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常逛豆瓣会发现一些评价不俗的书,20xx年买的书,当年就读了,再读是20xx年,5年间两次的读后感竟然天差地别,第一遍读完我觉得此书的不少观点不能认同,甚至有些反感,可当我今年再读此书时,顿时又觉得此书真乃一本专业且接地气的好书。

作者署名苏力,全名朱苏力,苏老师素来不接受媒体采访,网上信息不多,苏力也好,朱苏力也罢,名字是一个符号,其学术生涯,人生阅历才是我所关心的,苏老师是北大法学系出身,留学海外名校法学深造,回国后始终在法学前沿研究并执教北大,是北大法学院上一任院长。

苏老师的自序不乏对自己的“质疑”,“质疑”自己的观点、“质疑”自己的论证,甚至“质疑”本书的名字,读完本书,回头再读自序,脑海里徘徊一句话,读书越多的人越低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其得意弟子赵晓力作序则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序文,他说了两点,一是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发生冲突时,不能公式化地强调以国家制定法来同化民间法,而是应当寻求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的相互妥协和合作;二是中国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私了现象正说明人们对强把多元统一为一元的做法的逃避。此书的确围绕着这两点展开论述。

还是那句话,对于这本书我还没有读透,还需要再读,也说不出更深刻的见解,最后且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四句聊表感叹。

法治是制度之治,也是理念之治。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必须以提高群众法律素质为基础。离开了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法治难以真正实现。面对着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错综复杂,面对着国家意志与本土资源的差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尊重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尊重基层民众利益的基础上,应该不断探索乡村社会法治建设的新道路,在国家法理和乡土知识间寻找平衡点,为法治与礼治和谐适用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推动现代民主法治跨越式发展。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可谓是近十年中国法理学界乃至法学界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性的著作。作为学术理论著作,它却一度名列畅销书排行榜,不仅成为法学学子课外必读的著作,专家学者著述立作的参考,也被关心中国法治建设的大众读者竟相捧读。一本学术著作,尤其是法学著作,能够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在中国知识界实属罕见。畅销书的流行,大多是因为媚俗,而它,却恰恰相反;深刻,促成了它在读者当中巨大的生命力,塑造了它在理论上持久的影响力,成就它在法治实践过程中的强劲的渗透力。

变革中的社会终究逃脱不了文化多元所导到的种种不幸。中国法治进程例外。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源。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中国是没有文艺复兴的,理性渠道的诉求习惯在中国是极少的。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THE END
1.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以传统法治文明夯实法学理论研究土壤。加强对中华传统文明的理论研究和本土资源挖掘,能够促使法学理论研究眼光向内,立足中国大地,更加重视开发挖掘本土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华传统文明是一座丰富的理论宝库,然而,我们对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视和挖掘还远远不够。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应当重视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2.#新书推荐##新书推送#当下大众对农村的认知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新书推荐##新书推送#当下大众对农村的认知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一方认为“农村已死”,不再值得讨论。另一方则强调“农村”代表淳朴、诗意的生活,保存着城市乃至现代社会已经失落的美德。 然而,本书作者、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教授萨拉·法默指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对当代农村的误读。前者忽视了https://weibo.com/1345667185/P39SqFr3E
3.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豆瓣)我要写书评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书评 ··· ( 全部61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新月 2008-12-27 17:53:20 我想我有一些怀疑了 这本书曾经给我的法学思考产生很大的冲击,但是现在我对于“本土资源”的论点开始有所怀疑。这个怀疑依然是建立在“本土资源”的思路之上的。 我想关键的问题依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29794/
4.《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三版)》(苏力著)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三版)》,作者:苏力 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三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三版)》,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34904.html
5.《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价格目录书评正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苏力,出版于2004-03-01,中图网为您提供正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价格、内容简介、全书目录、读者书评等信息。上中图网,买便宜老版书。100万种正版图书,超低特价优惠!http://m.bookschina.com/1600981.htm
6.解读本土资源与中国法治建设——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21]学者往往认为,苏力并没有明确提出“什么是本土资源”的定义。参见强世功:“暗夜的穿越者:对《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解读”,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虽然苏力的这个说法不是一个严格的定义,然而,也可算是对“本土资源”的描述,或者说是描述性的定义。 https://www.civillaw.com.cn/lw/t/?id=34018
7.《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四版第4版苏力司法制度研究抗辩制改革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四版第4版 苏力 司法制度研究 抗辩制改革 苏力 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购物车 https://item.jd.com/10057626733521.html
8.贾茵行政法学者史尚宽及其《行政法论》阅读如果民国行政法第一代学者自1902开始的译介者;第二代学者指白鹏飞、钟赓言等立足本土论著者,时间集中与20世纪20-30年代;第三代是学者是30年代后期,到40-50年代,即战争年代的学者,这就是民国行政法学知识流的基本环节和方向,史尚宽及其《行政法论》应该在第三代中拥有姓名和位置。至此,本文补上了1949年前后一代http://www.mzyfz.com/html/1024/2022-03-30/content-1559274.html
9.丘澎生: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教学大纲与参考书目苏力,1996,《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页3-22。 张中秋,1995,〈感想片断(代序)〉,氏着《法律与经济——传统中国经济的法律分析》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页1-3。 *Douglass C. North,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译:刘http://iolaw.cssn.cn/sxlm/smty/200405/t20040513_4590428.shtml
10.法学学习推荐书目(通用8篇)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刘军宁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说明: 1.本书目是应法学院本科学生的请求而开列的,供吉林大学法学院本科学生课外学习使用。2.本书目可根据情况特别是学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2zaksc4.html
11.《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2021年2022年).pdf《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2021年-2022年).pdf,读朱苏力先生《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感 朱苏力先生在其著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陈述了许多经过自身深思熟虑的观点。有 许多观点在现在法学教育、 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中得到了落实和完善, 也让很多法律职业 者或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08/700402311600314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