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大报告,看“新征程”中企业合规管理应关注的十大要点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二十大报告是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吹响了14亿多中国人齐心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集结号。

10月23日,在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前,我们即将开启一个新征程,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目录索引

一、从历史到未来:全面依法治国是合规管理的时代背景

二、从中央到地方:合规管理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三、从国际到国内: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合规管理评价标准

四、从国企到民企:高质量合规管理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来表达

五、从企业到职工:劳动用工合规管理的核心在于保障职工利益

六、从资源到环境:生态环保合规管理的底色是“绿色发展”

七、从国家到个人:国家安全是合规管理不可逾越的“红线”

八、从个人到社会: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是合规管理中不可缺位的“社会责任”

九、从价值观到方法论:建立和培育合规文化是合规管理的“基石”

十、从治标到治本:制度约束与廉洁自律并行是实现合规管理的“双行线”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的第七部分,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23次提到了“法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依法治国,已成为当今中国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全方位推进法治建设,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滚滚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法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企业只有依法合规经营才能行稳致远。

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首次以部门规章的方式发布,正是在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规则之争、法律之争的大背景下,响应和落实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在总结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实践、借鉴国际大企业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时代决策。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在企业合规管理中,全方位落实党组织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合规要求在本企业得到严格遵循和落实,不断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合规管理的基本要义。

以《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为例,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切实防控风险,有力保障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对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作出各项规定,但这项工作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即为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有关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合规管理全过程。

一方面,合规管理应纳入企业党委(党组)的法治专题学习中,推动企业领导人员强化合规意识,带头依法依规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2017年,我国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ISO19600:2014《合规管理体系指南》,制定了GB/T35770—2017《合规管理体系指南》。

随后,基于最新的合规管理国际实践,ISO于2021年发布了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修订并代替ISO19600:2014,将推荐性指南(Guidelines)变为可认证的要求(Requirements)。

2021年10月12日,为满足我国各类组织需求及与国际规则接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35770-2022《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二十大报告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中国社会具有独特的法律、经济和社会政策,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行为特点和管理模式。在学习国际化标准的基础上,唯有聚焦和面对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企业合规管理的评价体系和适用标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合规管理体系”,才会给企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企业合规建设的过程,就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检验遵守其各项规则的合规义务过程,也是其建设完善内部各项制度、程序及流程的过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建设和发展中不变的必由之路。而在当前和今后将会逐步推进国内各项规则、制度与国际制度的有机链接,实现包括规则、规制、标准等在内的制度型开放样态。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劳动用工是每个企业合规管理中不可回避的话题。重视劳动用工合规管理,表面上是呼应国家关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社会治理要求,实际上更是企业合规管理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很难想象,一家不重视职工利益、劳动争议案件频发的企业,其合规管理水平是高质量的。

二十大报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一定意义上讲,广大劳动者无疑也正是“人民”范畴下的一个群体缩影。

企业用工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尊重和重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依约发放劳动报酬,依规进行岗位管理,是合规管理的基本要求。

“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在《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中,将生态与环境保护列为企业专项合规管理中的重点领域,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前,在新冠疫情延宕反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企业经营承压加大,先起于国外、风行于国内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或将成为企业向内管理、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更成为企业合规管理未来新的结合点。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而数据安全已被提升至国家安全的层面,充分体现我国维护数据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决心。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所有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必须在合法、合规的范畴内进行。否则,经营一旦不合规,所付出的代价将是其不能承受之重。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因制度漏洞、执行不力、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引发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其所造成的后果已然不只是企业内部的事,而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公共安全事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安全生产合规管理,不仅仅关乎企业利益,更和公共安全有关;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行为,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企业通过招用劳动者,通过生产劳动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经营目标。但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然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无论是个体的劳资争议,还是群体的劳资争端事件,一旦冲破劳资双方协商的范畴演变为社会事件,必将纳入社会治理的范围。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国家倡导国家文化,对于企业合规管理来说,更是要建设、塑造、维护和发展企业合规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合规文化是合规管理的基石,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合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企业合规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合规文化的本质是规章制度与人的意识的结合,是合规体系建设的“灵魂”,更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树立起人人合规、主动合规、全流程合规的文化理念,合规才能成为全员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合规文化才能真正融入企业血脉,合规体系建设才能真正的落实落地。

“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决不姑息。

深化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从合规管理的概念提出及其历史发展来看,合规管理经历了从“小合规”到“大合规”的发展历程。企业合规最初是为配合国际反腐败、反商业贿赂的开展和合作而产生的。

