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自己在家看片,被警察逮捕拘留15天罚款3000元电脑违法

“我只是在家里查了一下,没有影响到其他人,为什么要抓我?”

当然,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男人,每当夜深人静时,小刘的内心难免躁动。

为了疏解寂寞,小刘依旧保留着从大学时期养成的,看“小电影”的习惯。

事发晚上,小刘正津津有味的观摩一部“小电影”,突然,“当当”两声把他吓了一跳,真是扫兴,关键时刻竟有人敲门,小刘极度不爽。

狠狠的关上电脑,把裤子随意一提,穿上拖鞋,小刘走到了门前。可当他看清屋外来人后,却被吓了一跳,原来,屋外站着三名警察。

打开房门,小刘麻溜的把三人迎进了房间。还没等小刘反应过来,一名警官就径直打开小刘电脑,翻看了起来。

站在一旁的小刘,想阻止但又不敢,刚开始还有点羞耻,但随后小刘就坦然起来,心想,自己在家随意看看,又没犯法。

可接下来警察说的话,却把小刘吓了一跳。“你涉嫌在互联网上复制不雅物品,跟我们走一趟吧”。

这点事不至于吧?无论怎么解释,对方不为所动,迫于无奈,小刘顺从的跟着警察去了派出所,和他一起被带走的,还有他的电脑。

最终,小刘被认定违反《治安处罚条例》第68条“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不雅物品,应处10至15日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规定。

经鉴定,小刘电脑上的“小电影”共95部,虽然没有发现传播和转发痕迹,但是已经构成数量较大,不属于“情节较轻”情形。

因此,小刘被拘留15天,罚款3000元,还有他的笔记本电脑,被认定为作案工具,予以没收。

15天的拘留经历,让小刘觉得自己很悲催,从拘留所一出来,小刘是越想越郁闷。

“说我电脑是作案工具,那QJ犯作案后,为啥不把他们的作案工具没收?”

小刘实在不服,于是在律师的帮助下,很快向当地递交了行政复议书,异议有三点。

一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事实上,那三个民警未按照以上规定,办理和出具搜查证等手续,因此,此案程序违法。

二是扣押电脑,被当成作案工具,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三是自己从网络上下载“小电影”,仅供自己观看,没有转发和传播,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属于情节轻微或者没有其他影响,因此,对自己作出行政处罚,适用法律错误。

在小刘提交行政复议申请后的第二天,复议结果也很快出来。

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公安机关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因此,主体适格,没有不妥。

但小刘在网上下载成人小电影仅供自己观看的行为,造成社会影响轻微,公安机关对小刘的行政处罚失当,应予以撤销。

最终,小刘的电脑、3000块罚款被悉数退回。复议是成功了,但小刘却却高兴不起来,那我那失去的15天怎么办?

答案是,小刘可以申请国家赔偿。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律师说法

1、“下载”不能等同于“复制”,复制违法,下载不一定构成违法。

“下载”与“复制”虽然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但却并不能混为一谈,两者的定义不同,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尤其对于讲究严谨的法律来说,更是如此。

举个例子,如果你用U盘从别人的电脑上,拷贝了一部黄片到自己的电脑上,这就属于明显的“复制”行为,因为拷贝的定义就是复制。因此,你的这种行为构成了违法。

不过,如果你从网上直接“下载”黄片,被认定为“复制”的话,显然是有些牵强,因为下载的定义并不是复制,两者在定义上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2、没有搜查证,警方无权进行搜查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根据我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害公民的住宅。

本案中,当地警方在没有出示搜查证的情况下,进入顾某家中进行搜查,显然是违法的,因为本案并不属于紧急情况。

所谓“紧急情况”,是指被执行逮捕、拘留的人身藏凶器或引爆装置、剧毒物品或者在其住处放置爆炸物品等,可能发生自杀、凶杀及其他危害他人或公共安全的情况,或者有毁弃、转移罪证等反侦察迹象。

综上所述:本案中,由于不属于紧急情况,警方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进入顾某家搜查,其实存在程序违法的问题。

3、法不禁止即自由,公众应当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本案中,虽然顾某下载黄片的行为的确有悖社会公序良俗,应该受到谴责,而且更不应该得到提倡,应该予以教育。

THE END
1.法律之门刑事常识探秘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跨国界逃避追究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国际层面上建立起有效沟通机制以便协调各国执法机构,对跨境逃亡者进行追踪并将他们绳之以法成为了当前国际共同目标之一。这要求各国之间需要建立信任关系,并共同努力打击那些企图利用国界为掩饰进行非法活动的人士。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31825.html
2.法网天地刑事法律常识百问一、法网天地:刑事法律常识百问 二、法律的根基:刑法基本原则 三、罪行与责任:犯罪构成要素探究 四、证据之重:证据规则概述 五、司法公正:审判程序保障人权 六、罚则明确:刑罚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七、救济途径:赦免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八、预防为主:社会治安管理体系构建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402548.html
3.法律迷雾解析刑事常识百问一、刑事法律常识百问之起源与意义 刑事法律常识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频繁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们是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知识不仅对律师和法官来说至关重要,也对公众了解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系统学习和掌握刑事法律常识对于提高司法效率,维护社会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39471.html
4.违法所得追缴不能时执行等值财产的证成与适用又如,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联合印发的《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5条第2款亦明确了上述规则,将违法所得追缴不能时追缴等值财产的模式进一步拓展到了成品油走私犯罪的案件中。再次,2021年《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二百零九条第二款明确:“追缴涉案财物以追缴原物为原则,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4523.shtml
5.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通过条目化的证据清单,引导公安机关规范、高效取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审查重点和方向,不断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案质效。 http://zjjkq.jsjc.gov.cn/zt/babslc/202411/t20241128_1679930.shtml
6.警察能随意搜查吗?根据国家规定已帮助1699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294482.html
7.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历年试题解析:刑事诉讼(二)答案及解析:AC 《刑诉法》第56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据此C入选。《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http://www.yuloo.com/news/116029.html
8.刑事诉讼法中对搜查证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执行搜查需向被搜查者出示搜查证。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执行逮捕或拘留时,可无需另行出示搜查证即可进行搜查。【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相关https://v.66law.cn/wenda/3262222.aspx
9.美国刑事诉讼法(13页)美国刑事诉讼法一、侦查与强制措施(一)讯问根据公民的指控,或情报人员的“提示”,或者警察在巡逻值勤时发现了犯罪,警察就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美国对于规范警察的讯问行为有一条著名的规则:米兰达规则。米兰达规则要求:如果警察在讯问之前没有向被讯问人宣读“米兰达忠告”,那么警方在此时获取的口供就不能作为审判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9/8006053014003126.shtm
10.司法警察值庭规则8篇(全文)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值庭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2djs5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