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丨指导性案例“两高”典型案例法条纠纷案法律文书最高人民法院

编者按:北大法律信息网每月准时为您奉上过去一月的重要案例。本月重要案例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41批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五十四批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3批20例典型案例,内容涉及虚假诉讼、环境资源审判、反家庭暴力等方面。

指导性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41批指导性案例

1.指导性案例230号:新某航运有限公司诉中国机某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

【关键词】民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契约托运人;实际托运人;目的港无人提货;赔偿责任

【裁判要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托运人既包括与承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契约托运人,也包括向承运人交付货物的实际托运人。在收货人没有向承运人主张提货或者行使其他权利的情况下,因目的港无人提货而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缔约方的契约托运人承担,实际托运人对此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42条

2.指导性案例231号:东莞市丰某海运有限公司诉东营市鑫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海难救助纠纷案

【关键词】民事;海难救助;救助款项;同一船舶所有人

同一船舶所有人的船舶之间进行海难救助,参与救助的船舶应当被视为独立的救助方。在救助船舶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的情形时,其依照海商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获得的救助款项,不因与其属同一船舶所有人的遇险船舶的过失而被取消或者减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187条、第191条

3.指导性案例232号:某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诉帕某海运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

【关键词】民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货损举证责任;提单批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承运人签发提单时对装载货物表面状况不良未作批注,应当承担由此引起的不利后果。但是,承运人对于货物表面状况是否如实批注,应当依据其签发提单时是否具备观察货物表面状况的客观条件,以及所作判断是否符合通常标准进行综合考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46条、第76条

4.指导性案例233号:常州宏某石化仓储有限公司等诉宁波天某海运有限公司船舶触碰损害责任纠纷案

【关键词】民事;船舶触碰损害责任;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限制性债权;码头营运损失;优先受偿

对船舶触碰造成码头财产损坏及由此引起的码头营运损失等相应损失的赔偿请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责任人可以限制赔偿责任;上述赔偿请求中,根据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可以优先受偿的仅指造成码头财产损坏的赔偿请求,并不包括由此引起的码头营运损失的赔偿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07条、第210条

5.指导性案例234号:南京华某船务有限公司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案

【关键词】民事;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基金数额;远洋运输船舶;沿海运输船舶

同一海事事故中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有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或者《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计算的,无论该船舶是否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或者主张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其他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均不适用《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10条

《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规定》(交通部令1993年第5号)第3条、第4条、第5条

6.指导性案例235号:S航运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外国法院民事判决案

【关键词】民事;申请承认外国法院民事判决;互惠关系;个案审查;事实互惠;法律互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99条(本案适用的是2021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89条)

7.指导性案例236号:环某船舶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诉天某财富有限公司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纠纷案

【关键词】民事;船舶碰撞损害责任;涉外;协议选择;准据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涉外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当事人在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协议选择适用法律的,按照其协议确定纠纷适用的准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条、第4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7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19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五十四批指导性案例

1.检例第218号:最高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划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融入法治监督体系;衔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技术支持;检察听证

检察机关办理江河湖泊等跨行政区划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可以由上级检察机关统筹不同地方检察机关一体办案、综合履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高效开展线索摸排和调查取证,依法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支持,融合法治监督体系合力,有效督促地方政府及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助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注重强化司法公开,根据办案需要,可以在不同阶段开展个案听证、类案听证或者全案听证,并确定适当的听证范围、听证方式。在实现流域污染治理目标后,可以依法推动地方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长效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施行)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一千二百三十二条、一千二百三十四条、一千二百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2018年修订)第二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修正)第二十五条第四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第五十八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第六条、第十条、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修正)第三条、第十一条、第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修正)第十一条、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第四条、第九条、第十九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九条、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施行)第五条、第七条、第八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1年修订)第二十六条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年施行)第五条、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第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2021年施行)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2019年施行)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2020年施行)第四条、第五条

“两高”典型案例

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起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典型民事案例

1.陈某、甘某诉甲公司等追加被执行人异议之诉案——股东在追加被执行人异议之诉中循环转账捏造虚假出资事实逃避执行的,属于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

2.曹某东诉尹某安民间借贷纠纷案——捏造借贷关系提起虚假诉讼由被执行人实际领取执行款以逃避执行的,属于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

3.王某科诉冯某军民间借贷纠纷案——虚构借贷债务起诉意图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属于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

4.侯某某诉某发展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捏造房屋买卖合同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属于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

5.张某某诉田某某、朱某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向虚假诉讼受害人承担赔偿损失责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件十年环境资源审判有重大影响力案件

1.张某明、毛某明、张某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案和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检察院诉张某明、毛某明、张某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

2.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诉某水电开发公司等生态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3.李某诉某置地公司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

4.上海某实业公司破产清算转破产重整案

5.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息烽某劳务公司、贵阳某化肥公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案

6.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诉某普医院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

7.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诉徐某、刘某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

8.某社会组织与某幼儿园环境污染责任纠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

9.李某萍、卢某辉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案

10.吴某辉滥伐林木案

三、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5件反家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

1.被告人谢某宇故意杀人案——施暴者因不满对方起诉离婚预谋杀人,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