反腐败合规作为较早产生的合规管理内容,属于合规管理体系的基础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领域反腐败的重视,行政追责和刑事追责对企业经营影响重大,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去留。企业通过建立内部反腐败合规机制,将国家的外部监管转向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形成自我预防、自动监测、自主调查的合规风险控制机制。

通过反腐败合规管理,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增强商业信誉,从而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基业长青的基本保障。

总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凝聚全党全国智慧、反映人民意愿,指导党和国家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新时期,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通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体会和实践,深入学习领会,把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使命、新任务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中,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各方面比较集中的政治任务。

当然,对于企业合规建设及合规管理来说,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关乎企业现实经营利益和长远发展前途的“必备考题”。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我们有理由相信,实践已经而且必将进一步验证,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符合国家、社会和人民全方位要求的高水平合规管理,不仅可以助推一个企业公民成为一个及格甚至优秀的“时代答卷人”,而且更值得期许和实现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THE END
1.工作方法论51CTO博客工作方法论 1、单线程同步做事法 2、多线程异步回调做事法 3、TODO 做事法 4、分解任务做事法 5、Super-TODO无限颗粒化分解任务做事法https://blog.51cto.com/u_15127507/4263064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方法论意义.pdf他是最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客观事物、指导工作的,《论十大关系》 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范本。如果说,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 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重要思想, 有 现实的指导意义, 那么, 其中充满活跃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在一 定意义上说, 更具有普遍的、长远的价值, 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09/8103022114003035.shtm
3.《论十大关系》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论十大关系》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1a979ad0adad4d5dbdfd3516beebfa33.html
4.新媒体运营必看十大书籍!在互联网行业内,“运营”这个职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更需要有成熟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方法来给予行业从业者们以指引。《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尤其难得之处在于:它既对“什么是运营”这样的概念认知类问题进行了解读,又带有大量实际的工作技巧、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还包含了很多对于运营的思考、宏观https://m.douban.com/note/813399063/
5.思想工作》?: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下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https://www.mnr.gov.cn/zt/xx/ddxcsxgz/202101/t20210120_2599166.html
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①———兼论构建现代国家第18卷 第 1期 2015年 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8No.1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 Jan.2015 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15.01.00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① ———兼论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法论思考 吴志娟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http://skxb.hnust.edu.cn/ch/reader/pdf.aspx?file_no=150103
7.工作能力强的十大支撑点:1.务实求真。工作能力强的人,往往都比较尤其是对事前犯错的地方进行系统反思,事前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犯错?剖析越透彻,才能在下次再遇到类似事件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10.成果梳理。工作能力强的人,不仅是解决单一问题能力强,最重要的还是能及时对工作成果进行阶段梳理和升华,进而逐步形成自己体系化的认知体系和做事的方法论,让自己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高手。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ShareMomentDetail/14729585/
8.卫冕行业第一,“孝子日”荣获2022十大优秀案例新闻中心“孝子日”的品牌方法论 早在上个世纪,凯文·莱恩·凯勒就提出了成熟的“品牌建设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凯勒将品牌资产的积累分为四个阶梯: 品牌识别,定义产品或者品牌的“突出特性”,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意义,意味着品牌通过单向传播对消费者而言代表什么,包括品牌的形象、内涵; https://www.chinaredstar.com/news/article-213
9.洞悉十大趋势,把政府工作报告读明白带着这一“世界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课题组,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概括了十个方面的重大改革趋势,解读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下就是前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展开: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8_03_05_448991.shtml
10.2020年组织工作十大新闻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干部高级进修班、理论研修班,调训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课程开发等课题研究,推动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报告上讲台、进课堂,不https://www.12371.cn/2021/01/27/ARTI1611715872328168.shtml
11.科学网—安全工作十大法则(一):安全人性法则周欢,吴超.安全人性学的基础原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 24(5):3-8. 李美婷,吴超:安全人性学的方法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3):3-8. 许洁,吴超.安全人性学的学科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25(8):10-16.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357426.html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大辩证特性真理和价值相统一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中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在于它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在内容上具有客观性。“三个倡导”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进行的科学概括和归纳,是对http://ms.appbz.info/data/53.html
13.背起洛阳铲,30余年铲考不辍,他把中国历史打“通关”了!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马俊才的车马坑清理团队也一战成名 这是河南新郑郑国3号车马坑考古现场(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在马俊才看来 细致的发掘是对遗址最好的保护 而“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眼睛还要瞟向灶台外” 则是马俊才的考古“方法论”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4054581262216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