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公报案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否仍需支付?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仍有义务向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候宏军诉上海隆茂建筑装潢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裁判摘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工伤职工应当享受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在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用人单位仍有义务向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裁判理由: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是对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而给予的补救和补偿,它不应受劳动关系解除原因等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第三款明确规定,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工伤职工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该规定仅将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作为工伤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前提条件,并未将合同解除方式与原因作为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前提条件。其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工伤职工仅在丧失享受待遇条件、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拒绝治疗的情况下,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不属于工伤职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再次,举轻以明重,《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在工伤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时,用人单位尚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那么用人单位在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更是理所当然的。

1.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仍应向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索迪斯(上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上海人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刘建清劳动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案涉劳动合同虽因工伤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而被用人单位解除,但根据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性质及《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精神,系对工伤职工劳动关系结束时的就业补助性质,以弥补因工伤带来的就业弱势和不利,用人单位仍应当向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案号:(2014)浦民一(民)初字第25040号

2.退休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无法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杨甫根与无锡市第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工伤待遇纠纷上诉案

裁判要旨:退休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无法获得支持,因为该两项待遇以劳动关系解除、终止为支付条件,从形式上看,退休职工的劳动关系早已因退休而终止,不符合享有该两项待遇的条件;从实质上看,退休职工已经不需要再依法就业,其医疗费也已通过社保机构报销,不需要额外补偿。

案号:(2012)锡法民初字第1246号;(2013)锡民终字第0283号

3.已达退休年龄的工伤职工未办理退休手续,未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杭州蓝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与李素华劳动争议再审复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

裁判要旨:只有已经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伤职工,在已办理退休手续且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情况下,才不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所以已达退休年龄的职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未举证证明该职工已办理退休手续且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单位仍应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案号:(2014)浙民申字第894号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计算基数认定——蔡瑞龙与淮南市八公山煤炭产供销总公司静安煤矿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要旨:用人单位被政府依法关闭,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终止,工伤职工有权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计算基数的,应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标准计算。

案号:(2015)八民一初字第00755号

【权威观点】

观点一: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功能在于保障伤残职工再次就业前的基本生活和继续治疗以及对因伤残可能产生的就业弱势的补助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实行这项补助,是为了保障这类部分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在寻找到新的工作以前,能够负担基本的生活开支,并有能力继续接受治疗。此外,也由于伤残导致他们今后在就业时可能会与普通求职者存在一些差距,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作为对其可能产生的就业弱势的补偿。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决定了医疗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信春鹰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

观点二:七至十级伤残职工应当享有的工伤待遇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十二条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THE END
1.最高检印发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检察机关2024年4月,最高检印发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涉及“四大检察”法律监督履职领域。 这批典型案例包括谢某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厉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陈某华、李某、黄某、刘某辉盗窃案,胡某林与陕西某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抗诉案,张某岭等175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邹某某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3/doc-incyctzu4746920.shtml
2.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新闻频道2024年4月,最高检印发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涉及“四大检察”法律监督履职领域。这批典型案例包括谢某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厉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陈某华、李某、黄某、刘某辉盗窃案,胡某林与陕西某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抗诉案,张某http://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412/t20241203_15688202.htm
3.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损失的裁判规则张国贵案号:(2015)沪一中民三(民)终字第1547号审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2015-12-226.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应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江茂丽诉广东威文服装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案例要旨: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购买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用人https://lawyers.66law.cn/s200149f2d735c_i296598.aspx
4.裁判判决文书app电脑版下载2024裁判判决文书appPC端最新版裁判判决文书app,一般又称裁判文书app,中国裁决文书网app。收录了海量文书网判决文书,包含90000多条推荐案例、裁判、判决、庭审、案例公开,判决书,文书网司法案例。 包含17000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2000多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16000多部地方性法律法规、全部中国法院网裁判文书网。 https://www.liqucn.com/pc/173791.shtml
5.2021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结果的通报法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产生更多优秀案例,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2021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已全部完成。自2021年5月印发《全国法院系统2021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征稿通知》以来,共收到由各高级人民法院初评并推选的优秀https://www.faxin.cn/lib/zyfl/ZylfSimple.aspx?gid=A310822
6.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也是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来处理本案劳动纠纷。8、一审判决参照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沪高法民一(2006)17号],该解答与《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等法规冲突,无法律依据。上海法院的相关判例也表明,处理用人单位和合法聘用的外国劳动者之间形成https://www.hshfy.sh.cn/shfy/web/flws_view.jsp?pa=adGFoPaOoMjAyMKOpu6YwMcPx1tUxMjAzM7rFJndzeGg9MTU1NzM4MwPdcssPdcssz
7.裁判文书网上案例下载裁判文书网上案例安卓版下载4. 升级功能后可一键复制相关条文、多个法条、文书,并将中国法律服务、案例、裁判文书发送给指定联系人 5. 判决文书查询网功能提供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刑事案件公开查询,民事案件文书公开查询,司法案例,判决书。 6. 新增裁判、判决、庭审、案例公开,判决书,庭审公开,文书网司法案例大全等文书案例功能。 7. 新增失信人http://www.appchina.com/app/com.zhkj.lawandcase
8.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从事劳动法律服务业务操作指引9.1律师办理劳动法律事务,在接受当事人咨询或者委托之前,应当查明争议各方当事人的主体状况,根据关于律师执业利益冲突的规则进行利益冲突审查。对于存在利益冲突的,应当拒绝接受委托并说明原因和理由。 9.2律师应注意,同一事务所的律师不得在同一劳动法律事务中同时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担任代理人,不得在劳动仲裁或诉讼案件http://www.sxlawyer.org/newstyle/pub_newsshow.asp?id=29008496&chid=10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