2.被告人赵某梅故意杀人案——因不堪忍受长期严重家庭暴力而杀死施暴人,作案后自首、认罪认罚,依法从宽处罚

3.被告人梁某伟故意伤害案——受害者勇于向家庭暴力说“不”,“法院+妇联”合力守护妇女权益

4.被告人刘某坤虐待、重婚案——虐待共同生活的哺乳期妇女和未成年人,坚决依法惩处

5.被告人王某辉拒不执行裁定案——拒不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宝新AI·模拟法庭

法宝模拟法庭是基于微软提供的OpenAI商业应用服务,结合法宝自身数据积累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进行加工,可最终呈现给用户更加真实、更为贴近实战的模拟诉辩判场景,让用户可以提前感受最逼真的庭审过程。

——系统亮点——

“多角色模拟,多模型选择”——法宝模拟法庭一方面可以模拟原告、被告双方的交锋过程,同时以法官视角达成居中裁判。

“提供应答反馈工具实现有趣的人机交互”——在案情输入后,法宝模拟法庭产品生成的每个对话框下方均提供包括点赞、点踩、删除和反驳等在内的辅助工具。

“智能文书生成提高庭审准备效率”——法宝模拟法庭支持基于案情一键生成诉讼流程中相应的法律文书,包括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和上诉状。

“实现多轮交锋降低输入门槛和成本”——模拟法庭作为本次发布的智能产品系列之一,已经实现诉辩双方的多轮交锋,可形成一定规模的论战模式。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全面收录我国各级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例,数据总量已达1.5亿余篇,包括司法案例、裁判规则、指导性案例实证应用、破产信息、案例报道、仲裁案例以及港澳案例等子库。在长期探索与研究中,不断拓宽案例采集渠道,深度挖掘整合案例信息,形成了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典型案例等丰富优质的案例资源种类,并与“北大法宝”各库之间形成立体化的知识关联体系,可满足多维度全方位的检索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良好的检索体验。

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

北大法宝类案检索平台

北大法宝类案检索平台以基本事实、争议焦点、法律适用为主要类案要素,通过关键字检索、高级检索、智能检索功能,形成覆盖民事、刑事、行政、执行四大案件领域,实现司法案例、法律法规、裁判规则、专家精释、学说观点深度关联融合的一站式类案检索平台。

THE END
1.罪刑法定原则经典案例分析罪刑法定典型案例切实保护了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将的指示和《产权意见》关于“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发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的要求落到实处。本典型案例对于指导法院在司法审判中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不规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https://www.fljg.com/baike/571094.html
2.刑事案件案例范文因此, 我国建立的案例指导制度不仅存在理论研究的空间, 更有现实司法的需要。我国建立的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应该体现司法者的解释、具有有限的法律续造功能, 我们要保证这种解释与功能遵循、体现罪刑法定原则, 而不僭越侵害罪刑法定原则。 一方面, 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需要案例指导制度。罪刑法定原则实质侧面要求刑法规范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apl1v0q.html
3.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历年试题解析:刑事法(一)16.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http://www.yuloo.com/news/116014.html
4.量刑理论量刑法学网罪刑法定原则的创始人刑法学鼻祖冯·费尔巴哈在其《现行刑法原则及基本概念省察》中提到:“刑罚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是为了给予已经实施犯罪的人以惩戒,其处罚的对象仅限于已经实施犯罪的人,任何人不得因其未来的行为而被施以刑罚。当人们决定将要实施某种行为时,应当事先给予其法律依据,作为对实施该行为后将要承担何https://liangxing.swupl.edu.cn/lxqy/lxll/283599.htm
5.以案明纪释法收钱没办成事的行为如何认定———要闻——中央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主张认定受贿的,认为上述行为本质仍是权钱交易,不纳入刑法不利于打击腐败犯罪;主张非罪化的观点则认为,刑法规定受贿罪以谋利作为构成要件,并已经做了扩张性解释,如果再将无具体谋利事项的“感情投资”认定为受贿,将会使受贿罪谋利要件名存实亡,不仅造成受贿认定扩大化的问题,还会违背罪刑法定原则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2109/t20210908_249699_m.html
6.2024年罪刑法定如何防止法官过度自由裁决?图片新闻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限制司法权力,防止法官过度自由裁决,确保公正审判和公民权利的保障。这一原则要求只有法律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才能被定罪和处罚,且处罚必须依法进行。https://www.maxlaw.cn/n/20240403/11038023139087.shtml
7.[渝粤教育]武汉理工大学刑法参考资料本文深入解析了刑法中的犯罪主体、犯罪客体、主观罪过与犯罪结果等核心概念,探讨了罪刑法定原则、因果关系在犯罪中的作用,以及刑事责任的认定与量刑。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犯罪类型的法律责任,如故意杀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界限,以及罪数认定、财产刑的适用等问题。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88387
8.我国古代刑法"比附类推"制度的发展与"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最终我国古代刑法“比附类推”制度的发展与“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最终确立 王浩 (北京市华城律师事务所,北京 100026) 摘要:我国比附类推制度可追溯于周代,随后各朝代均推行运用,但不同程度作了限制。新中国1979年制定的刑法也规定了类推制度,但1997年刑法修订时废除了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虽然比附类推制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264623&libid=0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