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饮誉全球,编者李时珍——好学爱问访四方

文\本刊特约撰稿蒙乐生

李时珍(1518~1593),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其名著《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李时珍采药图

放弃科举

专事医学

李时珍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影响,幼年时就爱好和熟习草木虫鱼等学问。他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目。

在父亲的鞭策、督促下,13岁的李时珍于嘉靖十年(1551年)考中秀才。

李时珍虽然从小就热爱医学,但看到官僚乡绅轻视和欺侮父亲的情景,本来也想通过科举实现父亲对他将来当官的期望。然而,三次应试,三次失败,他便决心弃儒习医,一面刻苦钻研医药学著作,一方面行医看病。

很快,他的才华就显露出来,很多疑难病症经他治疗,大都能得到解决。由于他医术精湛,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被举荐到北京太医院。虽然官职低,但那里是个很好的学习场所,他阅读和见识了在别的地方想看但看不到的书籍和药物。

李时珍雕像

博采众长

编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16部,有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子百家本草所收录的药物达1518种,在前人的基础上增收了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药物形态图多达1100余幅。

李时珍打破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药的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等共16部,包括60类。每类药标名为纲,纲下是目,纲举目张。书中还系统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纠正了历代错误,丰富了本草学知识。

他通过亲身的医疗实践,认识到前代医药学家的辉煌业绩,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理论上、观察上的缺点、错误,尤其是历代药物学著作“本草学”的很多缺点错误。

他认为如果对药物解释混乱和分类失宜,很容易把医生带到错误的道路上去。他在父亲的赞同下,立志把旧的“本草”加以补充、整理。从《神农本草经》起,一直到宋朝唐慎微编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止,可以说是紧紧地衔接着前进的,但是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之后,却没有大的发展。于是,他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基础,把古人漏掉的或没有发现的,以及经民众实践用之有效的药物补充进来,使药物能得到充分应用。

李时珍在编写过程中,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地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名川大山,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类书籍八百多种,历时大半生,终于在他六十岁那年(1578年)写成。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与世长辞,葬在蕲州瓦硝坝故居的雨湖南岸。400多年过去了,他的墓址仍在。他当年的诊所已改建成“李时珍纪念馆”,郭沫若曾为之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李时珍乃十六世纪中国伟大医学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

李时珍主持编写的《本草纲目》,后世多次刊行,医家奉为圭臬。

实事求是

绝不人云亦云

李时珍不畏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当时,嘉靖皇帝朱厚熜不理朝政,妄想成仙,在宫中设立坛醮和炼金所,梦想炼成“不死之药”。在他的影响下,各地方士异常猖獗,炼制丹药的风气极为浓重。李时珍冒着违犯统治者意志的危险,把服食丹药的害处告知民众。

他遇到问题总是看了又看,听了再听,尽最大努力去调查了解。他写《白花蛇传》时最初是在药贩子那里找材料,但药贩子所收的蛇不全是真品,就亲自跑到产蛇地现场观察,结果他清楚地看到了白花蛇的活动规律,而且还了解到白花蛇的炮制方法等。

为了搞清楚专供皇帝服用的“仙果”到底是何物,他冒着杀头危险,前往均州(今湖北省均县)采摘样品,亲口尝试,证实所谓“仙果”不过是有生津止渴作用的普通椰梅。正因为他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着重第一手资料,因而使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李时珍在研究工作中不仅“无书不读”,涉猎诸家,而且“采访四方”,与农民、渔夫、猎人、樵夫交朋友。他研究萍、苹、莼、莕的形态差别,向行家请教鸬鹚的生育方法和鱼狗子的穴居情况,农民把他们所知道的标本都采集给他看。

有一次,他遇见车夫采一种红色草花,便问:这是旋复花啊,你们采它有什么用车夫说:我们当差,长年奔波,歇不得力,没有一个筋骨不患伤痛。我们有个秘方,用此根煎汤,睡前服下,可治筋骨伤。劳动人民给了他丰富的知识营养。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的形式撰述,便于诵记,因此流传甚广,历来受医家所推崇。

THE END
1.《永乐大典》:世界最早百科全书的下落之谜《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但其命运多舛,大多毁于战乱,散落于世界各处,不及原书二十分之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主持。编纂团队汇集了当时的知识界精英,历时十余年,从全国各地征集http://c.m.163.com/news/a/JHRHFO2N0552PVH4.html
2.中国古代十四大著名百科全书1、永乐大典(明朝) 2、四库全书(清朝) 3、天工开物(明朝) 4、梦溪笔谈(宋朝) 5、文献通考(元朝) 6、吕氏春秋(战国) 7、说文解字(东汉) 8、艺文类聚(宋朝) 9、太平御览(宋朝) 10、册府元龟(宋朝) 11、淮南鸿烈(西汉) 12、新书(东汉)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7691349_1037678584.html
3.细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百科知识2017年19期细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式,《天工开物》,《北堂书钞》,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中国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最早大约形成于公元前500年,大都写在竹简上,而严格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大约起始于公元220年。尽管这些篇幅巨大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BKZS201719017.html
4.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初步整理研究显示,荆州秦家咀墓地M1093出土战国楚简的内容涉及先秦“书”类、“语”类、诸子、数学、医药、畜牧、文学、日书等诸多领域,确是我国先秦古籍“百科全书”,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典籍整理、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价值。该考古项目入选2023年度国http://www.xinhuanet.com/20240412/7ced282c42f5417a9941ff0850563d60/c.html
5.达尔文称“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是指()A.《齐民要术》B.《九章达尔文称“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是指( )A. 《齐民要术》B. 《九章算术》C. 《水经注》D. 《本草纲目》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3240ae62372a916bafd60d51e803e7b.html
6.这本书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有多硬核?南方plus此后《本草纲目》又历经多版,甚至传到了东洋、西洋,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多次引用,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1953年,李时珍的肖像被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新落成的校舍,和李时珍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科学巨匠。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5/09/c5232235.html
7.《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其他视频:《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https://tv.sohu.com/v/dXMvMzM1OTQwODUwLzQ0NTI3MzEwOS5zaHRtbA==.html
8.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古代神话参考书: 山海经注晋郭璞清毕沅注(四库丛刊) 中国古代神话袁珂校编商务印书馆 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神话选译百题袁珂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诗经参考书目: 《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本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本 https://zwx.chzu.edu.cn/2018/0612/c13176a171779/page.htm
9.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哪本?济公的原名你知道吗?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哪本?济公的原名你知道吗?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哪本?济公的原名你知道吗?2018-08-31综艺最爆炸炸炸 2.4万个视频 | 1493关注 关注 精彩推荐 美女直播 更多 温柔的小姐姐爱了爱了 来,吃点不一样的 哥哥,点才艺嘛~ 志玲姐姐温柔哄睡中~https://m.56.com/c/v105697275.shtml
10.中国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是一款Android平台的应用。起源于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西方百科全书的始祖.他们通过讲学记述当时已有的全面知识.古罗马的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编写的《学科要义九书》(Disciplinarum libri IX)和《圣俗事物古迹》(Rerum divhttps://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311004
11.科学网—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我主要从较易获得的学者本人的论著,科学技术史专业学者的著作或论述,各类百科全书辞典及其它比较可靠可信的资源,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学者及其代表性论著进行综述。 主要查询资料来源 以下是本“系列学习札记5:从培根、马克思论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主要涉及的文献名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9634-125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