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传统的深度挖掘中建构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新闻频道

作者:邹亚莎(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余年不断创新发展。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着眼于政治治理和文明秩序的构建,既有社会治理的政治维度,又有法律治理的技术维度,还有良法善治的伦理维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治文明的深厚底蕴。

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关键在于体现自主性、原创性。相较于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国法学理论研究提出新概念、新判断、新范畴、新理论的能力还有很大不足,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还有所欠缺。建构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就要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内在统一性,立足新时代新实践挖掘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发展具有民族基因、文化根基的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核心精神到制度、文本、技术、话语均为建构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不竭思想源泉和制度素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传统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中华法治文明重视法律对社会的适应性,强调“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在大一统体制下,传统法律注重一体与多元的协调,强调传承与变革的统一。主要体现在:第一,尊重地域差异,在适用统一法制的前提下允许地方立法。如清代以《江苏省例》《福建省例》《治浙成规》等为代表的地方立法,实现了因地制宜的效果。第二,尊重基层社会的自治机制,在一些领域允许乡村自治。宋以后,乡村社会自治功能愈加强化,族长乡绅在纠纷解决等方面具有一定裁断与调处息争之权,乡规民约、家法家教对民众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社会自发形成的田土习惯支配民间交易。第三,法律随时代变迁而变革,具有法与时转、与时俱进的特征。如明律较之唐律,在编纂体例与刑罚上的一些变化,与社会形势变化具有重要关联。建构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要把握好统一与多元的关系、法律传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内涵。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实现了理念、制度、技术、话语的一体,体现着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的统一,塑造和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髓,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将为建构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丰厚智识资源和强大文化支撑。

THE END
1.第四节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率,以法律为主干,由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华法系”作为一个法学概念,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代称,专指中华文明史上形成的、以调整社会关系、构建社会秩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553878216472176&wfr=spider&for=pc
2.4.5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的概念首先法律体系一定是一个国家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不可能超越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一个国家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了国家的不同的立法机关所颁布的法律规范,也包括了制定法之外的其他的不成文法的法律规范。 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区分一个概念法律体系和法的渊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2444841
3.62法系与法律体系的区别法理学张文显磨耳朵63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54 2022-05 2 62法系与法律体系的区别 49 2022-05 3 61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的关系 36 2022-05 4 60一国法律的统一性决定因素 36 2022-05 5 59法律体系的特点 35 2022-05 6 58法律效力的冲突与协调 37 2022-05 7 X56“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及其例外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534588998
4.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法学的概念 (二)法学体系的概念 (三)法理学的意义 二、法的概念 (一)法的特征 (二)法的本质 (三)法的定义 三、法的要素 (一)法律规则 1.法律规则的概念 2.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3.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4. 法律规则的类别 (二)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的概念 2. 法律原则的种类 3. 法律原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5.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综合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6.法理学导论习题解析A理论法学 B法律史学 C国内应用法学。 D比较法学。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先有法、法律,后有法学。 B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同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会产生许多法学分科。 C法学分科构成的体系,称为法学体系。 D法学分科构成的体系,称为法律体系。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449257
7.博联法硕提供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考研资料法理学法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层次,最深的层次是创造和适用法的方法。× 3. 法学体系 标准 分类 法学部门 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 法律的制定到法律的实施角度 法学可以分为立法学、法律解释学、法律社会学等 认识论角度 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https://m.douban.com/note/560428202/
8.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叫做下列关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学体系是法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B.在一个国家中,法学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律体系会有数个C.法学体系的范围要比法律体系的范围广泛D.法学体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下列关于法学体系的命题表述正确的是( )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05/24923476.html
9.中国法律体系统在中国一开始接受西方法律时,采用了大陆法系,并按大陆法系形成了自己的法律体系。因此“中国法律近代转型https://iask.sina.com.cn/b/2319304.html
10.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英国法学家拉兹写过一本名著《法律体系的概念》,这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西方学者关于法律体系的代表性著作。拉兹是英国人,是英美法系的代表,他对法律体系的理解和中国人对法律体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中国,法律体系的概念无论是在法学教材中、学者的讨论中还是国家层面的运用中,指的就是一种法律制度体系。http://fxcxw.org.cn/dyna/contentM.php?id=1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