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文作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其重要性正如邓小平所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毛泽东曾说:“中国应当是辩证法发展的国家。”他是最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客观事物、指导工作的,《论十大关系》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范本。如果说,《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重要思想,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那么,其中充满活跃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普遍的、长远的价值,是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和学习的。

调查研究求真知

把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间环节和桥梁,这是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

实事求是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要从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调查研究则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振聋发聩的警示。他不仅把调查研究看作党必须遵循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把调查研究提到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的哲学高度来认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毛泽东从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出发,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并把“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十分深刻而重要的思想。在毛泽东看来,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斗争,是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的过程;现在,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提到了党的面前,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第二次结合”的史使命,就是要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历史课题。这反映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他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战略思考。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国开始了对自己的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的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开始向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方面转移。这是全党也是毛泽东面临的一个新的任务,即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复杂的问题,它既不能从马列主义的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是照搬、照抄苏联的模式所能奏效的;它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一样,毛泽东在进行新的历史性探索时,也是从深入而周密的调查研究入手的。

对被称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的《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曾回忆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渐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这种富有特色的调查研究,对我们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在这次调查期间,发生了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批评斯大林的重大事件。对此,毛泽东曾说,现在看来,至少可以指出两点:一是他揭了盖子,一是他捅了娄子。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了迷信。说他捅了娄子,就是讲,他作的这个秘密报告,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错误。就前者而言,毛泽东说:“这种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场解放战争,大家都敢讲话了,使人能想问题了”。他强调,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否则革命就不能胜利,社会主义就不能成功。这个认识,对于这次调查研究工作是有积极影响的。这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指出的:“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再者,在调查中研究、思考,善于集中集体智慧,逐步形成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毛泽东主持的这次调查活动,周恩来等许多中央领导也都时常参加,实际上是中央领导同志的一次集体调研活动。在听取汇报时,气氛民主,互相插话,共同探讨。毛泽东善于在调查中研究、思考,集思广益。他在听取汇报和共同研讨中,集中思考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的若干关系问题,先是形成并归纳出三个关系,即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随之又增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后来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对这五条作了完整的表述。其中,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三条,通过对于产业关系、地域经济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后两条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实际上已涉及对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同时,报告又增添了与经济建设相联系的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学习外国等五个关系问题。最后形成这十大关系,正是这次调查研究的直接成果,它所体现的许多重要的思想原则,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紧紧把握探索的主题

《论十大关系》作为开辟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新中国建立之初,“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由于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反对教条主义的经验,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因而比较早地认识到,建设道路也同样不能照搬外国。所以在探索中,毛泽东是紧紧地围绕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寻找一条自己的建设道路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由上可见,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重要的是要反对教条主义。教条主义,是对理论、对典籍的一种完全错误的态度。中共七大提出要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对我们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真理标准的讨论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态度的影响已日益缩小,而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对西方思想理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的影响正呈上升态势。应当看到,在苏东社会主义解体后国际上出现的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总体态势使得“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有了很大的市场。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出现,使那些历史的短视者觉得需要另找出路,转而追求西方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他们“言必称美国”,企图用西方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消解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用新自由主义来影响和误导我们的改革,这对我们的事业有很大的腐蚀力和破坏力,值得特别注意。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明确提出要反对学习外国中的教条主义做法,要打倒奴隶思想和“贾桂精神”,要发扬民族自尊心,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毛泽东的这些警示,其现实意义仍然是巨大的。

活跃的辩证思维方法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全部哲学活动都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融为一体。为了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毛泽东十分重视矛盾的分析方法。他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他同列宁一样,把矛盾问题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指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他在指导工作中,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注重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从纷繁复杂的矛盾现象中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大特色。

《论十大关系》体现了毛泽东活跃的辩证思维方法。在这里,毛泽东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毛泽东又从中国国情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在抓住重点工作的同时又十分重视非重点工作,即把非重点工作提高到有助于重点工作更好解决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和处置。辩证地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把这种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和转化的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重点和非重点,用抓好非重点来促进重点的更好解决,是毛泽东的方法论思想的一个发展。《论十大关系》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的。

再如,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从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观点出发,正确阐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富国”与“强兵”的辩证关系。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在他看来,国无防不立,强兵是必要的。这是近代中国提供的惨痛的历史教训。胜利了的中国人民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国防力量,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以捍卫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氢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但他深知,强大的国防力量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后盾,离开了富国,强兵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正是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毛泽东把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辩证关系,作为一个战略方针提了出来。

