6.警察能随意搜查吗?根据国家规定已帮助1699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294482.html
7.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历年试题解析:刑事诉讼(二)答案及解析:AC 《刑诉法》第56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据此C入选。《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http://www.yuloo.com/news/116029.html
8.刑事诉讼法中对搜查证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执行搜查需向被搜查者出示搜查证。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执行逮捕或拘留时,可无需另行出示搜查证即可进行搜查。【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相关https://v.66law.cn/wenda/3262222.aspx
9.美国刑事诉讼法(13页)美国刑事诉讼法一、侦查与强制措施(一)讯问根据公民的指控,或情报人员的“提示”,或者警察在巡逻值勤时发现了犯罪,警察就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美国对于规范警察的讯问行为有一条著名的规则:米兰达规则。米兰达规则要求:如果警察在讯问之前没有向被讯问人宣读“米兰达忠告”,那么警方在此时获取的口供就不能作为审判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9/8006053014003126.shtm
10.司法警察值庭规则8篇(全文)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值庭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2djs5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