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养浚,字之骏,号岳嵩、觉生。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居文胜垸人。光绪二十五年考取秀才,两次到武昌应举人试未中。结识陈肇一、石瑛、田桐等人。青年时好气任侠。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远游日本,改名正,得同乡陈文哲资助,投考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班,毕业后入日本大学本科法律部,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与日本名流犬养毅、宣野长知等深相结纳。光绪三十二年,立宪派汤化龙在法政大学网罗朋党,邀集部分湖北留日学生,组织地方自治会,鼓吹立宪保皇,居遍访湖北同乡,揭露其保皇面目,使其阴谋未能得逞。次年夏,与孙武、张百祥发起“共进会”,为其起草章程。十二月,居正辍学回国,准备参加云南河口起义。至香港,知起义已失败,乃赴新加坡,晋谒孙中山,受命与胡汉民、汪精卫、田桐一起办《中兴日报》,以“药石”笔名与保皇党徐勤主办的《总汇报》论战,徐勤战败离去。居旋应邀赴仰光,创办《光华日报》,以“公生”笔名在华侨中鼓吹革命,并组织同盟会支部。英缅殖民当局应清廷之请,勒令该报停刊,并押解居正回广州,送清廷惩办。舟过星州,经当地同盟会组织聘请律师向公堂以3000元保释。准易德船至东京。
1948年7月,居正辞司法院长职,不久当选为监察委员。翌年5月,何应钦内阁辞职,代总统李宗仁提名居正组阁,以一票之差未获立法院通过。11月飞台湾,领评议委员和监察委员虚衔,从事民国史料撰述。1951年11月23日夜,为撰写《张振武死义事》,至11时猝然辞世,终年76岁。
居正虽处高位,但自奉节俭,常穿深蓝色布长衫,布袜布鞋,笃信佛学,自称“梅川居士”,且迷信风水。1932年,在武穴附近石滚桥莲花畈,买得一块坟地,将其父母和兄长坟堂迁移于此。居正关心地方公益事业,1928年倡修广武公路。还捐资办“养正小学”、“梅川图书馆”等。遗著有《辛亥札记》、《为什么要重建中国法系》、《梅川谱偈》、《参禅集》、《七十自传》等。台北出版有《居觉生先生全集》。湖北出版社出版有《居正先生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