上举数端,可以清晰地看到《论十大关系》中所体现的活跃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毛泽东在这方面的哲学思想和工作方法,对于我们具有更重要、更普遍的启迪意义。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总是十分重视并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建设,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历史前进。这可以说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一大特色,也是他作为政治家的特有智慧的一个表现。1956年,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又是国际上的多事之秋。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毛泽东在深入调查研究并深刻总结国内和国际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提出要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的任务,并围绕这一历史性课题回答了历史和现实的、国际和国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为走自己的建设道路奠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论十大关系》正是这一理论成果的重要体现。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理论建设,使我们在另辟蹊径的艰难事业中,比较能够经得住风浪,而当我们出现失误的时候也比较容易纠正并回到正确的思想上来,因而能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THE END
1.工作方法论51CTO博客工作方法论 1、单线程同步做事法 2、多线程异步回调做事法 3、TODO 做事法 4、分解任务做事法 5、Super-TODO无限颗粒化分解任务做事法https://blog.51cto.com/u_15127507/4263064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方法论意义.pdf他是最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客观事物、指导工作的,《论十大关系》 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范本。如果说,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 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重要思想, 有 现实的指导意义, 那么, 其中充满活跃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在一 定意义上说, 更具有普遍的、长远的价值, 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09/8103022114003035.shtm
3.《论十大关系》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论十大关系》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1a979ad0adad4d5dbdfd3516beebfa33.html
4.新媒体运营必看十大书籍!在互联网行业内,“运营”这个职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更需要有成熟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方法来给予行业从业者们以指引。《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尤其难得之处在于:它既对“什么是运营”这样的概念认知类问题进行了解读,又带有大量实际的工作技巧、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还包含了很多对于运营的思考、宏观https://m.douban.com/note/813399063/
5.思想工作》?: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下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https://www.mnr.gov.cn/zt/xx/ddxcsxgz/202101/t20210120_2599166.html
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①———兼论构建现代国家第18卷 第 1期 2015年 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8No.1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 Jan.2015 doi:10.13582/j.cnki.1672-7835.2015.01.00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① ———兼论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法论思考 吴志娟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http://skxb.hnust.edu.cn/ch/reader/pdf.aspx?file_no=150103
7.工作能力强的十大支撑点:1.务实求真。工作能力强的人,往往都比较尤其是对事前犯错的地方进行系统反思,事前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犯错?剖析越透彻,才能在下次再遇到类似事件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10.成果梳理。工作能力强的人,不仅是解决单一问题能力强,最重要的还是能及时对工作成果进行阶段梳理和升华,进而逐步形成自己体系化的认知体系和做事的方法论,让自己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高手。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ShareMomentDetail/14729585/
8.卫冕行业第一,“孝子日”荣获2022十大优秀案例新闻中心“孝子日”的品牌方法论 早在上个世纪,凯文·莱恩·凯勒就提出了成熟的“品牌建设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凯勒将品牌资产的积累分为四个阶梯: 品牌识别,定义产品或者品牌的“突出特性”,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意义,意味着品牌通过单向传播对消费者而言代表什么,包括品牌的形象、内涵; https://www.chinaredstar.com/news/article-213
9.洞悉十大趋势,把政府工作报告读明白带着这一“世界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课题组,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概括了十个方面的重大改革趋势,解读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下就是前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展开: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8_03_05_448991.shtml
10.2020年组织工作十大新闻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干部高级进修班、理论研修班,调训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课程开发等课题研究,推动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报告上讲台、进课堂,不https://www.12371.cn/2021/01/27/ARTI1611715872328168.shtml
11.科学网—安全工作十大法则(一):安全人性法则周欢,吴超.安全人性学的基础原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 24(5):3-8. 李美婷,吴超:安全人性学的方法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3):3-8. 许洁,吴超.安全人性学的学科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25(8):10-16.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357426.html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大辩证特性真理和价值相统一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中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在于它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在内容上具有客观性。“三个倡导”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进行的科学概括和归纳,是对http://ms.appbz.info/data/53.html
13.背起洛阳铲,30余年铲考不辍,他把中国历史打“通关”了!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马俊才的车马坑清理团队也一战成名 这是河南新郑郑国3号车马坑考古现场(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在马俊才看来 细致的发掘是对遗址最好的保护 而“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眼睛还要瞟向灶台外” 则是马俊才的考古“方法论”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4054581262216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