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商品有质量问题,你会选择“仅退款”还是“退货退款”?去年年底以来,各电商平台纷纷修改售后服务规则,允许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向商家发起“不退货仅退款”的申请。然而,由于“仅退款”服务的滥用,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对簿公堂。
记者向福州市各区法院了解到,有消费者利用平台规则申请“仅退款”,致卖家跨千里起诉。此外,还有不少快递员向记者反映,消费者“薅”来的羊毛,最终需要由负责派送的快递员来赔偿损失。法官表示,消费者利用“仅退款”机制漏洞获利的,将面临法律责任。
各大电商平台
支持“仅退款”
仅退款,指的是消费者可以在不退回商品的情况下申请退款。拼多多早在2021年时就推出了这项业务——当消费者向平台申请“仅退款”后,如果商家在48小时内未进行操作,拼多多会默认商家同意退款申请。2023年9月,抖音电商在《商家售后服务管理规范》中更新了一条有关“仅退款”的规则:“抖音商家”商品好评率低于70%,平台有权对该商品交易订单的售后申请采取支持消费者仅退款、退货退款包运费的措施。2023年年底,淘宝与京东相继落地“仅退款”新规。
淘宝“仅退款”原因有多个选项
以淘宝平台为例,点击订单页面的“退换”选项,可选择仅退款、退货退款和价保。仅退款原因有质量问题、少件、发错货等。淘宝客服表示,一般在未收到货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仅退款。而拼多多平台的售后机制更为偏向用户:进入售后流程与客服沟通时,页面很可能会自动弹出仅退款的选项。
拼多多平台,申请售后时会自动弹出仅退款页面
“仅退款”被滥用
卖家起诉维权
然而,由于“仅退款”服务的滥用,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对簿公堂。记者从鼓楼法院、仓山法院获悉,近期均有涉及“仅退款”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出现问题,买家通过向平台申请“仅退款”维权,经平台审核通过后买家顺利退款成功,却遭到商家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这样的诉求会被支持吗?
鼓楼法院法官认为,“仅退款”是指买家未收到货物或者拒绝接收货物的情况下,买家选择“仅退款”服务,不存在退货问题,并非收到货物后发起“仅退款”服务,成功退款后由买家无偿占有货物。除非买卖双方另有约定,否则买家“仅退款”不退货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买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买家“仅退款”薅羊毛
快递员无奈成“背锅侠”
“羊毛党”利用平台规则薅羊毛,占到的便宜却可能转嫁到快递员身上。
位于鼓楼区五凤街道的极兔速递网点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因顾客仅退款导致的投诉陡增。“负责配送的快递员将货送到客户手里,客户收到后不满意,或者主观恶意在平台上申请‘仅退款’,不需要退回快件就能收到退款,‘仅退款’后所有损失由商家买单,大部分商家又来投诉快递公司‘签收未收到’。快递员上门核实签收买家又不配合,拿不回快递导致商家一直投诉,这种情况下,很多快递员直接认倒霉,自己赔偿商家损失用来免去投诉罚款。”
当了十多年快递员的王秀玉坦言道,自己每个月都会遇到一两次这样的情况。6月份,住在火车站附近一小区的一名女子以未收到货为由申请仅退款。王秀玉试图取回已被签收的快递,但顾客的手机号显示的是虚拟号,填写的住址也不是具体门牌号,难以联系上,她只能自己赔付商家货款和运费。
“仅退款”机制令一些快递员苦不堪言。李先生称,为了帮助快递员维权,他也曾多次报警,但由于金额较小等种种原因,一般都不了了之。
对此,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闽天律师事务所沈展昌律师认为,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买家在已实际收货的情况下以“签收未收到”为由申请退款,属没有法律依据获得利益,其行为已经构成不当得利。若商家要求快递员赔付货款,快递员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买家返还利益并赔偿损失。
同时,《刑法》第266条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快递员已将包裹送至买家手中,但买家却谎称未收到要求退款,若涉及财物金额较大,可能涉嫌诈骗罪。快递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沈律师建议,快递员在送达快递时,可以拍照留存,以证实货物的真实性、完整性。